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習題精講
國考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習題:
2.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行為,屬于( )。
A.無效的民事行為 B.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C.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D.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
3.2012年4月10日公布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落實了校車的優(yōu)先權。機動車駕駛人不避讓校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 )元罰款。
A.100 B.200
C.300 D.400
4.A縣人民政府為建賓館,向該縣B銀行貸款500萬元,屆期未能償還,B銀行以A縣人民政府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案所涉及的法律關系( )。
A.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
B.應屬政府行政行為
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縱向經(jīng)濟關系
D.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應由民法調整
5.黃某是甲縣人事局的干部,他向縣檢察院舉報了縣人事局領導葉某在干部調配中收受錢物的行為,2個月后未見動靜,黃某幾經(jīng)努力才弄清是檢察院的章某把舉報信私下扣住并給了葉某。黃某于是又向縣人大、市檢察院舉報章某的行為。黃某的這一行為屬于下列哪一種?( )
A.法的適用 C.法的執(zhí)行
B.法的遵守 D.法的解釋
國考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習題答案精講:
1.【答案】D。
精講:《刑法》第4條明確規(guī)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由此可知,本題正確答案為D。故本題選D。
2.【答案】B。
精講:依據(jù)《民法通則》第59條的規(guī)定,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或者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是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故本題選B。
3.【答案】B。
精講:2012年4月10日公布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落實了校車的優(yōu)先權。機動車駕駛人不避讓校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罰款。故本題選B。
4.【答案】D。
精講:所謂平等主體,是指在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中,彼此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沒有領導和服從的關系,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本案中,A縣政府與B銀行之間是基于民事合同關系形成的社會關系,而A縣政府并不存在行使職權的情況,因此彼此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應由民法調整。故本題選D。
5.【答案】B。
精講:守法,也稱法的遵守,廣義上即法的實施,狹義上則專指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以法律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依照法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活動。本題中黃某以公民身份做出舉報行為,是依照法律行使公民監(jiān)督檢舉權利的活動,屬于法的遵守。選項B正確。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根據(jù)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應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廣義的執(zhí)法,是指所有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實施法律的活動;狹義的執(zhí)法,則專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行使管理職權、履行職責、實施法律的活動。法的解釋,是指特定的人或者組織對法律條文的含義、適用范圍以及法律條文中一些模糊不清的規(guī)定進行的解釋。選項ACD均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國考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習題精講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