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及答案(2)
福建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二)
1、定義:①勞動合同的解除: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合同期滿之前依雙方協議或一方的意思表示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執行,解除勞動法律關系。②勞動合同的終止:由于勞動合同期限已滿,或者雙方當事人約定的終止條件已經出現,勞動合同歸于消滅,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動法律關系就此不再存在。③勞動合同的變更: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因情況變化或者法律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經過協商一致,對原合同條款進行修改和補充。典型例證:(1)王某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和調整工作崗位后,仍不能勝任工作,被公司解聘(2)蔡某與一家廣告公司簽了三年的工作合同,三年后,蔡某離開了該公司(3)徐某由于工作出色,工作兩年后,公司與其改簽了合同,把基本工資提高20%上述典型例證與定義存在對應關系的數目有()。
A、0個
B、1個
C、2個
D、3個
2、《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每月的加班時間不得超過( )小時。
A、10
B、24
C、36
D、48
3、(不定項選擇)小李所在企業效益下滑,老總宣布取消今年職工帶薪休假福利。對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企業老總有權取消
B、只有工會才有權取消,企業老總無權取消
C、帶薪休假是法定制度,企業老總無權取消
D、帶薪休假是企業給職工的福利,企業老總有權取消
4、小王和某家公司簽約時,約定的月薪為2500元,簽訂了三年的勞動合同。工作一年后,他發現其他同行業公司相應職位的員工工資比他高,因此他提出辭職,想找一份薪水更豐厚的工作。在三個月的時間里,他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小王( )。
A、屬于自愿失業,不具備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條件
B、非因本人意愿而中斷就業,具備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條件
C、已工作滿一年,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D、雖屬于自愿失業,但仍可領取失業保險金
5、勞動報酬,是指勞動者因提供勞動而獲得的所有報酬的總和。它等于工資和福利之和。根據以上定義,下面哪種組合構成勞動報酬?()
A、小王超額完成計劃任務500件,按單價10元計,公司付給他5000元人民幣
B、小王超額完成任務,公司除發一定數目工資外,給了他兩周的帶薪假期
C、小王把公司發的5000元用來購買股票,獲得2000元收益
D、小王完成任務后又加班工作了4小時,公司付給他400元加班費
福建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答案
1、答案: D
解析: 典型例證(1)與勞動合同的解除對應。(2)與勞動合同的終止對應。(3)與勞動合同的變更對應。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2、答案: C
解析:
《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3、答案: ABD
解析: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2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可見,帶薪休假為勞動者享有的法定權利,該企業老總無權取消。C項正確。故選A、B、D。
4、答案: A
解析:
《失業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1、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3、已辦理失業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小王雖然工作已滿1年,但是并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因此不具備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條件。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勞動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具體包括下列情形:
1、終止勞動合同的;
2、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因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提供勞動條件,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
4、因用人單位以暴力、脅迫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勞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
5、因用人單位克扣、拖欠工資,或者不按規定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報酬,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
6、因用人單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或者集體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工資,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
7、因用人單位扣押身份、資質、資歷等證件,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
8、因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
9、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
5、答案: B
解析: 該定義的關鍵信息為“工資和福利”。A項中的超額完成的部分屬于獎金,并不是工資和福利之一,不符合定義;C項中的收益為股票盈利,既不是工資也不是福利,不符合定義;D項中的為加班費,不符合定義。B項中的有工資同時包括福利(帶薪假期),符合定義。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看過“福建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