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及答案
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一)
A、退休
B、失業
C、因公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D、生育
2、在現實生活中,按勞分配統籌表現為按勞動者的( )進行分配。
A、勞動時間
B、勞動貢獻
C、勞動數量
D、勞動質量
3、《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每月的加班時間不得超過( )小時。
A、10
B、24
C、36
D、48
4、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是特別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必須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C、特別重大事故由事故發生地省級人民政府則調查
D、報告事故的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關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勞動爭議的解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當事人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是解決爭議的必經程序
B、若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生效的勞動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C、當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D、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具有勞動爭議的最終裁決權,仲裁裁決一經作出立即生效
山西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法律題答案
1、答案: ABCD
解析: 《勞動法》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因此,本題選擇ABCD選項
2、答案: B
解析: 按勞分配是分配個人消費品的社會主義原則,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勞動貢獻包括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3、答案: C
解析: 《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C
解析:
特別重大事故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因次,C項是錯誤的。
5、答案: B
解析:
《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這條規定,可排除 A、C、D 三項。A 項認為“當事人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是解決爭議的必經程序”是錯誤的,當事人可以有兩種選擇,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C 項錯誤,當事人得先依法先申請調解、仲裁,對仲裁不服的,再提出訴訟。由于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可以提出訴訟,所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具有勞動爭議的最終裁決權,D 項錯誤。
《勞動法》第八十三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B 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