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政治常識習題解析
公共基礎政治常識習題:
C.集體所有制經濟
D.非公有制經濟
2.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 )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積極發展對外關系,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
A.和平發展
B.和平合作
C.和平崛起
D.和諧發展
3.下列關于科學發展觀的表述中,不適當的一項是( )。
A.2003年3月10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系統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B.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C.科學發展觀豐富和完善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
D.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堅持以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為中心
4.科學技術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 )。
A.科學技術滲透到生產力各個要素中
B.科技進步影響生產要素的組合
C.科學技術影響著社會基礎結構的狀況
D.科學技術促進社會公平
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黨的建設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貢獻,主要包括( )。
A.提出“兩個轉變”的思想
B.提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C.提出解決“兩大歷史性課題”的思想
D.提出黨的建設必須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
公共基礎政治常識習題答案解析:
1.答案: A
解析: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特征之一,正是由于其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它是實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主要力量。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和把握社會主義的本質。沒有公有制,社會主義的本質就無法實現,社會主義的價值體現就無從談起。首先,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其次,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所有制經濟。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A
解析:
2007年10月21日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做部分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積極發展對外關系,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因此本題選A。
3.答案: A
解析:
2003年4月,胡錦濤視察廣東時,首次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科學發展觀”。 涵義:“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所以 A 項的表述不正確。
4.答案: ABC
解析:
科學技術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科學技術滲透到生產力的各個要素中,物化為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也就是說,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力諸要素的變革,從而導致社會生產力的內涵性增長。第二,科技進步影響了生產要素的組合,造成生產過程重新整合,導致社會生產體系的結構性調整或不斷創新。第三,科學技術還影響著社會基礎結構的狀況,科技進步不斷促進經濟運行環境的改善,導致經濟系統運行狀態的改進。故正確答案為A、B、C。
5.答案: ACD
解析: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黨的建設方面作出了六項新的理論貢獻:
(1)提出黨的建設必須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2)提出“兩個轉變”的思想;(3)提出“兩個先鋒隊”的思想;(4)提出“兩個綱領相統一”的思想;(5)提出“兩個基礎”的思想;(6)提出解決“兩大歷史性課題”的思想
故正確答案為A、C、D項。
公共基礎政治常識習題解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