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悲劇》課文教案及反思
《偉大的悲劇》課文原文:
當初,他們一想到自己所進行的探險是人類的不朽事業時,就有超人的力量。而現在,他們僅僅是為了使自己的皮膚不受損傷、為了自己終將死去的肉體的生存、為了沒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斗爭。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與其說盼望著回家,毋寧說更害怕回家。
閱讀那幾天的日記是可怕的。天氣變得愈來愈惡劣,寒季比平常來得更早。他們鞋底下的白雪由軟變硬,結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釘上一樣,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著他們已經疲憊不堪的軀體。他們往往一連幾天畏縮不前,走錯路,每當他們到達一個貯藏點時,就稍稍高興一陣,日記的字里行間重新閃現出信心的火焰。在陰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終只有這么幾個人在行走,他們的英雄氣概不能不令人欽佩。最能證明這一點的莫過于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他還在繼續進行著自己的科學觀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載重外,還拖著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
然而,人的勇氣終于漸漸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銷蝕。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無情的,千萬年來積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靈似的召喚來寒冷、冰凍、飛雪、風暴使用這一切足以毀滅人的法術來對付這五個魯莽大膽的勇敢者。他們的腳早已凍爛。食物的定量愈來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頓熱餐,由于熱量不夠,他們的身體已變得非常虛弱。一天,伙伴們可怕地發覺,他們中間最身強力壯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邊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詞,不停地抱怨著他們所受的種種苦難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覺。從他語無倫次的話里,他們終于明白,這個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經瘋了。對他怎么辦?把他拋棄在這沒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毫不遲疑地迅速趕到下一個貯藏點,要不然……從日記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辦。2月17日夜里1點鐘,這位不幸的英國海軍軍士死去了。那一天他們剛剛走到“屠宰場營地”,重新找到了上個月屠宰的矮種馬,第一次吃上比較豐盛的一餐。
現在只有四個人繼續走路了,但災難又降臨到頭上。下一個貯藏點帶來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儲存在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們必須精打細算地使用這最為必需的用品燃料,他們必須盡量節省熱能,而熱能恰恰是他們防御嚴寒的惟一武器。冰冷的黑夜,周圍是呼嘯不停的暴風雪,他們膽怯地睜著眼睛不能入睡,他們幾乎再也沒有力氣把氈鞋的底翻過來。但他們必須繼續拖著身子往前走,他們中間的奧茨已經在用凍掉了腳趾的腳板行走。風刮得比任何時候都厲害。3月2日,他們到了下一個貯藏點,但再次使他們感到可怕的絕望:那里儲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現在他們真是驚慌到了極點。從日記中,人們可以覺察到斯科特如何盡量掩飾著自己的恐懼,但從強制的鎮靜中還是一再迸發出絕望的厲叫:“再這樣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們再也忍受不住這種勞累了”,或者“我們的戲將要悲慘地結束”。最后,終于出現了可怕的自白:“惟愿上帝保佑我們吧!我們現在已很難期望人的幫助了。”不過,他們還是拖著疲憊的身子,咬緊牙關,絕望地繼續向前走呀,走呀。奧茨越來越走不動了,越來越成為朋友們的負擔,而不再是什么幫手。一天中午,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他們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奧茨不僅感覺到,而且心里也明白,這樣下去,他會給朋友們帶來厄運,于是作好了最后的準備。他向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要了十片嗎啡,以便在必要時加快結束自己。他們陪著這個病人又艱難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這個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們將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運和他們的命運分開來。但他們堅決拒絕了這個主意,盡管他們都清楚,這樣做無疑會減輕大家的負擔。于是病人只好用凍傷了的雙腿踉踉蹌蹌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營地。他和他們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來,他們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號的暴風雪。
奧茨突然站起身來,對朋友們說:“我要到外邊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時候。”其余的人不禁戰栗起來。誰都知道,在這種天氣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著什么。但是誰也不敢說一句阻攔他的話,也沒有一個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別。他們大家只是懷著敬畏的心情感覺到:勞倫斯?奧茨這個英國皇家禁衛軍的騎兵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現在只有三個疲憊、羸弱的人吃力地拖著自己的腳步,穿過那茫茫無際、像鐵一般堅硬的冰雪荒原。他們疲倦已極,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著迷迷糊糊的直覺支撐著身體,邁著蹣跚的步履。天氣變得愈來愈可怕,每到一個貯藏點,迎接他們的是新的絕望,好像故意捉弄他們似的,只留下極少的煤油,即熱能。3月21日,他們離下一個貯藏點只有20公里了。但暴風雪刮得異常兇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們無法離開帳篷。每天晚上他們都希望第二天能到達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糧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個明天。他們的燃料已經告罄,而溫度計卻指在零下40攝氏度。任何希望都破滅了。他們現在只能在兩種死法中間進行選擇:是餓死還是凍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個人在小小的帳篷里同注定的死亡進行了八天的斗爭。3月29日,他們知道再也不會有任何奇跡能拯救他們了,于是決定不再邁步向厄運走去,而是驕傲地在帳篷里等待死神的來臨,不管還要忍受怎樣的痛苦。他們爬進各自的睡袋,卻始終沒有向世界哀嘆過一聲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種種苦難。
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著薄薄的帳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來,就在這樣的時刻,斯科特海軍回想起了與自己有關的一切。因為只有在這種從未被人聲沖破過的極度寂靜之中、他才會悲壯地意識到自己對祖國、對全人類的親密情誼。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斯科特海軍在他行將死去的時刻,用凍僵的手指給他所愛的一切人寫了書信。
斯科特海軍的日記一直記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記到他的手指完全凍住,筆從僵硬的手中滑下來為止。他希望以后會有人在他的尸體旁發現這些能證明他和英國民族勇氣的日記,正是這種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記寫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記是他用已經凍傷的手指哆哆嗦嗦寫下的愿望:“請把這本日記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隨后又悲傷地、堅決地劃去了“我的妻子”這幾個字,在它們上面補寫了可怕的“我的遺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們等待了好幾個星期,起初充滿信心,接著有點憂慮,最后終于愈來愈不安。他們曾兩次派出營救隊去接應,但是惡劣的天氣又把他們擋了回來。一直到南極的春天到來之際,10月29日,一支探險隊才出發,至少要去找到那幾位英雄的尸體。11月12日,他們到達那個帳篷,發現英雄們的尸體已凍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還像親兄弟似的摟著威爾遜。他們找到了那些書信和文件,并且為那幾個悲慘死去的英雄們壘了一個石墓。在堆滿白雪的墓頂上豎著一個簡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國國家主教堂里,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偉大的悲劇》課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節,體味關鍵語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團結合作,勇于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頌揚之情,通過默讀、重點朗讀,體味關鍵語句,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教學設計
板書課題并出示目標。
感知內容
檢查預習“讀一讀,寫一寫”
學生默讀,復述課文,理清故事情節
出示問題組:
1.本文寫了什么內容?哪些細節最讓你激動難忘,說給大家聽
2.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邊讀邊圈點勾畫,然后四人小組互相復述故事
研讀課文
1. 教師導學
學生朗讀課文重點片段,在朗讀中深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2. 合作探究
(1) 斯科特等探險隊們表現出人類怎樣的優秀品質?具體表現在那里?
(2) 作者為什么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
(3) 斯科特一行人探險的意義是什么?
3. 小結
作者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來寫了這個悲劇,頌揚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從高精神。他們的精神讓所有人仰慕,給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體驗與反思
導學
斯科特等人為人類事業而獻身的淙高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了這片文章對你有什么啟發?聯系生活實際討論。
作業
積累字詞句
寫一篇讀書筆記.
《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1、本堂課較好地落實了語文教學理論:
采用了對話閱讀,師生互動。采用的方式體現了尊重學生個性,如:“你最難忘的是哪個細節?”“你體會最深的細節?”“請你推薦一位同學來朗讀”“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討論。”“他的回答你滿意嗎?”因為把學生擺在第一位,盡管聽課人很多,學生仍然敢說敢言。如:“斯科特關心他的夫人,其精神使人佩服。”“是什么促使他去關心他的夫人呢?”“愛情!”“那對祖國、民族又是什么情感呢?”“愛。忠誠。”這樣我的歸納總結理性分析又是建立在學生的理解基礎上的。
2、本堂課在設計上有較大開放性,提供給了學生自我學習的空間和機會,提供了平等協作的氛圍,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導方式做得較好。在討論“最后三人走向死亡”的段落,學生一連提出了六個問題,這是我始料不及的。有些問題我在備課時沒有預設到。例如:學生問“為什么這里用頓號,而不用逗號?”這個問題我當時措手不及。其實這也是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敢于向權威挑戰。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常常能迸發思想的火花,這種火花也正是我們所極力追求的。
3、本課堂中與作者對話,品味文章中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處理稍欠。如:
在討論斯科特一行為阿蒙森作證這部分時,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作者 “第一擁有一切,第二什么也不是”這句話。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意圖,那么后面的結論將更加水到渠成。
4、本課堂在生成教學中,教師準備可以更充沛。如:
學生提出了標點問題,這應該是一個極好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標點或批判看問題的好機會。但因一方面平常在教學中標點知識儲備不扎實,一方面我的惰性思維使我很少懷疑教科書,所以一個好問題沒有當場給予好答復,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偉大的悲劇》課文教案及反思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