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降雨乘客滯留列車30小時
7月31日,北京市的乘客們經歷了一次不愉快的經歷。據反映,K396次列車在降雨影響下滯留途中,乘客被困了30多個小時。其中,王女士表示,她在5時許在張家口站上車,到達北京門頭溝落坡嶺處時列車就停運了。由于雨勢過大,列車無法繼續前進,導致乘客被困在列車上長達30小時。
這段時間里,乘客們經歷了嚴重的饑餓和不適。滯留的乘客們面臨著沒有足夠食物和水的困境,饑餓感在列車上蔓延。同時,由于長時間的滯留,一些乘客已經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乘客們十分焦急和擔憂,對列車救援的遲緩表達了不滿和憤怒。
對于乘客的滯留事件,鐵路部門需要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應該加強對天氣變化的監測與預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確保列車運行的安全。另一方面,對于列車滯留事件應建立更加靈活和高效的救援機制,確保乘客能夠及時得到援助和照顧。
此外,作為鐵路運輸服務的提供者,應該更加重視乘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在類似事件發生時,應當提供足夠的食物、水和其他基本供應物資,確保乘客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同時,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做好緊急救援和安全疏導工作。
最后,希望鐵路部門能夠認真對待這次事件反映出的問題,及時改進和完善服務,確保乘客能夠獲得安全、舒適的旅行體驗。同時也希望乘客們能夠理解和支持鐵路部門在突發情況下的應對,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
暴雨的形成原因
1、臺風:臺風從海洋帶來大量的水汽,在加上大氣層劇烈的運動,容易形成暴雨。
2、冷暖:冷氣團和暖氣團相遇,形成冷鋒,在短時間內形成暴雨。
3、氣溫:夏天氣溫高,水汽蒸發旺盛,形成對流運動,產生暴雨。
降雨量怎么計算?
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有雨量筒和量杯。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我國氣象局規定:小雨是指24小時內降水量不超過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為5毫米-16.9毫米;中雨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為17毫米-37.9毫米;大雨為25毫米-49.9毫米。
降雨等級分為哪幾個等級?
分為6個等級。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1、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于10mm者。2、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3、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4、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降水對地表產生的影響?
1.促進降水的形成
地形對降水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當暖濕不穩定氣流在移行過程中,遇到山系的機械阻障時,引起氣流抬升,加強對流,容易生成云雨。地形促進降水形成的主要機制是:①山脈對氣流的機械阻障,強迫抬升,加強對流,促進凝云致雨;②山地阻擋氣團和低值系統的移動,使之緩行或停滯,延長降水時間,增大降水強度;③當氣流進入山谷時,由于喇叭口效應,引起氣流輻合上升,促進對流發展形成云雨;④山區地形復雜,各部分受熱不均勻,容易產生局部熱力對流,促進對流雨或熱雷雨的生成;⑤山地崎嶇不平,因磨擦作用產生湍流上升,也會促進降水。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山地降水量比平原增多,但分布極不均勻。
2.影響降水的分布
地形對降水分布的影響十分復雜,大致可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高大地形影響四周大范圍降水分布,如青藏高原對亞洲降水分布影響范圍廣闊。另一方面,地形本身各部分降水分布差異懸殊。
(1)高原內部降水量隨海拔增高而遞減因為海拔增加,大氣水分含量相對減少。所以在遼闊的高原內部,降水量一般較少,例如,青藏高原內部,年降水量僅70~80mm。
(2)山地降水量隨海拔增高而增多,但有一個最大降水量高度,超過此高度,山地降水不再隨高度遞增最大降水高度因氣候干濕而異。濕潤氣候區,最大降水高度低,降水量也大;干噪氣候區,最大降水高度大,降水量少。例如,喜馬拉雅山最大降水高度為1000~1500m,阿爾卑斯山為2000m,中亞地區為3000m。在同一氣候條件下,不同山脈,或同一山脈不同坡向,不同季節最大降水高度也不同。
(3)迎風坡多雨,為“雨坡”,背風坡少雨,為“雨影”例如,我國臺灣山脈,東、北、南三面都迎海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都在2000mm以上,其中臺北的火燒寮年降水量多達8408mm。青藏高原南坡迎西南季風,降水量也十分豐沛。恒河下游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年降水量普遍在3000mm以上。世界最多雨的印度乞拉朋齊,年降水量12700mm,最大年降水量達26461.2mm。
(4)山地多夜雨山地多夜雨主要是指凹洼的河谷或盆地,以夜雨為主。因為夜間,地面輻射冷卻,密度大的冷空氣沿山坡下沉谷底,匯聚后被迫抬升,如果盆地中原來空氣比較潮濕,則抬升到一定高度后即能成云并致雨。另外,河谷或盆地中,形成云之后,由于云頂的輻射冷卻,下沉的冷氣又增強了河谷內的上升氣流,因而地形性的夜雨較多。如我國四川盆地著名的巴山夜雨。拉薩、日喀則、西昌等地,夜雨也較多。但凸出的地形仍以日雨為主,且多對流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