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律常識題及答案
公務員法律常識題(一)
1、以下情況能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
A、一方為故意而另一方為過失
B、缺乏共同意識聯絡時的同時犯
C、同時實施犯罪而故意內容不同
D、事前通謀的事后窩藏、包庇行為
2、某市勞動部門發現某玩具廠使用一批不滿15周歲的學徒工。對此,勞動行政部門擬采取的下列哪一項措施不符合法律規定?( )
A、責令雇主改正,并處以罰款5萬元
B、責令雇主解除勞動合同,遣返這批學徒工
C、責令雇主承擔遣返費用,并給予經濟補償
D、收繳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間的經營所得
3、因張三不償還一年前的十萬元現金借款(利率5%),李四將其訴至法院,但李四丟失了借條原件,面臨敗訴的風險,最后在法院的調解下,張三自愿償還李四現金十萬元,李四主動放棄利息的訴訟請求。
下列法律內涵最能體現這一調解精神的是( )
A、無救濟,即無權利
B、法者,定分止爭也
C、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D、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4、偽證罪是一種很古老的罪名,是指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下面各項不屬于偽證罪的是( )。
A、案發時王某并不在現場,但是為了報復李某,他聲稱看到了李某作案
B、張某作為案件的翻譯人,故意將有關證據進行錯誤翻譯,以陷害王某
C、李某在庭審記錄時,為了減輕王某的罪責,故意將王某的供述進行刪改
D、王某慌稱不是自己自愿殺人的,而是李某逼著自己殺害被害人的
5、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的入股憑證,購買股票后,股東成為( )。
A、企業法人
B、公司的債主
C、企業的經營者
D、公司的所有者
公務員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點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共同犯罪是兩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所以一方為故意而另一方為過失的,不成立共同犯罪,A選項錯誤。共同犯罪需要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所以缺乏共同意思聯絡的同時犯以及故意內容不同,都不成立共同犯罪。因此B、C選項錯誤。
事前通謀的事后窩藏、包庇行為,是在共同犯罪故意支配之下的共同犯罪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成立共同犯罪,故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D
解析: 《勞動法》第94條規定:“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明確列舉了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情況下,勞動行政部門可以作出的行政處罰(即“罰款”和“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等),而“收繳雇主非法用工期間的經營所得”不在此列,故正確答案是D
3、答案: C
解析: 英國法學家麥克萊有句至理名言,“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張三從拒不償還到自愿償還李四現金十萬元,李四主動放棄利息的訴訟請求,這都體現了人性的善,在調解下解決了紛爭,體現了“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這一調解精神。ABD三項都不是調解精神,是法的精神和舉證責任原則。故本題答案選C。
4、答案: D
解析: 偽證罪有著特定的主體,即刑事訴訟中的證人、鑒定人、記錄人和翻譯人員、選項A、B、C均為偽證罪之主體,也符合偽證罪的定義,但是D選項中,王某為犯罪人,不屬于偽證罪之主體,因此,不符合偽證罪的定義,所以選擇D選項。
5、答案: D
解析: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作為已投資入股的證書與索取股息的憑證。投資者購買股票后就成為公司的股東,他們成為公司的“所有者”。D項表述正確。
債券反映的是債權債務關系,是一種債券憑證,投資者購買債券后就成為公司的債權人,B項錯誤。不是每一個購買股票的投資者都會是公司的經營者,C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
公務員法律常識題(二)
1、( 不定項選擇 )《行政許可法》關于行政許可的分類包括()。
A、特許
B、普通許可
C、認可
D、核準
E、登記
2、甲、乙二人均系木材廠的工人。某日為某房主搬運木材,午休時,甲說不知這木材是否能燃燒,乙說我去試試,說完乙便用打火機去點,結果引燃了旁邊的油桶,將房主的房子燒毀,乙對房子燒毀的態度是( )。
A、疏忽大意的過失
B、間接故意
C、意外事件
D、過于自信的過失
3、下列權利中屬于法人應該享有的權利是( )。
A、生命健康權
B、親權
C、肖像權
D、商標權
4、下列人員中,通常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是( )。
A、局長、廳長、委員會主任
B、副局長、副廳長、委員會副主任
C、人民法院副院長、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D、副、副、副州長、副、副區長
5、寧某系某公安局刑事警察,在下班回家路上發現有人斗毆,便上前制止。當寧某發現其中一方為有過隙的李某時,便叱喝其住手。李某發現是寧某遂破口大罵。寧某聽得怒火頓起,拔槍將李某大腿擊傷。
根據《國家賠償法》相關規定,李某能否獲得國家賠償?
A、能,因為寧某系公安人員,且損害是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生
B、不能,因為寧某的行為屬于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
C、能,因寧某的行為屬于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情形
D、不能,因寧某是刑事警察,無治安管理職權、且寧某是在下班時間作出的行為
公務員法律常識題答案
1、答案: ABCDE
解析:
行政許可是行政主體依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以頒發特定證照等方式,依法賦予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實施某種行為的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許可可以分為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準、登記。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E
2、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意,乙說“我去試試”,態度不屬于間接故意,也不是意外事件,是由于疏于考慮周邊環境,或沒有考慮造成,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D
解析: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簡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的社會組織,不是指具體的個體人。故其享有的權利不包括生命健康權、親權、肖像權。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D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選舉、副,自治區主席、副主席,、副,州長、副州長,、副,區長、副區長;
選舉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選出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故正確答案為D。
5、答案: B
解析: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五條,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題目中,警察寧某與李某有過隙,怒火中燒的時候拔槍擊傷李某大腿,并不是執行公務,而是出于私人的恩怨,是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不屬于國家賠償的范圍。故正確答案為B。
看過“公務員法律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