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地理國情常識題及答案
國家公務員地理國情常識題(一)
B、秦嶺
C、祁連山
D、太行山
2、望向大海,很多時間我們會發現海水呈現藍、綠色,這是因為( )。
A、海水本身就是綠色和藍色的
B、只有綠光才能被海水吸收并反射
C、只有藍光才能被海水吸收并反射
D、藍光和綠光都不能被海水吸收
3、海拔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海面潮起潮落,可以說沒有一刻風平浪靜的時候。而且每月每日漲潮與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顯差別的。因此只能用一個確定的平均海水面作為海拔的起算面。我國以 海域的平均海水面為基準來確定海拔起算面。
A、東海
B、南海
C、黃海
D、渤海
4、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少數民族占全國人口的8%左右。請問下列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 )。
A、高山族
B、苗族
C、回族
D、壯族
5、對下列農業知識的掌握有誤的一項是( )。
A、農作物肥料的三要素是氮、磷、鉀
B、種植棉花,苗肥要“輕”,蕾肥要“控”,花鈴肥要“重”
C、一般小麥的畝產量高于水稻,水稻的畝產量高于玉米
D、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生產國
國家公務員地理國情常識題答案
1、答案: B
解析:
秦嶺淮河一線,在我國是比較重要的一條線,它不僅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而且也是年均溫零度等溫線,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 D
解析: 海水呈現藍、綠色,是海水對光線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緣故。人眼能看見的七種可見光,其波長是不同的,它們被海水吸收、反射和散射程度也不相同。其中波長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穿透能力較強,最容易被水分子吸引,射入海水后,隨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漸被吸收了。而波長較短的藍光、紫光和部分綠光穿透能力弱,遇到海水容易發生反射和散射,這樣海水便呈現藍、綠色。紫光波長最短,最容易被反射和散射,但是海水卻不會呈現出紫色,這是因為人眼對海水反射的紫色很不敏感,因此往往視而不見,相反地對藍、綠光都比較敏感。這樣,少量的藍、綠光就會使海水中呈現湛藍或碧綠的顏色。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
3、答案: C
解析:
中國1987年規定將青島驗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測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作為全國高程的起算面。并推測得青島觀象山上國家水準原點高程為72、260m。根據該高程起算面建立起來的高程系統,稱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我國各地面點的海拔,均指由黃海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A
解析:
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有1617、88萬人,回族有981、68萬人,苗族人口為894、01萬人,高山族只有0、45萬人。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三個是壯族(16926381人,占比1、2700%),回族(10586087人,占比0、7943%)和滿族(10387958人,占比0、7794%),人口最少的三個民族是高山族(4009人,占比0、0003%),珞巴族(3682人,占比0、0003%)和塔塔爾族(3556人,占比0、0003%)。
5、答案: C
解析:
中國小麥一般畝產在800斤左右,全國大多數地區都只能種一季。玉米畝產可以超1000斤,水稻平均畝產1200斤,袁隆平培育的雜交稻2004年最高紀錄達1600斤。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