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行測備考:歸納概括題目解析示范
2.2011年1月26日,由我國熱心科普事業的兩院院士和科普專家學者共同評出的2010年全國十大科普事件在京揭曉,“張悟本事件”上榜。張悟本原為紡織廠下崗職工,由于有人“包裝”、“炒作”,其出版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銷售火爆,而被稱為“養生食療專家”。2010年2月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為他做了專題節目后,其知名度更是迅速竄升。2010年5月有媒體報道其學歷有造假嫌疑,他大講特講“綠豆煮水喝能治近視、糖尿病、高血壓、還能治腫瘤”、“長條茄子可以吸油、降血脂,還能治腫瘤”,此種食療理念也遭到質疑。5月26日,張悟本煞有介事地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媒體質疑。但不久,經媒體和相關單位調查證實,張悟本所稱出身于中醫世家,父親張寶楊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保健醫生,他曾就讀于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北京師范大學中醫藥專業,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健康分會理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員、并是衛生部首批營養專家等等,均系子虛烏有。國內知名的中西醫專家也對其“養生理論”進行了批駁。
就是這樣一位偽專家,用他的偽科學,把“悟本堂”變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神仙臺,找他看病的人趨之若鶩。據《成都商報》報道,有人因按張悟本的方子喝綠豆湯導致胃病、痛經。還有網友發貼稱,他花了2000元找張悟本看病,開的方子卻是綠豆湯和冬瓜汁,用了不但沒有好的效果,倒添了不少毛病。
張悟本的神醫騙局被拆穿,其“行醫”場所悟本堂也很快被拆除,一個靠著綠豆湯、白蘿卜、長茄子“理論”忽悠民眾的假專家,終于無法再混跡江湖了。但是,張悟本倒臺了,科學養生的講壇上,治病救人的場所里,誰將登臺,滿足群眾對養生保健、疾病預防以及少花錢治好病的需求?
包括張悟本在內,一些所謂“神醫”、“養生明星”的發跡,固然與其本人騙術高超,媒體包裝炒作推波助瀾,以及政府部門監管不力有關。但是,他們之所以能受到群眾如此的追捧,從另一側面反映了群眾對普及養生保健知識的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養生方面的信息越來越關注。我們周圍有許多貨真價實的醫學專家,他們在理論素養、臨床經驗方面都有上乘水準,也出了不少論著。但是,他們往往忙于教學、診療、寫論文、做研究,活動范圍僅限于學術圈,沒有將學術知識轉化為群眾需要的、通俗易懂的養生常識,或者說這種轉化的力度還不夠,所以假神醫才占有了市場。
“張悟本事件”像個多棱鏡,折射出多種問題。浙江的姚某曾經是張悟本的粉絲,作為一個平民,他曾被張悟本的理論深深吸引,他曾試著生吃冬瓜汁,晚上不吃葷,還動員別人也跟著做,他說:“我現在為自己的無知愚昧感到慚愧”。不過,他又繼續發問:“張悟本出事了,每個人都恨不得踏上一腳,但他走紅時,那些高貴的腳在哪里呢?”如果專家和有關部門能更早更及時地戳穿張悟本“假神醫真騙子”的嘴臉,那么受蒙騙的群眾應該會少得多。中國科普研究所專家H表示:“科學界若不能及時有效地發出自己的聲音,理性引導公眾,一方面很容易造成謠言四起、恐慌蔓延的惡性后果,也會造成科學家公信力的喪失。”
3.2010年11月25日,中國科協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進行發布。調查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為3.27%,相當于日本(1991年為3%)、加拿大(1989年為4%)和歐盟(1992年為5%)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
公民的科學素養水平從三個方面進行測度: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崇尚科學精神的程度。一個被調查者只有同時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測度,才被認定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
在三個測量維度中“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與國外的差距較大。以國際通用的科學知識測試題的平均正確率來看,2008年美國的水平為64%,2010年中國的水平僅為41%。在“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上,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提升緩慢。而對于“崇尚科學精神的程度”這個維度,國際上沒有統一的題目和標準可供對比。中國科普研究所專家A說:“歷次調查都顯示,中國公民不相信迷信的比例是很高的,而且不同人群之間的差異很小。”
除了對科學技術信息感興趣外,幾次調查還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中國公民主動參與科普活動和參觀科技場館等的意愿在增加,參與機會和比例也在增高。以科技館等科技類場館的參觀情況為例:2010年參觀過的公民比例為27.0%,比2005年提高了17.7個百分點。2010年因“本地沒有”而未參觀過的公民比例為37.6%,比2005年降低了18.1個百分點。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漸關注,近年來“養生熱”持續升溫,已形成了巨大產業。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北京益派市場咨詢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704人參與), 82.9%的人明確表示自己需要養生。調查中,40.8%的人表示自己的養生知識主要來源于“專家”,來源于網絡、電視等大眾媒體的人更是超過半數。但自從張悟本等所謂“養生專家”被曝光后,不少人開始對時下流行的“養生理論”產生質疑。
國家一直以來都是重視科學,科學幾乎成了最終的價值判斷標準,如果說某事科學,就意味著一路順風、絕對正確而且靠譜,反之,就是垃圾。但奇怪的是,到今天,普通民眾不僅沒有具備起碼的日常科學理性,連常識都沒有。這些年來,我們的教育失敗,不僅孩子沒有教好,成人的社會教育也都沖著文憑去了。科學常識早就被丟在十萬八千里之外。有的人不信科學信邪說,越邪越信。一些缺乏科學修養和理性判斷的媒體工作者熱衷于用“神秘現象”、“一夜成名”等傳奇性娛樂性的“新聞”來吸引公眾眼球。以無中生有的“水變油”到夸大其辭的“基因皇后”;從肆意炒作的“納米”,到遍地開花的“國內首創”、“國內一流”,這類與科學精神相悖的不正常現象,都曾被新聞媒體,包括在全國具有相當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媒體“充分肯定”,大唱贊歌。正如薩根在《魔鬼出沒的世界》中所指出的:“落后的科學普及所放棄的發展空間,很快就會被偽科學所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