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基礎政治知識習題及答案
公務員基礎政治知識習題:多選
A. 新生產關系的出現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
B. 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形態更替的決定因素
C. 社會形態的存在有其階段的必然性
D. 生產關系決定了生產力的發展
3.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 )的過程。
A. 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B. 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循環
C. 直線式前進 D. 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
4.凡是人民內部爭論的問題,應該用( )方法解決。
A.民主討論 B.批評 C.說服教育 D.壓服
5.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 )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是貫穿于各個理論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A.實事求是 B.武裝斗爭 C.群眾路線 D.獨立自主
公務員基礎政治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ABCD。
解析: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世界本質問題的一個基本原理。世界是統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個;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即世界統一的基礎是物質;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沒有絕對靜止的物質;事物的運動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故本題選ABCD。
2.【答案】ABC。
解析: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形態變革的基本理論。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是同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所構成的社會經濟結構是一定上層建筑和社會意識形式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現存的生產關系相矛盾。而一旦生產關系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必將發生社會革命;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上層建筑也將相應地發生變革。簡而言之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故本題選ABC。
3.【答案】AD。
解析: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發展過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的一個有規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事物的發展表現出周期性,即每一個事物的發展都是從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一周期中,事物的發展經歷了兩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簡單的拋棄,而是對之前結果的揚棄。因此,事物發展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并不是簡單地再現原事物,簡單地回到原來的出發點,而是形式的回復、內容的發展,是一個螺旋上升的發展過程。故本題選AD。
4.【答案】ABC。
解析: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凡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故本題選ABC。
5.【答案】ACD。
解析: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有三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根本點和出發點,是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就是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從中國實際出發,依靠群眾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必然結論。故本題選ACD。
公務員基礎政治知識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