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與參公人員的區別
公務員與參公人員的區別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簡單來講,公務員算是嫡系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
二、參公
參公,即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是指對政府委托或授權具有行政執法能力的單位和不屬公務員系列的人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單位人員要具體分析,通過中央、省兩級公務員(參公)考試正常考錄的工作人員,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公務員,但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三、公務員與參公的區別與聯系
山東公務員考試網認為,一句話來講,公務員和參公,可以理解為只是編制不同,一個是行政編制,一個是事業編制。
公務員全部使用行政編制(政法專項編制),但絕大部分參公(另有極少部分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群眾團體如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使用行政編制)和普通事業單位是事業編制,普通事業編制與行政編制(政法專項編制)在編人員身份與性質有著本質的區別,普通事業編制在編人員需經過考試才能調入參公單位和黨政機關,而公務員和通過考錄的參公人員是可以相互調動的。
除了編制不同,參公人員和公務員法規定的公務員的條件、義務與權利,職務與級別,錄用,考核,職務任免,職務升降,獎勵,懲戒,培訓,交流與回避,工資福利保險,辭職辭退,退休,申訴控告,職位聘任,法律責任,附則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調動等待遇是一樣的。
四、參公和公務員之間可以互相流動嗎
只要有接收單位和你現在單位雙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人員和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調動,但是從黨政機關調到參公單位,編制就由行政編制(政法專項編制)變成了事業編制(但公務員身份保留),而從參公單位調到黨政機關的人員,其編制自然就由事業編制變成了行政編制(政法專項編制)。
公務員與參公人員異點
編制
公務員是屬于國家行政編制,是正式公務員,由國家財政供養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參公管理,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于事業編制,不是公務員編制。
待遇
參公和公務員雖然編制不一樣,但是都屬于國家財政撥款供養,在薪酬福利待遇、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都是執行《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的規定。
然而一般來講,參公單位比黨政機關的規格要低,晉升空間可能不如公務員大。
調動
普通的事業編制工作人員,要經過相關考試才能調入參公單位和黨政機關。而公務員和參公工作人員,只要雙方單位同意放人和接手,可以相互調動。
比如:參公單位調到黨政機關,事業編變成了公務員行政編。從黨政機關調到參公單位,公務員行政編變成了事業編。
猜你感興趣:
1.什么是參公人員 參公人員的范圍
2.什么是參公人員 參公人員有什么特征
3.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的區別
4.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管理規定
5.參照公務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