成都中考說明文閱讀真題
成都中考說明文閱讀原文:
③就個人而言,每個人可以從自我做起,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盡量減低碳足跡,選擇低碳生活。例如,少開一天車,少吃一頓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開一盞燈等等,都可以減少碳足跡;甚至用餐做菜時選擇烹飪方式也可以減少碳足跡。以土豆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鍋煮的要多,而用鍋煮產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爐做產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爐做土豆就是一種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與化纖衣服,爬樓梯與坐電梯,走路與開車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應當選擇棉布衣服。在家居用電上,使用風電或水電等清潔能源產生的碳排放會比使用熱電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車在同距離時碳排放量較少,應大力推廣小排量節能環保型汽車。
⑤盡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們不時會進入高碳生活。這時就應當對自己的高碳生活進行補償。這種補償就是所謂的碳中和。這種補償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們可以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生產)直接或間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過高,則可以通過植樹等方式把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由他們通過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以達到降低溫室效應的目的。可以說,碳中和就是人們對自己高碳生活的補償。
⑥因此,人類的低碳生活處處可為。
成都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目:
1.本文圍繞“低碳生活處處可為”談了哪幾個方面?請簡要概括。(3分)
2.“生產化纖衣服要消費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為什么連用兩個“更多的”?(2分)
3.第③段畫線部分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從全文看,文章主要內容是介紹“低碳生活”,但為什么還要談“高碳生活”?(3分)
成都中考說明文閱讀答案:
1.(3分)談了三個方面:(1)從碳足跡談什么是低碳生活;(2)個人日常生活可以減少碳排量,選擇低碳生活;(3)面對高碳生活應利用碳中和進行補償,降低碳排放。(每點1分,要點概括恰當即可)
2.(2分)兩個“更多的”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它強調了與生產棉布衣服相比,生產化纖衣服將帶來更多的碳排放。說明了生活中通過選擇衣服也可以選擇低碳生活。(語意相近即可)
3.(4分)運用了舉例子和作比較的方法(2分)。運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說明了生活中個人是可以選擇低碳生活的(1分);運用作比較的方法,讓人們更具體,更明確地知道了那一種烹飪方式更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們在生活中有效地選擇低碳生活(1分)(語意相近即可)
4.(3分)①高碳生活是無法回避的,必須正視,因此寫高碳生活是對前面低碳生活內容的補充,使文章內容更加全面、完整。(2分)②高碳生活通過補償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談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強對“低碳生活處處可為”這一認識的理解。(1分)(語意相近即可)
成都中考說明文閱讀真題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