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和高效專項計劃哪個更好
強基計劃和高效專項計劃哪個更好
高校專項計劃主要滿足戶籍學籍要求
高校專項也稱為農村專項,是國家為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讓更多的農村學生上大學而出臺的一項優惠政策。
高校專項計劃中共計95所高校定向招收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縣(含縣級市)以下高中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因此,報考考生主要滿足戶籍學籍要求和成績優秀即可。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專項計劃部分高校只要通過報名初審,無需參加高校測試便能獲得認定資格,所獲得的降分優惠也不低。
成績很好的考生優先考慮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在實施中,在把高考成績作為入圍門檻,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低于85%,校測成績所占權重在20%到25%。強基計劃參與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在高考成績優異的情況下,選擇“強基計劃”無疑是錦上添花。
對與高考生來說,選擇報考強基計劃除了分數要達標外,由于招生專業以基礎學科為主,也考慮自己對于基礎學科的熱愛程度,是否愿意在大學階段腳踏實地進行基礎學科學習和研究。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建議考生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盡可能兼報。
強基計劃介紹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主要選拔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入圍條件
招生對象分兩類:「綜合素質優秀」及「基礎學科拔尖」。
第一類: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高考總成績達到本科一批控制線及以上;
第二類: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高中階段在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任一科目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的考生。
破格考生不占用本省招生計劃名額,但需要注意的是,破格政策僅限入圍,一樣要參加校測,依據綜合成績錄取。
參加強基計劃的作用
1、給高考上一個雙保險,增加進入名校的機會
強基計劃以高考成績和校考成績加權得到的綜合成績錄取,可以降低高考發揮失常的風險,為高考加一個雙保險。
有部分考生平時綜合素質非常優秀,但是可能高考發揮有點小失誤,與心儀院校/專業有點差距,可以通過強基的校測發揮優勢、彌補不足。當然還有一部分考生的成績可能在心儀的高校錄取分數線邊緣,可以通過強基計劃爭取多一次機會,最終進入理想高校。
2、增加考生的閱歷,提升自身素質
強基計劃校測考核時,通常會涉及筆試和面試。這些考核項目通常難度大于高考,而且考核內容繁雜,涉及面廣。尤其是面試,考生除了需要掌握文化課知識外,天文地理、時政經濟等各領域都需要有所涉獵。因此,考生需要提前準備,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及知識面。
更重要的是,在面試的時候,考生會有機會和名校的專家教授進行直接溝通交流,探討問題。這對考生今后的規劃和發展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3、為拔尖創新人才創造了機會
強基計劃定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基礎學科,招生培養一體化。這對于對基礎學科感興趣的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來說是一項重大利好政策。
高校對于考生高考入圍分數要求遠低于高考錄取分數,且對于少數特別拔尖人才有破格入圍和錄取的政策,為拔尖創新人才創造了機會。
4、便于考生提前生涯規劃
強基計劃招生培養一體化,探索本-碩-博貫通培養,入校后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這要求考生生涯規劃必須前置,明確自身發展路徑。
適合強基計劃的考生
1、成績優秀的考生
強基計劃高校院校層級較高,考生參與的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每年高考關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在現有高考區分度降低的趨勢下,強基計劃最高優惠至達一本線錄取。所以,建議有條件的考生一定要參與。
2、對基礎學科感興趣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直接聚焦到與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相關的本科專業。選擇報考的考生需要對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高校開設的相關學科感興趣。在相關學科進修以后,未來將服務于國家前沿產業,就業前景一片光明。
3、有規劃的考生
強基計劃帶給考生的一方面是機會,另一方面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與高考同時兼顧,增加名校錄取機會。從強基計劃政策來看,高考成績是入圍校測標準,其備考與高考不沖突;從強基計劃招考流程來看,考試安排在高考成績公布后,在高考后有一定備考時間,不耽誤高考學習。
4、有競賽獎項較高的考生
強基計劃文件強調“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并提前向社會公布”。家長和考生可保持關注,待高校公布簡章后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