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地理國情習題
公共基礎地理國情習題一
A.雨島效應
B.熱島效應
C.溫室效應
D.臭氧層空洞
2.關于亞洲政壇女性首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科拉松·阿基諾夫人是亞洲首位女總統
B.阿羅約曾任菲律賓總統之職
C.樸槿惠的父親曾任韓國總統
D.英拉·西那瓦是馬來西亞
3.在熱帶洋面上才會生成發展的低氣壓系統稱為熱帶氣旋。強烈的熱帶氣旋有狂風暴雨、掀起巨浪、引發風暴潮。隨著它的移動和登陸,給所經洋面上的船只和陸地上的農田、房屋等造成極大的破壞。國際上以熱帶氣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來確定強度并進行分類,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通稱為( )。
A.強熱帶風暴
B.熱帶低壓
C.臺風
D.颶風
4.空氣污染指數大于50,小于100,表明( )。
A.空氣質量為二級良好,符合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B.空氣質量良好,為一級優,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一些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C.表明為特定工業區所要求的空氣質量
D.表明空氣的質量較差,老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并減少休閑活動
5.以下關于中部六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安徽率先在全國掀起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湖北率先建立全國第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
C.河南率先在全國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D.湖南、湖北率先建設國家“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公共基礎地理國情習題答案一
1.答案: C
解析:
溫室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指大氣中溫室氣體吸收了行星表面發出的長波輻射后向各個方向輻射能量,進而導致行星表面平均溫度升高的過程。二氧化碳能強烈吸收地面放出的長波輻射能,被稱為溫室氣體。因此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逐年上升會導致溫室效應。故正確答案為C。
本題相關知識點:
雨島效應和熱島效應都是跟城市有關的地理現象。熱島效應指城市氣溫高于郊區的現象,其形成原因在于城市人口集中且不斷增加,工業發達,工業生產及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居民生活用能等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同時城市建筑結構及下墊面特性的綜合影響。雨島效應指的是由于城市熱島所產生的局地氣流的上升有利于對流性降水的產生、發展,城區空氣中凝結核多時有促進暖云降水作用,同時城市的下墊面粗糙度大使其降水雨系減慢,延長地區降水時間的現象。
臭氧層空洞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大量減少的空域,臭氧層空洞跟大量用作制冷劑、噴霧劑、發泡劑等化工制劑的氟氯烴有關,跟二氧化碳沒過多的直接關系。
2.答案: D
解析: A項,科拉松·阿基諾,菲律賓第11任總統,亦是菲律賓及亞洲首位女總統,于1986年至1992年在位。祖籍中國福建省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鴻漸村。B項,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2001年1月就任菲律賓第14任總統。在2004年5月舉行的大選中獲勝連任總統,6月30日宣誓就職。C項,樸槿惠的父親是國第3任總統樸正熙(1979年10月26日遇刺身亡)。D項,英拉.西那瓦是泰國。
3.答案: C
解析:
臺風是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劇烈發展的氣旋漩渦。當熱帶氣旋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小于8級時稱為熱帶低壓,當熱帶氣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達8—9級時稱為熱帶風暴。當熱帶 氣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達10—11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而熱帶氣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在12級及 12級以上時稱為臺風。颶風是發生在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級或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
4.答案: A
解析:
空氣質量污染指數是評估空氣質量狀況的一組數字。空氣污染指數劃分為0-50、51-100、101-200、201-300和大于300五檔,對應于空氣質量的五個級別,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污染越嚴重,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明顯。
空氣污染指數在0—50之間,級別為一級,對應空氣質量的類別為優,表示顏色為綠色。這一指數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一些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空氣污染指數在51-100之間,級別為二級,對應空氣質量類別為良,表示顏色為黃色。這一指數符合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空氣污染指數在101—200之間,級別為三級,對應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101—150)和中度污染(151—200),表示顏色為橙色和紅色。這一指數為特定工業區所要求的空氣質量,對污染物比較敏感的人群,比如老人或者小孩、有呼吸道疾病或者心臟病的患者就要多注意。
空氣污染指數高達201—300之間,級別為四級,對應空氣質量類別為重度污染,表示的顏色為紫色。這一指數會對每個人的健康都產生比較嚴重的危害,應適當減少此刻的室外活動,特別是老人、小孩、呼吸道疾病和心臟病患者應該盡量留在室內。
空氣污染指數大于300的,級別為五級,對應空氣質量類別為嚴重污染,表示顏色為褐紅色。這一指數所有人的健康都是會受到嚴重危害的,除了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外,都應該不要留在室外。
故正確答案為A。
5.答案: B
解析:
1982年,浙江義烏率先建立全國第一個小商品批發市場,逐漸成長為全國聞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故正確答案為B。
公共基礎地理國情習題二
1.酸雨被稱為“空中死神”,它會破壞土壤的結構和營養,使土壤貧瘠化,危害動、植物生長。其PH值范圍為( )。
A.小于5.6
B.小于6
C.大于6
D.大于7.6
2.地熱資源、太陽能、水能資源均豐富的地區是( )。
A.青藏高原
B.海南島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3.關于農作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國家
B.玉米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
C.花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
D.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
4.下列關于太陽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由于太陽風的作用,彗星周圍的灰塵和氣體會形成彗尾
B.太陽風會促進大氣中臭氧的產生,影響地球的空間環境
C.太陽風是太陽黑子活動高峰階段射出的超音速等離子體流
D.兩極的高層大氣收到太陽風的襲擊會發出光芒,形成極光
5.在熱帶洋面上才會生成發展的低氣壓系統稱為熱帶氣旋。強烈的熱帶氣旋有狂風暴雨、掀起巨浪、引發風暴潮。隨著它的移動和登陸,給所經洋面上的船只和陸地上的農田、房屋等造成極大的破壞。國際上以熱帶氣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來確定強度并進行分類,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通稱為( )。
A.強熱帶風暴
B.熱帶低壓
C.臺風
D.颶風
公共基礎地理國情習題二
1.答案: A
解析: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PH值是表示溶液酸性或堿性程度的數值。溶液的PH值為7時,呈中性;小于7時,呈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強;大于7時,呈堿性,值越大,堿性越強。人體血液的PH值通常在7.35~7.45之間。臨床上把血液的PH小于7.35稱為酸中毒,PH大于7.45稱為堿中毒。
2.答案: A
解析:
青藏高原位于板塊交界處,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青藏高原河流湖泊多,且落差大,所以水能豐富;又因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所以太陽能豐富。故正確答案為A。
本題相關知識點:
青藏高原有中國目前最大的地熱電站——羊八井熱電站。青藏高原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都發源于這里。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國西北部的新疆,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為山麓、戈壁和綠洲(沖積平原)。
四川盆地又稱為巴蜀盆地、信封盆地或紫(紅)色盆地,中國四大盆地之一,也是中國各大盆地中形態最典型、緯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四川盆地聚居著四川、重慶的大部分人口,是中國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區域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搖籃,號稱“天府之國”。
3.答案: A
解析:
大豆起源于我國,中國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國家,A項正確。玉米于明朝時經海路傳入我國,再經東南沿海省份傳入內地,B項錯誤。世界四大主要油料作物為大豆、油菜、花生、向日葵,作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餅粕的提供者,C項錯誤;全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國為泰國,D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A項。
4.答案: B
解析:
太陽風是太陽向太陽系連續地以很高的速度和不穩定的強度釋放的電離氣體流。當該氣體流在地球附近通過時,它將與地球磁場發生作用并在高層大氣中產生各種效應。太陽風會使臭氧減少,B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5.答案: C
解析:
臺風是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劇烈發展的氣旋漩渦。當熱帶氣旋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小于8級時稱為熱帶低壓,當熱帶氣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達8—9級時稱為熱帶風暴。當熱帶 氣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達10—11級時稱為強熱帶風暴。而熱帶氣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在12級及 12級以上時稱為臺風。颶風是發生在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2級或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