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范圍暴雨4水庫超警
受臺風“卡努”殘余環流影響,8月12日至13日,遼寧省南部地區出現暴雨,局部大暴雨,中東部地區出現大雨到暴雨。受強降雨影響,遼寧37座大型水庫總蓄水量為184.11億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多37.96億立方米,全省4座水庫超汛限,正在泄洪。
暴雨天氣注意事項
1、關閉門窗,以防球形閃電和球雷侵入等。對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的建筑物來說,關閉門窗可以預防側擊雷和球雷的侵入;雷擊時不可以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
2、盡量不要出門,若必須外出,最好穿膠鞋,披雨衣,可起到對雷電的絕緣作用。
3、暴雨天低洼地帶積水較多,大家在上班、回家或出行的路上盡量結伴而行,經過有積水的地方時盡量繞行,不要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匆忙跑過有積水的地方,特別是周邊都沒人經過的積水地帶,以防因積水漏電而發生事故。
4、在積水中行走要注意觀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不要將垃圾、雜物等丟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時積水成災。
5、回家途中要遠離路燈、高壓線,繞開涵洞、橋下、大坑;遠離圍墻、廣告牌和大樹,以防意外發生。特別要注意道路前方和道路兩旁是否存在垮塌(泥石流)、樹木倒塌和山洪暴發等安全隱患存在。
6、電閃雷鳴的時候,不要接打手機,聽音樂等,在家應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7、雷雨時,如果感到頭發豎起時應立即雙腳合并、下蹲、向前彎曲、雙手抱膝。在室內躲雨時,不應依著建筑物或構筑物墻壁站立,宜保持一定的距離。雷雨天氣上下車時,不宜一腳在地、一腳在車,雙腳同時離地或離車是最佳方法。
暴雨天行車需注意哪些事項
①雨天行車應放慢車速
雨天駕車時視線容易模糊因此最放慢車速并盡量與前車保持定距離要跟車太要頻繁超車另外道路因雨而變滑導致輪胎附力會降如果車速過快遇緊急情況時制動距離比良天氣時20%—40%制動效果明顯降發生事故機會增
②開燈讓別人能看到你
雨天行車要開示寬燈(燈)開燈會直接影響前車對后方情況判斷即難以判斷后車位置距離速度若前車在情況未明時變線或轉向有可能釀成追尾碰撞事故
③還需特別注意避讓行人
雨天駕車還需特別留心路行人行人在打傘穿雨衣后視覺聽覺都會受到定程度影響稍留意便會發生意外所以遇到行人時鳴笛耐心避讓
④水位達輪胎分之勿強過
遇到積水路段時駕駛員應放慢車速觀察前方路況再決定否前行車涉水行駛前查看水深度及進出水域寬窄如果水位達到保險杠或輪胎分之處時則宜冒險涉水應盡量繞行勿強行通過
⑤擋勻速涉水換擋
通過積水時應穩油門擋勻速通過穩油門為保持排氣管中始終有壓力氣體防止積水倒灌入排氣管造成車輛熄火擋勻速為保證車輛通過積水時能穩定有力
⑥水中熄火切勿再啟動
如果車輛在涉水過程中幸熄火切忌重新點火啟動必須在原等待救援或聯系修理廠4S店專業人員到場處理因為重新啟動會令已經進水汽缸受到壓縮水沖擊造成發動機嚴重受損而且因這種誤操作造成發動機損傷屬于保險免賠范疇車主只能自掏腰包修發動機
暴雨來襲如何做好日常防護
1、防雷擊,電器斷電不淋浴
夏季暴雨往往伴隨雷電。接到暴雨預警后,盡量不外出。應關閉家中門窗,預防雷電直擊室內。同時,拔下家中電器電源插頭,止防電視、電腦等引雷入室,損壞電器乃至引發火災;盡量不要撥打、接聽手機和座機,不使用電話線上網;不用淋浴器、太陽能熱水器,因為雷電流能通過水流傳導而致人傷亡;盡量不用空調,窗簾等易燃物也應遠離空調,防止雷電由空調室外機導入室內機引發短路。
2、防摔倒,地面返潮少外出
連續暴雨天或南方梅雨季節,室內墻壁“冒汗”,瓷磚地面出水嚴重,出現回潮,地面濕滑,容易滑倒,老人、小孩或孕婦等在室內行走要注意安全。用除濕機或干布擦地保持地面干爽。暴雨天屋外積水嚴重,還可能導致井蓋被沖開,部分路段塌陷,因此涉水時要仔細觀察路面,少去不熟悉的路段。可以用一根木棍探路,既能保持平衡,還有助于繞開坑洼地段,避免意外發生。
3、 防皮炎,清洗干凈備藥膏
暴雨排泄不及時造成路面積水,如果雙腿長期浸泡在積水中,浸泡部位可能會發白、腫脹,嚴重時也可能會造成感染和潰瘍。因此,雨天盡量少出門,避免長時間待在積水中。如果涉水了,回家后要及時用清潔的水及肥皂清洗過水部位并擦干,在趾間等皺褶部位撒上爽身粉保持清潔干燥。雨天外出建議穿雨靴。不過,南方夏季氣候濕潤,暴雨之后氣候更加潮濕,穿雨靴或不透氣鞋襪等也容易造成真菌滋生、蔓延,應每天換襪子,常刷鞋。不管什么情況,如果腳部出現瘙癢、紅斑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家中也可備一些含有抗真菌成分的復方制劑藥膏。
4、防感染,飲食衛生得上心
暴雨后易滋生細菌,食物易變質,降雨嚴重還可能造成水源污染。進食了不潔凈食品后容易感染痢疾桿菌,出現急性腸道傳染病。因此,出現連續暴雨或水災,居民要特別注意飲水與食品衛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蔬菜、水果充分清洗或削皮再食用。
5、防霉變,家具食物是重點
夏天溫度高,連續暴雨使空氣濕度增大到80%以上,再加上充足的.氧氣,就為霉菌提供了生長繁殖的“優良”土壤。霉菌活躍會導致家具發霉,食物變質,其大量繁殖的微小孢子還可能被人體吸入,引發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哮喘等。因此,衛生間、廚房場所用水后要及時除水,拖干地面水漬。家具、櫥柜里使用木炭、竹炭或一些顆粒型除濕劑幫助吸附水分。保持廚房碗筷、案板、毛巾等干爽,可以用專門消毒柜消毒或熱水煮沸消毒,一旦天氣轉晴應該將所有物品置于陽光下曝曬。此外,木質家具受潮或浸水后,應先用水擦去水漬和霉點,在陰涼處自然風干;金屬家具要先將銹跡處理干凈;布藝沙發如果受潮或浸水面積不大,可用洗潔精清洗,用吹風機緩緩吹干。如果家中米、面等糧食被水浸泡或發生霉變,切不可再食用。
6、防回潮,換洗衣物常烘干
連續暴雨,衣物難干,總會有潮濕感,不僅影響穿衣舒適度,嚴重的還會發霉,不利人體健康。日常換洗衣物洗后可以用烘干機烘干,或在衣物快干時用吹風機或電扇幫衣物揮發剩余水分。衣柜衣物一旦發現潮濕就應拿出來放在通風處晾干或烘干。還可以開啟空調除濕功能,降低室內濕度。雨水浸過的衣物要重新清洗,并依上述方法烘干處理。
淋雨后怎么辦
1、被雨淋后快洗澡。
雨水中有很多的細菌,如果過長時間淋雨,雨水中的細菌就會侵蝕到皮膚,可能引起紅斑、丘疹,嚴重的可能出現水皰,甚至腫脹。因此天外出應盡量減少淋雨和在水中浸泡的時間,如果被雨水浸泡,回家后要及時淋浴,而且沐浴時一定要帶有殺菌作用的沐浴液。另外,若雙腳長時間浸泡雨水,可用鹽水浸泡雙腳半小時,然后再洗澡。
2、衣服消毒還要分開洗。
過雨后的衣服也要做好及時消毒,因為雨中帶有大氣層中的各種污染物,有事雨太大很多人都是趟水回家,身上沾滿了街道上各種污物混雜在一起的雨水。這時回家后需要及時脫掉衣服,然后與其他衣服分開放,另外清洗時要用消毒液浸泡之后才能徹底殺菌。
3、注意防蚊。
在雨后大約10天左右蚊蟲密度將會形成一個高峰期,這時尤其容易引發各種蚊媒傳染病。所以檢查房間的紗窗,如有破損抓緊報修;另準備驅蚊藥劑,盡量不使用火蚊香,消防安全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