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悲劇閱讀心得感想
不后退,不后悔,事事永遠沒有對不對,相信自我,流血流汗不流淚,別無奈,別等待,如果倒下,就要站起來,輸掉過去,我定要贏回我的未來。
讀完《偉大的悲劇》一文,心中無限感慨。故事講述了冰雪覆蓋的南極,吸引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險家。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為了爭取國家榮譽,在南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又令人心酸的角逐。結果,阿蒙森隊于1911年12月11日到達南極,捷足先登并順利班師。斯科特隊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最終在1912年1月18日到達南極點,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5個星期。
挪威科考隊斷定人的體力和西伯利亞矮種馬都無法抗御南極的嚴寒,唯有北極的愛斯基摩狗才能在極圈拉著雪橇前行,于是他們用了20條膘肥體壯的狗勝利完成了去南極點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科考隊則主要用西伯利亞矮種馬和少量愛斯基摩狗,結果,狗跑掉了,矮種馬凍死了,他們只能靠人拉雪橇前進,行進速度大打折扣。斯科特科考隊在返程路上,遭到突如其來罕見惡劣天氣的襲擊,與嚴寒苦苦搏斗兩個多月,終因供給不足,饑寒交迫體力不支,不幸長眠于皚皚冰雪之中。
這篇短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人類勇于探索,為事業獻身的崇高精神,還有一種遇到困難不屈服的精神。我們人生路上所遭遇的小小困難,與南極惡劣環境下的苦難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跌倒了就要站起來——這句話,很多人時常掛嘴邊,可又有幾人能完美地站起來?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堅守前方,輸掉了過去,就用眼前的力量去贏回未來,相信自我,僅有自我才能掌握未來,倒下了,就要用最美的姿態重新站起來。
如果用一句話濃縮《偉大的悲劇》這個故事,筷子兄弟的一句歌詞再適宜可是——不后退,如果倒下就要站起來,輸掉過去,我定要贏回我未來。
偉大的悲劇閱讀心得感想篇2
今天學習了《偉大的悲劇》。在文中斯科特一行探險隊歷經艱險,即將到達南極點卻悲哀的發現,已經被人捷足先登了,只有喪氣的踏上歸途,在途中不幸悲壯死去。
雖然他們未奪得什么成就,但他們坦然面對死亡的精神卻讓人敬佩。正如有句話“死亡不是生命終止,而是生命升華”
他們并非第一名,但卻勝似第一。沒有拿到第一就不代表不是英雄,不能被世人所銘記。他們顯露出的精神是偉大的。
什么是偉大?一定做出奉獻才偉大嗎?
我想,不是。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偉大。你突破自己是偉大的;你做好自己的一份事,是偉大的;你為他人做出一點幫助,更是偉大的……
生活中又何嘗缺這樣的人:家長為孩子做出一切不求回報;老師含辛茹苦,教書育人;在各個崗位上奮斗的人……他們是偉大的,雖不是最偉大的。
他們的生命已然有了意義,不再是那具肉體的軀殼。
我想一個人偉大的程度在于他生命的寬度,而并非長度。追求長度的人并非會長長久久,說不定凄凄慘慘。而追求寬度的人不論長短,都活出了價值。
人活一世,不在長短在于活的有意義,而非死后為萬千人所唾棄,空來世界一趟。
就如同這《偉大的悲劇》里面那五人雖遭遇了無法揣測的災難,但是他們“成功”了,活出了價值,活出了意義,印刻在人們的心里,深深震撼著。
雖然我們無法像他們做出那么大的奉獻,但可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樣有價值,同樣會得到周圍人的敬佩與敬仰。
事業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付出。你在做就一定有價值,一定會被人所銘記。為他人,為社會做一點,哪怕一點,他人也會記得你。
這就是生命的價值所在。
一個人的偉大與否,不是表面而下定論的。
偉大的悲劇閱讀心得感想篇3
崇尚科學,挑戰極限,這是人類探險的意義。沒有勇士生命的冒險,就不會有未知世界的探尋,就不會有跨越自我的寶貴經驗的積累。探險,這是現實與夢幻的交融;這是笑容和淚水的交織。無論是成功,抑或是失敗;無論是生存,抑或是死亡,探險活動所折射出來的人類精神都是那樣的崇高與偉大。攀上高峰,趟過深海,跨出地球,遠涉太空的勇士們,他們發現或開啟的未知領域與他們的生命一起閃耀著眩目的光芒。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寒風凜冽的南極帳篷里,給英國公眾寫下了一份絕命書。在這封信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斯科特的崇高獻身精神。僅就我個人來說,我對這次探險毫無悔意,因為它顯示出英國人能吃苦耐勞,互相幫助,并一如既往,能以堅忍不拔的偉大毅力去面對死亡的精神。斯科特探險隊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雖然失敗了,他們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們的心靈接受了挑戰,變得無比的高尚。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只要有探索,由拼搏,有競爭,就不可避免有失敗者。有許多失敗者雖然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獻身精神為后來者簽署了通行證。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的熱情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作出什莫偉大的事情來。但是生活常常不可預料,一切必須擔當的冒險事業都可能遭遇厄運,他們已知道這一點,但還是堅持不懈,至死方休,雖然他們失敗了,但是使我們對斯科特探險隊崇高的獻身精神肅然起敬。
誰也不想預約災禍,如果他不期而至,我們卻也懂得:人類的凈化,大半來自病疫;人類的互助,大半來自危急;人類的高貴,大半來自災難。當一切很快過去,回過頭來會發現,我們跨出了很大的一步!智者不亂,仁者無懼。余秋雨的這句話表達了對英雄們崇高獻身精神的贊譽。斯科特一行的南極冒險隨以歸途中覆沒演繹了悲壯的一畝,但這偉大的悲劇所折射出的人性之光卻給我們精神上的震撼與啟迪,文中所描繪的五個探險者,是英國的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更是全世界人民的楷模。
偉大的悲劇閱讀心得感想篇4
讀《偉大的悲劇》總有對人一種心靈的震憾,奧地利作家茨威格透過兩個南極考察分隊失敗一方的描述,再次證明,悲劇的力量才是最偉大的力量。
設立在南極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這是為了紀念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名科學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11年10月,他們在新西蘭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陸,準備在當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極點。但是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消息說,挪威人阿蒙森率領另外一支探險隊正向南極進發,要“和他爭奪第一個揭開冥頑的地球的秘密的榮譽”!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發,“去爭取國家的榮譽”。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結果是阿蒙森隊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而斯科特隊則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達,比阿蒙森隊晚了將近5個星期。最后,阿蒙森勝利而歸,成功的旗幟永遠飄揚在南極點上,而斯科特等5名沖擊南極的英雄,因為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提前到來,饑寒交迫,體力不支,在回到的路上與嚴寒搏斗了兩個多月,最后長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
這能夠從文中找到答案:“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我,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作為一位偉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絕不主要是事業的成功者,而是許多歷史事件背后給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按照這個價值標準,茨威格當然認為給斯科特作傳會更有好處,會給人長久的思考。
斯科特一行在與阿蒙森的競爭中失敗了,但他們勇于承認失敗,并愿意“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我所熱烈追求的”。如果將此事置于一個愛耍賴、不守信用的人面前,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事實上,沒有對探險的執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氣,是不可能從事這項事業的。而當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抗爭,一個個倒斃時,沒有一個孬種,都是響當當的漢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壯。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思考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記的始終是別人:朋友、同伴、妻小,還有他的祖國和人民。他最后的遺書不是為死后的沽名釣譽,而完全是愛的真情流露;信寫得如此鎮靜,絲毫不像一個行將離世的人。斯科特是懷著一種熱烈的愛而沒有絲毫的恨離開了那個冰冷的世界。強烈的群眾主義精神。探險需要團結協作精神,在關鍵的時刻為了保護同伴,有時要勇于獻出自我的生命。這一點斯科特和他的隊員都做到了……
偉大的悲劇閱讀心得感想篇5
讀了茨威格著作的《偉大的悲劇》后,我頗有感受,它使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是無窮的!
以前,我認為,探險這一事業存在巨大的風險。在我了解的探險事例中,覺大部分的探險家都光榮的以身殉職。從此,我就很畏懼這一職業,我覺得它很危險……
但了解斯科特的故事后,我的內心被深深地觸動了——他在面臨“不能成為第一個發現南極點的一批人”的失敗后,選擇面對事實,并和他的隊友們團結互助,想走出困境??勺詈?,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悲壯覆沒。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這難道不是一個偉大的悲劇嗎?
從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從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奧秘,哪里就有人類的足跡。此時此刻,我萌發出許多的疑問:“為什么人類會追求探險?”,“探險對一個人又有什么作用呢?”,我想我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的探尋,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其間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敗的悲壯。探險過程中的任何艱難險阻,都抑制不住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擋不了人類邁向全新領域的腳步。因為人們想追求的不只是刺激與榮譽,也追求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它能磨煉人的意志,也能使人的心靈變得純潔、高尚。
偉大的悲劇,是天空下得飄絮,在南極的天空中飄搖,凍結在凜冽的風里。
對于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是生命的凍結,還是生命的堅貞,是肉體的腐爛還是靈魂的光燦?
斯科特等人在南極的圣土,升起了亞軍的國旗,讓凜冽的寒風殉葬了自己的身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而他們一行人的死,豈不是身壓泰山,氣鎮五岳。他們為了祖國的尊嚴,為了民族的榮譽,斷然以身殉職,這也許是他們死得其所吧,既然是死得其所了,那也就不是枉死,他們是驕傲的死。
這是偉大的悲劇,是南極洲得飄絮,當他們把科學的種子,送到圣土之際,也是預示著自己的離去,用那樂觀的心緒,與自然作最后的抗拒,太陽已經落去,黑夜昭示著憂郁,當死神向他們拂去,望著來時的足跡,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接受嚴冬的襲擊,安詳的睡去,這幾朵盛開的飄絮,幸福的睡在向往的白里。
雖然斯科特離世了,但他所要傳達的精神我們已經領略了,不是嗎?
我們應該學習斯科特勇于探索的精神,闖進一個嶄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