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
近來讀了曹禺的《雷雨》,也許是以我現在這個年齡還不足以了解吧,看完后只覺得一陣戰栗、一陣心酸。
寫《雷雨》時,曹禺還只有23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吧,所以才會如此徹底地披露出封建時代中國家庭內里的不堪,才會采用如此極端的結尾,短短一天之內,兩個家庭,八個人里,一下子死了三個,瘋了兩個。該贖罪的死了,可無辜地盼望著美好事物的人,也死了。一切的源頭,或者說,最該死的那一個,卻健健康康地活著,貫穿了整本書的始末。這樣的情節,恐怕也只有23歲的曹禺,才寫的出了吧。
書的最前面,有學者寫的序;最后,有曹禺自己寫的后記。這兩篇小文章里都提到了書中的各個人物,無一例外的,周蘩漪最為他們所傾心。我不明白為什么,在我看來,天真無辜的周沖才最令人感嘆,他向往著美好,但在那樣一個家庭里,他無法去追求美好,他不能像魯大海一樣,有那么激進的精神,他畢竟是周公館的二少爺。他也太天真,他想當然地幻化出一個美麗的、無瑕疵的世界,并認為這世界真實存在著,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在最后幻想破滅時,茫然不知所措[注: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令人惋惜。
其他的人物,例如周萍,幾乎令人愛恨交加。他犯下了錯誤,他也愿意去改正,可他又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更大的錯誤,在最后認清四鳳是他的妹妹后,他該是恨透了自己吧,那一聲槍響,也許是他贖罪后的嘆息。四鳳,她同她的母親一樣,有著剛烈的性格,這種剛烈又不同于周蘩漪,蘩漪幾乎是病態的,她愛就愛到骨子里,恨,也要恨得徹頭徹尾,不留一絲喘息的機會。四鳳不同,她很年輕,她沒有蘩漪那么瘋狂,最后的死亡,也只好是她的歸宿。
看完《雷雨》,不知該做什么評價,只好這樣胡亂評了幾句,抒發一下內心的不安吧!
雷雨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篇2】
一口氣看完《雷雨》后我心情著實激動了一陣子,可能是近來沉湎于《理想國》等讓人腦抽筋的學術著作,而少看文學作品的緣故。初中時便想看這部書,因為當時“中學生必讀課外讀物”之類的書目上總有它的名字。可我竟一直沒看,或許是因為我對戲劇不怎么感興趣。看莎士比亞也會因為那些繁冗的抒情長段而厭煩(當然,也有翻譯的影響)。
不看戲劇的原因之一,是里面的場景布置等段落時時提醒我這只不過是一出戲。《雷雨》也不例外。讀到一半時我便想,四鳳一定會死,盡管我不愿意她死。因為她是全劇中最無辜,最惹人憐的人物。安排她的死,既符合她的命運(即劇情的發展),又定會造成極好的悲劇效果。結局也不出所料,只是沒想到死的是三個人。周萍是我一直覺得最難演的,因為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他是個悲劇人物,卻不易獲得觀眾同情。后來讀曹禺的序時,發現他也這么認為。
我向來不曉得怎么寫書評。以來我實在沒有那種冷靜地讀書,然后站在批判的立場上客觀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讀完一本書通常我只能體會一股模糊、激動、復雜的情緒,筆頭想寫什么卻寫不出,悶頭一睡第二天心情平靜又重新開始讀另一本書了。二來我覺得讀文學作品嘛,能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不求甚解也就夠了,不喜歡那些像高中語文閱讀題一樣的分析、解構作品的評論家,更瞧不起豆瓣上一些故作高深的言論。也因為這個原因,我素來對中文系似乎有一種偏見。我覺得中國文化里就講究一個“悟”字,多讀多背多思就是了。正如作者所說:“我對《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親撫慰自己的嬰兒那樣單純的喜悅,感到的是一團原始的生命之感。”“我很欽佩,有許多人肯費了時間和精力,使用了說不盡的語言來替我的劇本下注腳。”
最讓我喜歡曹禺的,是他序里的第一句話:“我不知道怎樣來表白我自己,我素來有些憂郁而暗澀。”這讓我想到朱自清的“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么也沒有”以及那一代的文人們。
最后小小地自豪一下,《雷雨》是曹禺在南開讀書時開始構思的。
雷雨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篇3】
“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雷雨》就是一場延續了30年的悲劇,曹禺將愛慕,懺悔,憎恨多種情感,飽滿呈現在讀者面前,用故事化戲劇化的情節,向著晦暗的封建社會發出了抨擊與吶喊。
周蘩漪是一個中國舊式女子。“她的臉色蒼白,只有嘴唇微紅,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覺得有些可怕。”她的出場,帶著一點兒野性,她目光里也溫存著一個年輕婦人的怨望,她的心中爆裂著狂熱的思想和膽識。她是矛盾的,她會為陷入情感的冥想而羞澀,也會因愛生恨試圖把你毀掉,她的靈魂是自由的化身,她不甘屈服,為了愛,她可以失去一切,放棄一切。只為那所追求、所奢望。命運羈絆不住的是她追逐幸福的渴望,她為愛而生,為愛而活,她不是固守禮數禁錮的囚犯,而是有血有肉的鮮活角色,文中她的結局卻落為癲狂的境地,實為可笑。
上一代人的愛恨糾纏,結成苦澀的果實,以下一代人的鬧劇收束,它的存在本身便是壓抑而沉重的,注定是悲劇一場,但我們卻從中看到了生機,看見了反抗。周萍夜間決定與四鳳遠走天涯,周沖純粹的愛戀和青澀的示愛……這便是生命,是一個個個體,不是茍且取活的封建產物,而是有獨立思考與行動的新生源泉,只是這股清泉涌入翻涌惡臭的時代洪流之中,顯得突兀又可悲。
愛過嗎?愛過。還愛嗎?也許。一個是地位卑微,齊大非偶的傭人;另一個是門當戶對,受過新式教育影響的小姐,周樸園選擇后者。可他究竟愛的是誰?也許都愛,也許誰都不愛,他愛的從來只是他自己。不過是內疚和羞愧的交織,使他養成夏天關窗戶的習慣,也使他說出“她沒什么好身世,也是你母親”的措辭。他的愛是自私的,也是膽怯的。他殘暴跋扈,專橫自恣,固守舊社會思想的熏陶,淪落成一再剝削下層工人的資本家,變得專制自是,喪失人性。他說“我的家是我認為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最終卻是瘋的瘋,亡的亡,何等諷刺,可這不過是封建家庭的一處縮影。
荒誕的人物關系,跌宕的劇情。一個家庭走向悲劇,一個時代徹頭徹尾的悲劇。卻是當時真實的社會寫照。曹禺說“《雷雨》是在沒有太陽的日子里的產物,那個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因為陷于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棱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了筆”。一場雷雨,呼喚著誰,雷雨過后,喚醒了誰?是一個人,還是一整個社會。
雷雨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篇4】
縱觀《雷雨》我眼前分明突兀“作孽”二字。不公平的命運,無人道的社會讓善良的人善良地死去,正義的人正義地消亡,而唯獨讓那奸詐險惡的人呼風喚雨,坐吃金山。那作孽的日子如“雷雨”般傾狂而至。
當“愛”已成往事
周樸園你還記得熱戀時的海誓山盟嗎?還記得兩廂廝守是的甜言蜜語嗎?不,當你熱血沸騰得要取回一個富家小姐時,那些愛意無半點溫熱,那些情便以成往事。你無情得將剛生下小孩才三天的侍萍趕出家門。身子正虛弱的她還要拉扯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這不聲明要泯殺那無辜的母女嗎?只因你得貪欲讓侍萍走上絕路。而上天連一個了結的機會都不給侍萍,她獲救并背著那塊隱痛的疤清貧度日。隨讓侍萍把一切都看得很明白而走出那段被棄的陰霾要多少個以淚洗面的日夜。那年那歲她的內心是那般“雷雨”傾狂。天成全了你的無情!
當作巧重逢時
天讓恩怨重逢。當侍萍已由當年的嬌女到如今人老珠黃時,偏又遇到那曾讓她恨入骨髓的人——周樸園。周樸園做戲般聲稱自己紀念著侍萍當年的總總時,侍萍居然被感動了,周樸園的虛偽開始顯露。如他果真這么惦記著侍萍,當初為什么那么絕情的將侍萍拋棄,為何不千方百計得找回侍萍。形式上空洞的紀念只如冰冷的紙上行墨沒有溫熱只有險惡。他只是在為自己的罪行找一個唯美的托詞,以證明自己是多么有情有義。而他咄咄逼人的破口說出“是誰指使你來的?!!”才回到本真。圓滑疑心濃厚的面目終顯。當他面對侍萍,處心積慮來掩飾丑惡時他的內心是那般“雷雨”傾狂。
當熱血遇上奸詐
魯大海與周樸園不僅是悲劇的蔓延,又是兩種階級的對立。周樸園喪盡天良的剝削,壓迫,與魯大海矢志不移的反抗成為上代恩怨的再續。魯大海的耿直與放抗熱情讓人折服。而在周樸園這老奸巨猾得人面前他卻那么稚嫩,天真。一切都由周樸園一手操控,把玩掌中。看來要對付惡勢力單有一股熱情是徒勞的。當魯大海得知礦上工人已經妥協上工時,自己遭背叛,他的內心是那般“雷雨”傾狂。
《雷雨》是當時社會的一面鏡子,是對人心的窺視。而它反應的人情冷暖,世道險惡并不是指定格于那個時代。今朝的霓虹高廈間又有多少“雷雨”傾狂而來。
雷雨讀書心得初二作文700字【篇5】
讀過《雷雨》之后我的心情如天氣般郁悶,在曹禺筆下不僅可以看出人物的本性,更能看到作者當時所生活的社會的本質。可以這么說,劇中的人物毫不吝嗇地將自己丑陋的像蛤蟆的內心流露出來,對其劇中的主人公,我給大家說道說道。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冷酷地周樸園和善良的魯侍萍,首先分析周樸園。
當魯侍萍再次出現在周樸園面前時,已是三十年的事了。從前那張閉月羞花之貌,已被苦難的利刀所磨蝕,現留下樹皮般的臉,曾經是他妻子的她,周樸園會認出侍萍嗎?在與侍萍對話中好像他對侍萍有些追憶,這是假的還是虛偽的呢?從他嚴厲的喝問侍萍“你來干什么?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做出肯定的回答,這是假的,但如果你仔細推敲,似乎他也經常去咀嚼這段感情,或許只是填補他丑惡空虛的心靈而已,這顯示他的多情與高貴。
從周樸園給侍萍錢這方面可以說是對侍萍的打發,也可以說是他對自己從前的罪惡做出的彌補。這也許就是周樸園僅剩下的一丁點的人性,又從他不讓侍萍認二十多年不見的兒子,他的這種做法可以透露出他的冷酷與自私。而從他對自己另一個兒子魯大海的做法更是無情。我認為周樸園的生活,就只為他的金錢與虛榮而活,他的這顆心就像當時生活的黑暗社會一樣。
而生活在苦難中的侍萍與周樸園是不能相比的。侍萍的無奈苦難,在這樣的社會中是不會有人憐憫的。對于周樸園殘忍的做法,侍萍也只有吞到肚子里。她也只能認這個命,她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將自己這幾十年來所受的苦給訴說出來,而她所受的苦只應為周樸園殘忍的行為所造成的。這些事情更加重了周樸園形成的罪惡感。
周樸園的兒子周沖純真善良的性格與周樸園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好像周沖的存在可以沖刷周樸園的罪惡,而周萍與繼母的倚戀,四鳳與周萍的戀愛再也掩飾不了周樸園的罪。這樣的復雜的關系暴露出當時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