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資料分析常用公式
資料分析常用公式 |
資料分析常用公式例題 |
資料分析常用公式例題答案 |
報考公務員需要什么條件呢 |
考國家公務員需要看哪些書 |
資料分析常用公式
a= b÷(1+r%)
(3)已知2006的量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增加r%,求2006年比2005年增加多少。
b÷(1+r%)×r%
(4)已知2005的量為a,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減少r%,求2006年的量b。
b= a×(1-r%)
(5)已知2006的量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減少r%,求2005年的量a。
a= b÷(1-r%)
(6)已知2006的量為b,2006年的量比2005的量減少r%,求2006年比2005年減少多少。
b÷(1-r%)×r%
(7)已知2006年的量為b,年平均增長率為r%,求n年后的量a是多少?
a= (1+r%)n
(8)另外,增長率的增長,只要考慮增長率自身相加減,比如已知2004年的量為b,2005年比2004年增長5%,2006年增長率比2005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請問2006年的增長率為多少?
5%+5%=10%
返回目錄
資料分析常用公式例題
根據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問題。
2012年,F省社會保險工作年度目標任務如下: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目標任務為725.00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目標任務為1260.00萬人,失業保險目標任務為428.50萬人,工傷保險目標任務為504.00萬人,生育保險目標任務為453.00萬人。
1.從2012年3月末到12月末,平均每個月新增工傷保險參保人數月多少萬人?( )
A.4.5
B.5.5
C.6.5
D.7.5
2.與上季度末相比,2012年三季度末新增參保人數最低的社會保險項目是( )。
A.城鎮基本養老保險
B.城鎮基本醫療保險
C.失業保險
D.生育保險
3.2012年末與當年一季度末相比增速最快的社會保險項目,其目標任務是增速最慢的社會保險項目的多少倍( )
A.0.4
B.0.7
C.1.4
D.2.5
4.假設在每個季度內的各個月份中,各項保險新增參保人數相同,則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是在( )。
A.7月
B.8月
C.9月
D.10月
5.關于F省20__年各季度社會保險工作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從表格中推出的是( )。
A.生育保險是第一個完成全年任務的社會保險項目
B.全年失業保險平均每月新增參保人數約為2.5萬人
C.年末超額完成任務比例最高的是城鎮基本養老保險
D.過半社會保險項目在上半年就已經完成了全年任務
返回目錄
資料分析常用公式例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3月末即一季度末,12月末即年末。由表格第五行可知,所求為(540.53-490.84)÷(12-3)≈50÷9≈5.5,應選擇B。
2.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第三、四列可知,與二季度末相比,2012年三季度末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新增727.66-716.30=1X.__,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新增1259.94-1258.36=1.5X,失業保險新增438.57-437.22=1.3X,生育保險新增466.22-458.78=7.__,比較可知,應選擇C。
3.答案: A
解析: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012年末比當年一季度末增加參保人數755.8-698.44≈55,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為1262.92-1252.18≈10,失業保險為459.12-428.55≈30,工傷保險為540.53-490.84≈50,生育保險為484.27-444.20≈40,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增速為55÷698.44<10%,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為10÷1252.18<1%,失業保險為30÷428.55<10%,工傷保險為50÷490.8410%,生育保險為40÷444.20<10%,則增速最快的是工傷保險,最慢的是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則所求為504÷1260=0.4。
4.答案: C
解析: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在第三季度完成的全年任務指標的,則第三季度里平均每月增加參保人數(727.66-716.30)÷3=3.8萬人,8月末完成727.66-725=2.66<3.8,則在9月完成全年任務。
5.答案: D
解析:
A項,根據表格和文字數據可知,失業保險在第一季度末就已完成全年任務,生育保險在第二季度里完成的,錯誤;
B項,全年失業保險平均每月新增參保人數為(459.12-428.55)÷9=3.X萬人,錯誤;
C項,計算較為復雜跳過;
D項,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任務的有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共三個,超過半數,正確;
綜上,此題選D。
返回目錄
報考公務員需要什么條件呢
報考公務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條件,即國家和主考機關規定的成為某職位上的公務員不可缺少的起碼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年滿十八周歲;
3.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6.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7.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報考特殊職位的考生還應具備該職位要求的特殊條件。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三條還規定,報考公務員,除應當具備本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可知下列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
1.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2.曾被開除公職的;
3.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返回目錄
考國家公務員需要看哪些書
公務員考試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主觀題,一種是客觀題,主觀題考的是申論,客觀題考的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行測科目考查的內容和公務員的職業密切相關,可以考察到公務員的能力要素以及基本素質,在行測考試當中,主要包括言語理解,數量關系,判斷推理題,常識題以及資料分析。
數量關系的難度會更高一些,主要測驗的是考生理解能力,解決數量關系能力。涉及到的有數量關系的推理,判斷等。判斷推理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對事物的推理能力,有圖形題,有語詞概念題。資料分析題主要考的是考生的綜合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加工能力。
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主要考的是考生的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常識判斷題會考查考生對基本知識的運用,重點會考察對國情的了解程度,考察綜合管理素質,涉及到的方面有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自然,科技等等。申論科目測查的是從事機關工作所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在申論事件當中,主要分為注意事項,給定資料以及作答要求這三個部分。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