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及答案(2)
安徽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二
1、若GDP增長率大于3%,那么城市居民和農民的人均收入一定增長了。
假設以上推論是正確的,那么下列哪項一定正確?( )
A、城市居民和農民的人均收入都增長了,那么GDP增長率一定大于3%
B、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長了,而農民的人均收入卻減少了,那么GDP增長率一定小于或等于3%。
C、如果GDP增長率小于或等于3%,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一定減少了
D、即使城市居民和農村的人均收入都減少了,GDP增長率也可能大于3%
2、據某一年的調查報告顯示,75%的重大刑事案件未成年罪犯多是單親家庭。這說明,單親家庭將極大增加未成年人犯罪。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的是( )。
A、這一年,許多家庭父母離婚是因為孩子是罪犯
B、這一年的罪犯比上一年增加了70%
C、許多未成年罪犯的父母關系很好,對孩子極其關愛
D、總犯罪量不變,這一年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數有驚人的增長
3、當鳥類面臨棲息地破壞、天敵威脅和環境污染等生存壓力時,自身就會分泌一種名為皮質醇的激素。因此,經常處于生存壓力狀態下的鳥類,其羽毛會變得較為稀疏。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論證?
A、鳥類體內的皮質醇含量可能會因全球變暖而發生變化
B、一些鳥類更換棲息地后,體內的激素水平會增高
C、皮質醇會影響鳥類羽毛的生長和代謝
D、如果鳥類的羽毛變得稀疏,則它們一定處于長期的壓力狀態
4、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網站推出“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通告”專欄,要求汽車廠商在新車擋風玻璃上貼上燃料消耗量標識。該消息一出,引發了熱議。某記者試圖再次登錄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時,發現原來可以查詢油耗的網頁已經癱瘓。他斷言,有車族都對汽車油耗問題高度關注。他同時也發現,也有很多個體商戶根本不關心汽車油耗問題。假定該記者的斷言和發現都是正確的。
據此,可以推出( )。
A、有些個體商戶高度關注汽車油耗問題
B、有些有車族并不關注汽車油耗問題
C、有些個體商戶并不是有車族
D、有些個體商戶是有車族
5、在美國,比較復雜的民事審判往往超過陪審團的理解能力,結果,陪審團對此作出的決定經常是錯誤的。因此,有人建議,涉及較復雜的民事審判由法官而不是陪審團來決定,將提高司法部門的服務質量。
上述建議依據下列哪項假設?
A、法官在決定復雜民事審判的時候,對那些審判的復雜性,比陪審團的人員有更好的理解
B、大多數民事審判的復雜性超過了陪審團的理解能力
C、在美國以外一些具有相同法系的國家,也早就有類似的提議,并有付諸實施的記錄
D、贊成由法官決定民事審判的唯一理由是想象法官的決定幾乎總是正確的
安徽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A
解析: 由條件,A項,“未成年罪犯”導致“單親家庭”增多,與題干結論為因果倒置,故完全削弱結論。B項,罪犯比上一年增加,但無法確定未成年罪犯所占比重,無法斷定是削弱還是支持。C項,父母關系好,對孩子極其關愛,并不是因為單親家庭才促使未成年人犯罪,削弱結論。D項,選項“成年人犯罪”與“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涉及“重大刑事案件”“單親家庭”的結論,與結論無關。故本題選A。
3、答案: C
解析:
本題為加強題型。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論點:經常處于生存壓力狀態的鳥類,其羽毛會變得較為稀疏
論據:當鳥類面臨壓力,自身會分泌一種名為皮質醇的激素
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
論點強調羽毛變得稀疏,論據強調分泌皮質醇,二者范圍不同,沒有明顯的因果關系,需要在二者間搭橋,加強論證。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C項皮質醇會影響鳥類羽毛的生長和代謝,從皮質醇到羽毛變得稀疏之間建立了聯系,加強了論證。是答案。
A、B兩項涉及到皮質醇激素水平高低變化,只分析了論據,沒有在論據和論點之間搭橋,不能加強論證;D項只在論點包含的因果關系之間搭橋,沒有涉及到論據,不能加強論證。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抓住題干的中心思想
題干中記者的話正確,他認為:有車族都對汽車油耗問題高度關注,他同時發現,也有很多個體商戶根本不關心汽車油耗問題。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A項說有些個體商戶高度關注汽車油耗問題,由題干只知道“有很多個體商戶根本不關心汽車油耗問題”,故A項錯誤;B項與題干的“有車族都對汽車油耗問題高度關注”相矛盾,故B項錯誤;C項可從題干推出,因為有車族都對油耗問題高度關注,而很多個體商戶根本不關心汽車油耗問題,說明有些個體戶并不是有車族,C項正確。D項從題干無法推出。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A
解析:
這是一道前提型題目。題目建議“涉及較復雜的民事審判由法官而不是陪審團來決定”因為“比較復雜的民事審判往往超過陪審團的理解能力”由此很明顯可以推出法官具有高于陪審團的理解能力,這是論證的過渡性前提,因此定位A項。B項說明復雜程度超過陪審團理解能力,與題目語義重復,無法作為前提,故排除;C項說明了法官決定較為復雜的民事審判在美國是有先例可循的,增強了推論,但是無法在“陪審團理解能力”與“法官決定權”之間建立聯系,故排除;D項說明贊成法官決定民事判決是基于想象法官的決定幾乎正確,由于法官的決定不可能都正確,從側面削弱了題干的推論,屬于削弱選項,故排除。
看過“安徽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