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雙臺風,第6號臺風“卡努”生成
據“溫州臺風網”顯示
第6號臺風“卡努”(熱帶風暴級)今天5時中心位于溫州偏南方向約2414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8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20-260公里。
第5號臺風“杜蘇芮”(超強臺風級)今天5時中心位于溫州偏南方向約542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3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300-45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100公里,十二級風圈半徑50公里。
臺風來臨時:做好三件事
人員避免外出:盡量待在安全、堅固的房屋內,緊閉門窗并遠離迎風門窗;在外人員不到海、河邊等危險區域活動,行駛車輛盡量繞開低洼積水路段及下沉式立交橋;警惕臺風眼過境,不要隨意外出。
人員及時轉移:居住在低洼或洪水、滑坡等高發地區的人員,應自主轉移或聽從政府、單位安排統一轉移。
遇險冷靜自救:若被洪水圍困或遭遇山洪襲擊,要保持頭腦冷靜,努力自救以及報警求助。
臺風經過后:注意三件事
檢查室內線路:臺風過后要及時檢查煤氣、自來水、電線等情況,如果發現短路等安全問題,要及時報修。
遠離地質災害點:臺風過后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要遠離戶外環境及地質災害點。
進行災后消殺:臺風過后要開展防疫防病、消毒殺菌工作,對受淹的住房和公共場所要及時做好消毒和衛生處理。
此外,臺風深入內陸后,市民仍不可放松警惕:臺風深入內陸后依然會帶來暴雨乃至特大暴雨天氣,此時應避免外出活動;隨著臺風強度減弱,中央氣象臺會對其停止編號,但這不等于臺風已消亡,其殘余勢力依舊會產生嚴重影響,應防范由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衍生災害。
臺風的形成條件
從臺風結構看到,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其產生必須具備特有的條件:
1、要有廣闊的高溫洋面。海水溫度要高于26.5℃,而且深度要有60米深。臺風是一種十分猛烈的天氣系統,每天平均要 消耗3100~4000卡/厘米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能供應。另外,臺風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60米深的海 水發生翻騰,為了確保海水翻騰中海面溫度始終高于26.5℃,暖水層的厚度必須達60米。
2、要有合適的流場。臺風的形成需要強烈的上升運動。合適的流場(如東風波,赤道輻合帶)易產生熱帶弱氣旋,熱帶弱氣旋氣壓中間低外圍高,促使氣流不斷向氣旋中心輻合并作上升運動;上升過程中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潛熱,形成暖心補給臺風能量,并使上升運動越來越強。
3、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如果輻合氣流直達氣旋中心發生空氣堆積阻塞,則臺風不能形成。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使輻合氣流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中心,而是沿著中心旋轉,使氣旋性環流加強。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向兩極逐漸增大,故臺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距以上,在5~20度之間。
4、氣流鉛直切變要小。即高低空風向風速相差不大。如果高低空風速相差過大,潛熱會迅速平流出去,不利于臺風暖心形成和維持。緯度大于20度的地區,高層風很大,不利于增暖,臺風不易出現。
臺風等級介紹
根據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具有不同的名稱,由弱到強依次為: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和超強臺風。
超強臺風(Super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1.0米/秒,也即16級或以上。
強臺風(S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米/秒,也即14-15級。
臺風(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米/秒,也即12-13級。
強熱帶風暴(STS):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米/秒,也即風力10-11級。
熱帶風暴(TS):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24.4米/秒,也即風力8-9級。
熱帶低壓(TD):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0.8-17.1米/秒,也即風力為6-7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