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兩首》課文知識點
《詩兩首》課文原文: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啊,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詩兩首》課文知識點:
1作者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
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Frost,1874—1963),詩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弗羅斯特自幼喜好文學,自學寫詩,20歲時在《紐約獨立報》發表第一首詩歌《我的蝴蝶》。20世紀初葉,赴歐洲進行創作和發展是當時美國作家的時尚,弗羅斯特為之所動,1912年舉家遷居英國,開始了詩歌創作的一個輝煌時期。
2相關背景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寫于1825年,正是普希金流放南俄敖德薩同當地總督發生沖突后,被押送到其父親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間所作。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仍沒有喪失希望與斗志,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
《未選擇的路》首次發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為首篇編入詩歌集《山間低地》。這首詩的靈感來自作者羅伯特·弗羅斯特對他在英國最好的朋友愛德華·托馬斯經常做的一件事情的善意玩笑。
3中心思想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本詩用勸慰的口吻告訴人們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挫折,面臨挫折時要正確對待它,要鎮靜,要相信未來是光明的、美好的。
《未選擇的路》:本詩借自然界的路來寫人生之路,告誡人們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如果選擇了就不能回頭,因此必須慎重,不能隨波逐流。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