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課文知識點
時間:
焯杰2
基礎知識
《口技》課文原文: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口技》課文知識點:
1作者簡介
林嗣環,字鐵崖,明末清初福建晉江人,清順治六年中進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鐵崖文集》、《秋聲集》。
2相關背景
本篇選自清朝人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虞初新志》。原篇名叫《秋聲詩自序》,做了刪節。《虞初新志》以鋪寫故事記敘人物為中心。全書20卷,所收多為明末清初訪擬傳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異,并加評語,實際上是一部短篇小說集。
口技是民間的表演技藝,是雜技的一種。古代的口技實際上只是一種仿聲藝術。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種聲音,能使聽的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是我國文化藝術的寶貴遺產之一。
3主要內容
《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的散文,寫的是一場精彩逼真的口技表演,表現了三個場面:一家四口人由夢而醒,由醒而夢,火起后眾人的慌亂惶恐。文章贊揚了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口技》課文知識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