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備考:缺一句話的語句銜接題
時間:
楚欣2
言語理解
A.這種評價是主觀的,但決不能說和客觀沒有一點關系
B.這種評價是歷史的,但決不能說和現實沒有一點關系
C.這種評價是現實的,但決不能說和歷史沒有一點關系
D.這種評價是客觀的,但決不能說和主觀沒有一點關系
解析:有考生順讀發現四個選項都行,就只能分析選項了。有的考生覺得對稱的聽起來順溜,主客觀正好相對,不是A就是D,歷史不能更改應該是客觀的吧,前面是客觀,后面是主觀,就選了D項,結果卻錯了。這道題正確選項是B項。中間的句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空的前文談到的歷史觀、歷史人物都是歷史,自然就選B項。
注意: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尊重原著。
考點二:當文段感情色彩重時,不是認為哪個順哪個就好,得結合文段分析作者的意思。
在生活中出現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我們不能以針尖對麥芒,因為怨恨就像是一只氣球,越吹越大,最后膨脹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要消除怨恨,我們應該不念舊惡,不計新怨,________。
A. 退一步海闊天空
B. 得饒人處且饒人
C. 偷得浮生半日閑
D. 直掛云帆濟滄海
解析:有考生認為C項和D項明顯語義不符,就順讀A項和B項,覺得兩個都行。那就蒙一個吧!感覺A項大氣,就選錯了。先不考慮A和B哪項好,看題干,作者要干什么,讓我們選擇承接最后一句作為尾句的句子,看尾句要干什么?要消除怨恨,A和B哪項適合消除怨恨,A項發生在剛有摩擦時,還談不到怨恨呢吧,再看B項發生在摩擦之后吧,很顯然B項更適合作為正確選項。
當然,每種題型都有很多考點,專家希望大家能用功學習,遇到猶豫的題目,不要再靠蒙,得深深地剖析出題者的意圖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