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男生炎炎烈日為什么穿40斤甲胄去報到
9月6日,重慶,為兌現之前在網上的一個諾言,西南政法大學一名大一男生報到當天頂著36℃的氣溫,身穿40斤甲胄震撼亮相,事后坦言: 當了半天顯眼包,感覺很好!
這位大一男生是來自江蘇揚州。他在暑期收到西南政法大學錄取通知書之后,非常開心。他就想著用怎樣的方式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因為他熱愛傳統的文化,并且對它有著由衷的熱愛。于是,這位男生就在網上發布了一段穿著甲胄的視頻。并且宣告自己在報到的時候一定會穿著甲胄。這段視頻在網上獲得了3萬多贊和24萬次播放。
甲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保家衛國的象征。而他所佩戴的面具是天王面具,代表著懲惡揚善和鎮壓邪惡。他這樣穿戴,就是表達了自己保家衛國、弘揚正義的理想。
她的父母和外婆,對于他的這個選擇也給予了充分的支持,并且希望它能夠堅持自己所堅持的,熱愛自己所熱愛的。也正是因為熱愛,因為承諾,他才能在那樣的高溫之下,全副武裝地行走在校園,堅持了一個上午的時間。
什么是甲胄
甲胄,防護性兵器,或稱盔甲,披甲戴盔,還指戰爭。在冷兵器時代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較大程度地保護將士身體免遭敵方進攻性兵器的重創,進而能夠增強戰斗力并給敵方以更猛烈的打擊。
甲,又稱介或函,其形似衣,用以防護人體。據說是夏朝少康之子抒和東夷作戰時發明;另一種說法是蚩尤發明的。
胄,又叫盔,秦漢以后稱為兜鍪,其形似帽,用以防護人的頭部。盔的發明始于黃帝時。
甲胄的歷史:中國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甲胄實物來自商代,商代是中國繼“夏”之后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第二個奴隸社會時期。東周至秦漢之際,由于戰爭頻繁酷烈且規模增大,穿著甲胄的重裝部隊在各國部隊中的比例日益增多。
大學報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錄取通知書
錄取通知書是新生入學的關鍵憑證,幾乎所有大學都要求新生報到時要帶錄取通知書報到。
2、身份證
身份證原件要帶好,畢竟坐火車還要身份證的,另外,復印件可以多準備幾分備用(要正反面都有,正反面印在同一張紙上)
3、戶口本
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帶戶口本主要是針對要遷戶口的同學而言的,其他新生可帶可不帶,要是擔心會用到的話,也可以帶著。
4、檔案
檔案轉接有多種情況,一般來說,新生檔案將直接由高中或當地教育局轉接到大學,但也有很多地方是由考生憑借錄取通知書自行取出后帶到大學去。需要注意的是,檔案袋封條不要拆開,更不要遺失,拿到什么樣子就是什么樣子,在規定時間內交到學校手里,不要一直放在自己手里。
5、準考證
各個學校要求不同,有些學校會明文要求攜帶,有些學校則沒有要求,不管有沒有要求,帶著總沒有壞處。
6、照片
一寸照、兩寸照等多準備幾張,會有很多地方用得到。
7、銀行卡
出門在外,少帶現金,可以將錢存在銀行卡里,很多學校學費都是通過固定銀行收費,有些在通知書里會附帶一張銀行卡,大學期間可以使用。
新生大學報到必帶物品有哪些
1.銀行卡: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學都會看到通知書里面有學校發的銀行卡,那是存學費、書費,住宿費的。學校從卡里劃出費用。
2.檔案:高中畢業后學校會下發你的檔案,同學在開學時一定要帶上檔案,那是要交給學校保管的。
3.身份證:身份證是入學必須帶的證件,如有丟失,一定要去派出所補辦。
4.遷移戶口證明:想要遷戶口的同學要及得帶上
5.二寸照片或者一寸照片:雖然有的大學入學會給拍照,但是自己備著以備不時之需。
去大學報到,一切從簡為好,在家拿的東西并不需要那么多,拿護膚品、衣服、鞋、包包就好,最好帶著一些家鄉的特產,分給寢室同學,拉近同學關系。
大學新生報到流程
在大學新生正式開學報到時時,大學也都會在火車站安排迎新人員,學校門口、學校廣場也都會有各個學院的迎新帳篷。通常,到學校后的同學還要經過以下這些:
1、尋找自己所在院系迎新人員。
2、到達新生接待處。
3、進行大學新生資格審核。
4、出示身份證、錄取通知書、準考證、檔案。
5、領取宿舍房間號、報到證(包括院系、學號)。
6、到達住宿管理中心辦理住宿手續(一般有學長學姐帶領)
7、出示報到證,填寫個人資料。
8、領取宿舍號、床號、以及宿舍鑰匙。
9、繳納學費,一般在財務處,已通過銀行卡匯款的領取收據即可。
10、到后勤集團辦理校園一卡通(通常學校已經辦理好你只要交錢就行)。
11、辦理黨團關系團委交黨團組織介紹信(相對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