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3中考錄取流程表
中考志愿有哪些填報技巧
中考志愿填報要認清自己,實事求是
這是總的規則,脫離自身實際的中考志愿填報,要么不能達成,要么后悔莫及。例如:一學生歷史最高的成績也就是全市中游,第一志愿或者前列志愿非要填報只有全市前100名才有可能考上的學校,這就有脫離實際之嫌了。
認真考察,密切關注
孩子中考也是一件大事兒,考生和家長都不能臨時抱佛腳,平時要多注意考試規則、中考志愿填報規則的變化,也要對自己有報考意向的學校的情況多加關注。例如:孩子準備報考的學校計劃錄取的人數,統招生、分配生、擇校生的比例是多少,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不可打無把握之仗。
中考志愿填報規則
第一志愿填報原則:跳一跳 夠得著
無論學生自身真實的成績如何,第一志愿都可以填報比自身歷史最高成績搞一個檔次甚至兩個檔次的、自己最心儀的學校。
例如:一學生歷史最高成績折算500分,那么,自己最心儀的甲學校近年來一般錄取成績在520-530分,這時候,可以將甲學校列為第一志愿,這沒什么不可以。跳一跳,還是夠得著的。
志愿順序不能顛倒
總體來說,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排名,一年之間變化不至于太大,所以,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參考近兩三年來志愿學校的分數變化情況,志愿順序,一定是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排列,否則,考生考出高分卻被更低一個檔次的學校錄取,肯定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各個志愿之間一定要拉開合理的差距
中考錄取是分分清,如果考生報考志愿的學校,各志愿之間的差距不合理,要么白白浪費志愿,要么造成成績和錄取學校不匹配的現象。
例如,某考生的第二、三、四志愿,上一年度的錄取分數線分別是511、510、502分,這就是不合理的順序,如果511分不能被錄取,那么510分也很可能不會被第三志愿錄取,而第三、四志愿之間的差距過大,這中間的學校就與該考生無緣了
中考第二志愿錄取幾率大不大
中考如果第一志愿沒被錄取,第二志愿能上,但幾率太小。由于中招錄取的原則是從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
即:計算機將考生按其中考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出順序,再依序按照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
用通俗的話說,是按分數順序,一個人、一個人地進行錄取,所以不會出現“上一個志愿未被錄取,會影響下一個志愿錄取”的問題。第一志愿沒上分數線,但超過第二志愿分數線,就能被第二志愿錄取,不交錢。
中考志愿是怎樣錄取的
中考志愿錄取一般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為主的原則來的,就是按照考生中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比如考生分數分為階段分數的話,那么先將分數高的考生檢索到錄取以后,在進行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檢索分數稍低的考生;在以此類推。
而第二步驟,主要就是如果你的第一志愿院校如果沒有考上(錄取分數線未達到),就會自動檢索你的第二志愿,如此循環直至你被錄取為止,當然前提是你的分數肯定是要夠的,相關的學校就一定會錄取的;而且,如果考生在第一志愿就被錄取了了,就不在檢索后面所報考的其他志愿了。
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注意一些技巧,一定要適當拉開空間層次,就是說一定要把你最理想的學校填報在第一志愿,隨后再次之;一次類推。
例如,你的第一志愿填報的是一般的學校,第二志愿才是你的心儀學校,但是你的分數卻完全超過第二志愿,但是在自動檢索過程中,發現你的分數已經達到第一志愿的標準,就會自動錄取,而你的第二志愿則不再有機會檢索,這樣你完全有機會上心儀的學校,卻錯失機會。
所以中考填報志愿一定拉開空間,根據你的分數,可以將第一志愿填寫稍微有點難度的,而第二志愿填按照你的分數,完全可以錄取的學校,第三志愿就此一點,做個保障,第四個就是很一般的學校,墊個底,以免出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