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及答案解析(2)
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二)
1、當遇到下列情況時,不正確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往旁邊的山坡上跑
B、遇地震時,若在高樓內,俯身躲在堅固的家具旁或狹小空間,等待救援
C、陷入沼澤地時,用一根長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D、在野外遇到龍卷風時,就近尋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2、醫生在給人體抽血化驗時,用一根橡皮膠管將上肢的上臂扎緊,一會兒上肢前臂靠肘關節處的血管暴起,該血管是( )。
A、動脈
B、毛細血管
C、靜脈
D、毛細淋巴管
3、某些食品包裝袋內有一小包物質用,來吸收氧氣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敗,常稱“雙吸劑”。下列物質屬于“雙吸劑”的是( )。
A、鐵粉
B、炭粉
C、氯化鈣
D、生石灰
4、紅外線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的一種,由德國科學家霍胥爾于1800年發現。它之所以不能被人看到是因為( )。
A、超出了可見光譜范圍
B、低于視覺刺激閾限
C、不能刺激錐體細胞
D、不能刺激棒體細胞
5、刷牙可以保持牙齒健康和口氣清晰,牙膏的主要原料是( )。
A、摩擦劑
B、保濕劑
C、泡沫劑
D、香味劑
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答案
1、答案: C
解析:
陷入沼澤地應該是要減小身體對下面泥的壓強,方法是立即趴下然后慢慢向安全的地方移動,竹竿插入泥漿只會使得力量集中在竹竿剖面很小的一點上,無助于擺脫困境。
故正確答案為C。
2、答案: C
解析:
抽血一般只抽靜脈血,因為靜脈血管壓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動脈由于血流速度快,對血管沖擊力和側壓力很高,因此不容易止血,所以不從動脈抽血。醫生:在給人體抽血化驗時,用一根橡皮膠管將上肢的上臂扎緊,一會兒上肢前臂靠肘關節處的血管暴起,該血管就是靜脈。本題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A
解析:
鐵粉表面被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鐵,氧化鐵是疏松多空的,中間可以吸收水分,所以“雙吸劑”含有鐵粉。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A
解析: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按波長從長到短排列,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其中紅光的波長范圍為0、62~0、76μm;紫光的波長范圍為0、38~0、46μm。比紫光波長更短的光叫紫外線,比紅光波長更長的光叫紅外線,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紅外線的。人類之所以看不到,是因為波長超出了肉眼識別范圍,超出了可見光譜范圍。因此選A。
5、答案: A
解析:
牙膏的主要成分一般有摩擦劑、保濕劑、泡沫劑、粘合劑、調味劑和一些其它添加成份,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摩擦劑。摩擦劑有一定的摩擦作用,能夠增加牙刷和牙齒間的摩擦,讓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比較容易被刷下來。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牙膏中的保濕劑主要用于保持牙膏呈可自由擠出的漿狀,防止牙膏管口開啟后因干硬受阻塞。
泡沫劑則有助于除去粘在牙齒上的污物,最常用的是十二烷基酸鈉,它除了有較好的潔凈作用外,還有滅菌作用,并且與摩擦劑有較好的相容性。
香味劑能使牙膏具有各種香型,能使刷牙者感到爽口舒適,并有助于減輕口臭。
看過“國家公務員常識判斷試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