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2023年市區中考錄取分數線
7月20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2023年市區中招錄取分數線劃定。
2023年牡丹江市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配額錄取標準分數線為,市第一高級中學配額錄取標準分數線為794分,市第二高級中學配額錄取標準分數線為735分,市第三高級中學配額錄取標準分數線為675分。
2023年牡丹江市區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為,市朝鮮族中學錄取分數線為651分,市第五高級中學錄取分數線為603分,市第十五中學錄取分數線為571分,市第二十四中學錄取分數線為527分。
據了解,今年我市共有13756名學生參加中考,市區4901名考生、各縣(市)8855名考生。目前,學生已完成志愿填報,我市正有序開展錄取工作。根據《2023年牡丹江市區中學招生工作的具體規定》,錄取辦法為:依據我市配額計算公式把市一中、市二中和市三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初中學校,以校為單位按所分配名額和考生報考志愿、中考升學成績由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最低錄取線不得低于分別測定的市一中、市二中和市三中錄取標準分數線下50分(完成配額為止)。對下延分數后仍完不成配額招生任務的初中學校,將配額余額收回,分配給辦學質量較高的初中學校。
中考志愿應該怎樣填報
第一步:了解孩子的成績,預估中考成績
因為中考志愿在中考前就要填報,所以為了更好的填報志愿,家長和孩子們需要在填報志愿前進行預估中考分。這一環節相當重要,但是也比較困難。雖然預估分不可能十分正確,但大家還是能夠預估出一個大概范圍,為填報志愿做參考。
第二步:選擇學校
在擇校時,建議大家采用三步定位法:首先自身水平定位,綜合分析初中階段成績及自己所獲得相關獎項做自身定位排名;其次合理預測初三一年的成長空間,中考時可以提升到什么檔次。最后參考院校往年錄取情況及規則,結合自身目前綜合實力確定幾所目標院校。
如果定位不明確很容易導致,即使中考成績很好,但是因為考生填報的志愿不合理,最終還是不能被目標院校錄取。
第三步:中考志愿填報
1、各批次的填報順序沒有規定,考生可根據招生學校所在的批次自行填報。
2、中考志愿填報同批次內須遵循從第一志愿到后續志愿的填報順序,要注意各區對志愿個數的限制。
3、提前批的指標計劃志愿只能填報分配到考生畢業學校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標計劃。
4、中職學校(即第四批)每個學校設6個專業志愿,須從第一專業志愿依次填報,可以不報滿。
5、考生填報中考志愿時要認真閱讀志愿擬稿表上的填表須知,熟知填報要求,可先在擬稿表上填寫,再在網上錄入志愿。考生可根據本人的學習情況、家庭條件、往年學校錄取分數等因素綜合考慮志愿填報順序,合理、自主填報志愿。
中考志愿填報常見問題有哪些
1.如果不把本校或某校填在第一志愿,是否影響錄取?
不影響。中招錄取的原則是:德、智、體全面衡量,從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報的志愿順序擇優錄取。誤導或強迫考生必須把本校或某校填報在第一志愿的做法是沒有政策依據的,也是侵害考生權益的。(必須填報為第一志愿的學校和專業除外。)
2.考生志愿信息上交后能否再更改?
不能更改。這是因為考生填報志愿是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在不知道所報學校的報考人數、不知道自己考試分數的情況下進行的,而且每個考生都希望爭取到更多的錄取機會,實現被最理想的學校錄取的愿望。如果允許個別考生在得知學校報考人數、考試成績等招生考試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則將破壞招生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則。為了維護廣大考生的利益,招生部門規定,考生志愿信息一旦經確認被采集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3.中考志愿填報建議不要與他人攀比
別拿自己孩子的成績作為家長的面子,更不能看(聽)到其他(尤其是熟人)的孩子報了某個志愿,自己也要報這個志愿,否則說不出口,這樣會將毀了孩子的前程。不要貪高貪名校
4.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一味地聽信專家
即使專家提供的意見也只能是參考意見,最后的主意還是你和孩子自己拿,別人不能替代你作為家長的職責。將自己孩子的成績與學校的排名相對應起來,填報一個志愿,與專家探討商榷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中考志愿填報時能填幾個
1、中考志愿填報,分兩批設置。第一批設三個志愿,第一個志愿,一個參考志愿,一個擴招志愿。第二批設三個志愿,一個第一志愿,一個參考志愿,一個擴招志愿。
2、五年制高職(五年一貫制、三二分段)設三個志愿,一個第一志愿,兩個參考志愿。
3、普通中專(含幼師,特師),設三個志愿,一個第一志愿,兩個參考志愿。
4、職業高中(職業中專),設兩個志愿,一個第一志愿,一個參考志愿。
中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考生登錄中考志愿填報系統成功后,先不要急于進行志愿填報,首先要認真瀏覽首頁的相關注意事項,明確填報要求;二是認真查看中考志愿填報系統公告信息欄有關信息;三是要明確自己所要填報學校的學校代碼或專業代碼。
由于中考志愿錄取的原則是從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中考志愿填報順序進行錄取。因此,第一志愿可報與自己平時的水平相對或稍高一點的學校,下一個中考志愿填報要比平時水平報得稍低一點形成一個由高到低的“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