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甘肅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解讀
【例題】古代不少建筑因為名家名篇而馳名后世。下列歷史名樓與名人對應不正確的是:
A.岳陽樓——范仲淹 B.滕王閣——王勃
C.鸛雀樓——杜牧 D.黃鶴樓——崔顥
(重要提示:本題目依據考生回憶還原)
【作答】此題答案為C。范仲淹的名作是《岳陽樓記》;王勃的名作是《滕王閣序》;崔顥的代表作是《黃鶴樓》。鸛鵲樓因為王之渙的《登鸛鵲樓》一詩而聞名,C項對應錯誤。故本題答案選C。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包括邏輯填空、閱讀理解和語句表達。具體的考試特點如下:
1.邏輯填空主要考查實詞、成語。其中,近義詞辨析是基礎,利用詞語搭配、找對應關系是核心方法。
2.語句表達只考查語句填充和語句排序。語句排序從首尾句、指代詞、關聯詞等入手,采用排除法破題;語句填充重在把握與前后文話題、句式上的銜接一致。
3.閱讀理解主要考查了主旨觀點題,細節理解題等也有所涉及,但占比較少。考生要具備快速把握材料主要論述信息的技巧,同時了解迷惑性選項的設置套路,以不變應萬變。
【例題】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廢物污染等問題一般都比較直觀。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善的影響才能確定。(重要提示:本題目依據考生回憶還原)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土壤污染的可逆性
B.土壤檢測的艱難性
C.土壤污染的隱蔽性
D.土壤污染的欺騙性
【作答】此題答案為C。文段先指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廢棄物污染等問題很直觀,接著用“而”作轉折,指出土壤污染卻要通過一系列的化驗與檢測才能確定。故文段主要說明的是與大氣、水污染等直觀性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C項正確。B項為干擾項,文段只是說要確定土壤污染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化驗與檢測,并未說明土壤檢測非常困難。故本題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