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及答案
海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一
C.該線是按地球表面經度線確定的直線
D.該線是按地球表面緯度線確定的直線
2.我們知道,法國國旗是由藍、白、紅三條縱向的色帶組成的。實際測量可以發現,三條色帶中藍色帶最寬,白色帶最窄,紅色帶寬度居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國旗上的三色代表法國的三大區域,色帶寬度和區域面積相對應
B.三種顏色給人造成的主觀體驗不同,為了讓三條色帶看上去等寬,所以實際寬度不能相同
C.國旗來源于當地某古老部族的旗幟,為什么設計成這樣,已經無法考證
D.國旗上三色代表建國時三大黨派,色帶寬度和當時的黨派力量對比有關
3.(不定項選擇)DDT是一種會累積在生物體內,無法排出生物體的毒性物質,現有甲乙丙丁四種生物,甲是綠色植物,乙是草食性動物,丙是肉食性動物,丁是細菌和霉菌,四類生物構成食物鏈關系,則體內所含的DDT量最多的生物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蛋白質變性是指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構象遭到破壞導致其生物活性喪失的現象,蛋白質在受到光照、熱的作用時,刺激鍵受到破壞,使蛋白質生物活性喪失,蛋白質遇熱會變性沉淀。因此如果衣服上弄上血漬之后,最好的處理辦法是( )。
A.盡快用溫水洗滌
B.盡快用開水洗滌
C.用強力洗衣粉洗滌
D.盡快用冷水洗滌
5.用高壓鍋煮飯菜比用普通鍋煮飯菜熟得快,是因為( )。
A.高壓鍋單位時間提供的熱量大
B.水的沸點與傳熱物有關
C.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
D.高壓鍋是金屬物品,傳熱快
海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國際日期變更線”是地球表面180°經線附近的一條假想線。為避免在一個國家中同時存在著兩種日期,實際日界線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折線。它北起北極,通過白令海峽、太平洋,直到南極。這樣,日界線就不再穿過任何國家。故 C、D 項錯誤。
按照規定,凡越過這條變更線時,日期都要發生變化:從東向西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加一天,從西向東越過這條界線時,日期要減去一天。故 B 項錯誤,本題正確答案為 A。
2.答案: B
解析:
長期以來,法國國旗旗中的三條色彩條紋不是嚴格相等的,藍/白/紅三色的寬度比是30:33:37,和早期法國革命時的巴黎市市旗的比例是一致。這樣來劃分比例是有道理的。最初的法國國旗是按藍、白、紅三色同樣寬窄的尺寸做成的。后來發現,由于中間的白色較兩旁顏色明亮,使人眼產生一種錯覺,看上去總覺得兩旁的紅色帶沒有藍色帶寬。后來,為了克服這種錯覺,才把藍色條帶縮窄,把紅色條帶加寬,直到人眼看上去非常自然、勻稱,從而成為當時的比例。可是法國革命后于1853年5月17日,這面旗又被拿破侖下令改為相等寬度,但海軍軍旗沒有改動,繼續使用 30:33:37 比例的三色旗至今。因此由于色彩給人的主觀體驗不同,法國國旗的三色寬度是不等的。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C
解析:
生態系統中能量沿食物鏈的流動遵循著十分之一定律,逐級遞減。但這種情況只適用于那些能被生物消化和分解的糖、蛋白質等成份。而DDT是一種會累積在生物體內,無法排出生物體的毒性物質,在沿食物轉移的過程中,濃度越來越高,形成一個倒金字塔形。食物鏈越長,環節越靠后,毒物經過前邊若干生物的富集濃度也就越高,這個環節的生物受害也就越嚴重。由此可知丙肉食動物是體內含DDT最多的生物,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D
解析:
蛋白質預熱會發生變質,因為刺激鍵受到破壞,所以使蛋白質活性喪失,形成沉淀。血液中含有蛋白質,所以要想將血液洗凈,應該使用冷水進行沖洗。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5.答案: C
解析:
因為水的沸點受壓強影響,壓強越高,沸點越高。煮飯菜時,高壓鍋里的水加熱被燒開后產生蒸汽,再繼續加熱,蒸汽的壓力會逐漸升高,根據氣壓和水的沸點成正比的原理,鍋內的水的沸點不斷被提高,那么鍋內的溫度也隨之上升,可以超過100度以上,而溫度越高,飯菜越快熟,所以用高壓鍋煮飯菜比用普通鍋煮飯菜熟得快。故正確答案為C。
海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二
1.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它的形成是由哪兩個板塊碰撞引起的?( )
A.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
C.太平洋板塊和南美板塊
D.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
2.“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率先減少行政層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是在下列哪個文件中提出的?
A.《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中發〔1999〕2號)
B.《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8〕5號)
C.《國務院關于編制2009年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的通知》(國發〔2008〕35號)
D.《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2009〕1號)
3.我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 )。
①颶風 ②海嘯 ③干旱 ④凍雨 ⑤風雹 ⑥暴雨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⑥
4.我國在對抗全球變暖運動中一貫采取積極務實的姿態。2007年5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決定頒布( )。
A.《中國應對全球變暖國家方案》
B.《中國應對溫室效應國家方案》
C.《中國應對環境污染國家方案》
D.《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5.當潮濕的氣團前進時,遇到高山阻擋,氣流被迫緩慢上升,引起絕熱降溫,發生凝結,這樣形成的降雨,稱為( )。
A.對流雨
B.地形雨
C.氣旋雨
D.臺風雨
海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的高原,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大約5000萬年前,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碰撞,導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率先減少行政層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縣(市)的體制。"故選D。
3.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地理常識。
熱帶氣旋是熱帶洋面上急速旋轉的大氣渦旋,風速達到12級及以上會被冠以“臺風”或者 “颶風”,因發生地域不同,才有不同的名稱。生于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東部地區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颶風”,生于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臺風屬于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海嘯指由風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惡浪并伴隨巨響的現象,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它不是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影響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暴雨、臺風、風雹、低溫冷凍、雪災,故本題選C選項。
4.答案: D
解析:
2007年5月30日,國務院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決定頒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國家方案》回顧了我國氣候變化的狀況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與挑戰。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以及相關政策和措施,闡明了我國對氣候變化若干問題的基本立場及國際合作需求。我國的《國家方案》是發展中國家頒布的第一部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B
解析:
題干中的“遇到高山阻擋”,說明這樣形成的降雨與高山有關,高山屬于地形,因此這種降雨屬于地形雨。故正確答案為B。
看過“海南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