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必備地理常識
公務員行測必備地理常識:能源家族
二、一次能源與二次能源
1. 一次能源:可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化石能源-煤/石油等、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核能等)
2. 二次能源:無法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必須通過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電能)
三、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源
1. 可再生資源:(水、風、太陽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
2. 不可再生資源:(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時間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能源。
公務員行測必備地理常識:新能源
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
1.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時產生的能量。①裂變:用中子轟擊比較大的原子核,使其發生裂變,成兩個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應用:核電、原子彈。②聚變: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溫下結合成新的原子核,釋放出更大的核能。應用:氫彈。
2.太陽能:指太陽內部高溫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輻射能,其中約二十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大氣層,是地球上光和熱的源泉。太陽是巨大的“核能火爐”;太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利用:①利用集熱器加熱;②利用太陽能電池發電。
3.海洋能:指蘊藏于海水中的各種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溫差能、海水鹽度差能等。
4.風能:是太陽輻射下流動所形成的。水平軸風機目前為風力發電的主流機型。
5.生物質能(又名生物能源),是利用有機物質(例如植物等)作為燃料,通過氣體收集、氣化(化固體為氣體)、燃燒和消化作用(只限濕潤廢物)等技術產生能源。
6.地熱能:形式:地下熱水或蒸汽、溫泉、間歇泉、沸泉和熱水湖等。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帶。利用:目前主要是開采地下熱水用于采暖、育種、溫泉、發電等方面。
7.氫能:也叫氫燃料,氫常溫常壓成氣態,無色無味無毒,是清潔能源,燃燒僅生成水。
公務員行測必備地理常識:河流、湖泊與海洋
一、河流
1.長江:我國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全長6300千米,流經青、川、渝、藏、滇、鄂、湘、贛、皖、蘇、滬等11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是我國第一長河。水利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三峽水利工程。
2. 我國第二長河,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全長5464千米,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等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泥沙沉積成為“地上河”,治黃的關鍵是治沙。
3. 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
二、湖泊
我國天然湖泊有2000多個,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陽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蘇的太湖和洪澤湖、安徽的巢湖。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納木錯是我國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國最高的湖泊。
三、海洋資源
1. 漁場形成有利條件第一,寬淺大陸架,水溫適宜;第二,河流注入帶來豐富有機質、營養鹽類;第三,寒暖流交匯,也使營養鹽類豐富。這樣就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長,為魚類提供了充足餌料。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
2.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產鹽國,長蘆鹽場是我國最大的鹽場。
3. 我國海洋中礦產資源很豐富,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海洋礦產。蘊藏量以東海大陸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公務員行測必備地理常識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