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卡努又大轉彎或將登陸我國
中央氣象臺8月7日10時繼續發布臺風藍色預警:今年第6號臺風“卡努”(KHANUN)(強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7日)上午8點鐘位于日本九州鹿兒島偏南方大約42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27.8度、東經131.0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7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320公里,十級風圈半徑120-160公里。
預計,“卡努”先將以每小時5-1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轉北偏西方向緩慢移動,移速逐漸加快,強度將有所增強,并向朝鮮半島南部沿海靠近。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天,“卡努”要再來個大轉彎,它將在日本西南部海面轉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還會有所增強。相較昨日早晨,“卡努”后期的路徑向西調整了。
臺風來襲的注意事項
1、應隨時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報紙、氣象熱線等媒體刊載的有關臺風的最新動態。
2、市民應提前準備手電筒、蠟燭、收音機、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檢查門窗是否堅固,取下懸吊物,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
3、居民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4、電力線路安全等方面:風雨的不可阻擋,使輸電線、廣播線路難以幸免,應加強巡視,防止觸電等意外事故。
5、防止雷擊,要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關緊門窗,以免被強風吹開,檢查并縛緊容易被風吹到的物件,如窗戶等。如遇玻璃松動或有裂縫,請在玻璃上貼上膠條,以免吹碎后,碎片四散。不要在玻璃門、玻璃窗附近逗留。
6、突遇臺風時,速往小屋或洞躲避,若無此種場所時即選擇沒有土崩或洪水襲擊危險的安全之處,如高地、巖石下或森林中均是較安全的避難場所。必須前進時,也要彎下身體且不可貿然淋雨,受潮的衣服會奪走體溫,造成體力失衡。遇強風時,盡量趴在地面往林木叢生處逃生,不可躲在枯樹下。
家庭防臺風小知識和注意事項
1、疏通下水管
地勢低洼的居民區,大風大雨天造成積水的情況可能無法一時解決,但積水帶來的麻煩和危險還是能避則避。趁暴雨來臨之前,將自家的排水管道檢查一遍。如果有條件最好疏通一遍。臺風天雨水持續時間會很長,能把積水的可能性減到最小那是最好。特別是住在一樓的住戶,包括一些臨街的商鋪,大家把一些碰不得水的電器、貨物以及衣鞋,盡可能轉移到高處,萬一進了水,損失不至于太大。
2、高空物件注意檢查
每年臺風風力強悍時,常見一些較容易被忽視的但發生可能性又較高的災害---高空墜物:折斷的樹枝、樓頂的廣告、陽臺花盆都會扛不住大風從天而降。臺風來臨之際,大家最好能清理自家陽臺窗口的花盆家什,檢查一下保籠是否安全,各個小區的'物業公司應當再辛苦一些,看看哪些樓房的樓道窗戶有破碎,在第一時間修補完整,以免大風刮起時,墜落傷人。
3、準備手電小照明
除了食品,家里最好還能準備一些諸如手電、蠟燭和蓄電的節能燈,因為萬一遇上停電或是房屋進水,用電將成問題,備用的照明設施還能解決些問題。同時也可能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夜晚出行。臺風夜不比平時,沒準會有什么被吹倒的東西橫在你前方。
4、準備食物礦泉水
聽起來可能有些夸張,但從往年臺風季節的情況看,準備些干糧和飲用水絕對沒錯。因為臺風影響,很可能遇上停電停水,如果自家地處低洼,還可能被困上一兩天,這時候,這些東西就派上用場了。雖然對新來的臺風不知道有多厲害,但早做準備總是沒錯的。
5、遷移危險地區
住在河、海邊地勢較低的居民應嚴防河水泛濫,海水倒灌,及早遷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臺風命名規則
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大陸、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1個成員國和14個地區提供,以便于各國人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臺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中國提出的10個是:龍王(后被“??碧娲?、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
臺風命名依據
世界上平均每年大約有80個熱帶氣旋產生,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每年有28個左右的熱帶氣旋生成。為了便于區別和記憶,以便做好臺風的'預警和防御工作,有必要給臺風取個名字。
西北太平洋地區是世界上除美國所處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大西洋地區外(美國稱熱帶氣旋為颶風,達到一定強度就稱之為一級颶風,隨著熱帶氣旋的增強而稱之為二級颶風或更高)熱帶氣旋活動最頻繁的地區,每年登陸中國最多就有十幾個之多。
在有國際統一的命名規則以前,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出沒這里的熱帶風暴叫法不一,同一臺風往往有幾個稱呼。我國按其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后進行四碼編號,前兩位為年份,后兩位為順序號。設在日本東京的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亞太區域專業氣象臺的臺風中心,則以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順序編號。美國關島海軍聯合臺風警報中心則用英美國家的人名命名,國際傳媒在報道中也常用關島的命名。還有一些國家或地區對影響本區的臺風自行取名。
人們對臺風的命名始于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臺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澳大利亞預報員克里門蘭格,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借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臺風命名始于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后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
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WMO)臺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采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并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