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古詩文鑒賞復(fù)習(xí)
中考語文古詩文:《蒹葭》
選自《詩經(jīng)》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注釋】
1.蒹(jiān):沒長穗的蘆葦。葭(jiā):初生的蘆葦。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2.蒼蒼:茂盛的樣子
3.為:凝結(jié)成。
4.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
5.伊人:那個(gè)人,指所思慕的對(duì)象。
6.一方:那一邊。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順流而下。一說“洄”指彎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從:追尋。
9.阻:險(xiǎn)阻,(道路)難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13.躋(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灘
15.涘(sì):水邊。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灘。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xiǎn)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xiǎn)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xiǎn)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中考語文古詩文:《桃花源記》
陶淵明(1)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2)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3)繽紛(4)。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5)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7)。阡陌交通(8),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9),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10)答之。便要(11)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dòng)写巳耍?12)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shí)亂,率妻子邑人(13)來此絕境(14),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15)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16)所聞,皆嘆惋(17)。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8),處處志(19)之。及郡下(20),詣(21)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22),遂(23)迷,不復(fù)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24)往。未果(25),尋(26)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釋詞】
(1)陶淵明:東晉田園詩人。
(2)緣:沿著
(3)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4)繽紛:繁多的樣子。
(5)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6)儼然:整齊的樣子。
(7)屬:類。
(8)交通:交錯(cuò)相通。
(9)黃發(fā)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黃發(fā),舊說是長壽的象征,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fā),用來指小孩。
(10)具:全都。
(11)要:通“邀”,邀請(qǐng)。
(12)咸:全都。
(13)邑人:同鄉(xiāng)的人。
(14)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15)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
(16)具言:詳細(xì)地說出。
(17)嘆惋:感嘆驚訝。惋,驚訝、驚奇。
(18)便扶向路:就順著舊路(回去)。扶,沿、順著。向,從前的、舊的。
(19)志:做標(biāo)記,名詞作動(dòng)詞。
(20)及郡下:到了郡城。
(21)詣:到。特指到尊長那里去。
(22)尋向所志:尋找以前做的標(biāo)記。
(23)遂:終于。
(24)規(guī):計(jì)劃。
(25)未果:沒有實(shí)現(xiàn)。
(26)尋:隨即。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gè)人以捕魚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途的遠(yuǎn)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dá)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他非常詫異,繼續(xù)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到頭了,于是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gè)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diǎn)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jìn)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cuò)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到。人們?cè)谔镆袄飦韥硗N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gè)個(gè)都安閑快樂。
那里的人看到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xì)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請(qǐng)他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gè)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shí)的戰(zhàn)亂領(lǐng)著妻子兒女和鄉(xiāng)鄰來到這個(gè)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人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 至于魏晉兩朝就更不必說了。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起來。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qǐng)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向村里人告辭。村里的人對(duì)他說:“我們這個(gè)地方不值得對(duì)外面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hào)。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報(bào)告了這番經(jīng)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biāo)記,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gè)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高興興地計(jì)劃前往。但沒有實(shí)現(xiàn),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去探訪桃花源的人了。
中考語文古詩文:《小石潭記(1)》
柳宗元(2)
從(3)小丘(4)西(5)行百二十步,隔篁竹(6),聞(7)水聲,如鳴珮環(huán)(8),心樂(9)之。伐竹取道(10),下(11)見(12)小潭,水尤清冽(13)。全石以為(14)底,近岸(15),卷石底以出(16),為坻,為嶼,為嵁,為巖(17)。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18),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19)不動(dòng),俶爾(20)遠(yuǎn)逝,往來翕忽(21)。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2)。其岸勢(shì)犬牙差互(23),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24)。以其境過清(25),不可久居(26),乃記之而去(27)。
【釋詞】
(1)記:是一種文體,可敘述描寫,也可“抒情議論 ”,是屬于“散文 ”的范疇。
(2)字子厚,世稱“柳河?xùn)|”,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漢族,祖籍河?xùn)|(今山西省。永濟(jì)市)。柳宗元是中國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唐代的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并稱 “唐宋八大家”。
(3)從:自,從。
(4)小丘:小山崗,在小石潭東面。
(5)西:向西。
(6)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7)聞:聽見
(8)如鳴佩環(huán):好像人、身上帶的佩環(huán)玉佩、玉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佩與環(huán)都是玉質(zhì)裝飾物。鳴:發(fā)出聲響。佩環(huán):玉佩,玉環(huán),都是玉制裝飾品。
(9)樂:以……為樂
(10)伐竹取道:砍伐竹子,開辟道路。 伐:砍伐。取:這里指開辟。道:路。
(11)下:向下,往下。
(12)見:看見。
(13)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涼。尤:格外,特別。清洌 :清澈。
(14)以為:把……當(dāng)作。
(15)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
(16)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17)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高低不平的巖石。巖,懸崖。
(18)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覆蓋,纏繞,搖動(dòng),連結(jié)。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蕩。
(19)佁然,愣住的樣子。
(20)俶爾:忽然。
(21)往來翕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
(2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曲曲折折,(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樣彎曲。明滅可見,若隱若現(xiàn)。滅,暗,看不見。
(23)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cuò)。犬牙,像狗的牙齒一樣。差互,互相交錯(cuò)。
(24)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yuǎn),彌漫著憂傷的氣息。邃:深。
(25)清:凄清。
(26)居:停留。
(27)去:離開。
【譯文】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相互碰擊發(fā)出的聲音,我為此感到快樂。砍伐竹子,開辟道路,向下看見一個(gè)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島,也有高低不平的石頭和小巖石(露了出來)。翠綠的樹木和藤蔓,覆蓋、纏繞、搖動(dòng)、連結(jié),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蕩。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多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dòng),沒有什么依靠。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魚兒呆呆地一動(dòng)不動(dòng),忽然向遠(yuǎn)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溪流像蛇爬行一樣彎曲,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cuò),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
我坐在潭邊,四下里竹林和樹木包圍著,寂靜沒有旁人。使人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yuǎn),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因?yàn)檫@里的環(huán)境十分凄清,不能長時(shí)間停留,于是記錄下了此地就離開。
以上就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的中考語文古詩文鑒賞復(fù)習(xí),希望可以對(duì)大家的中考語文備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