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模擬題及答案
公共基礎知識模擬題:歷史常識
1.明朝初年強化君主專制的措施是( )。
A.增設軍機處 B.采用三省六部制
C.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D.設中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
2.“昭君出塞”和親的故事發生在漢代( )時期。
A.漢高祖劉邦 B.漢武帝劉徹 C.漢光武帝劉秀 D.漢元帝劉奭
3.被迫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天津條約》 D.《北京條約》
4.當前,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統一戰線被稱為( )。
A.民主統一戰線 B.統一戰線
C.社會主義統一戰線 D.愛國統一戰線
5.科舉制度創立于(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6.成語“草木皆兵”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淝水之戰 B.赤壁之戰 C.官渡之戰 D.長平之戰
7.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人民的抗日中心是( )。
A.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B.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C.晉綏抗日根據地 D.陜甘寧革命根據地
8.1947年,為了幫助歐洲經濟復興,與前蘇聯抗衡,美國提出了( )。
A.艾森豪威爾計劃 B.馬歇爾計劃
C.巴巴羅莎計劃 D.羅斯福計劃
9.英國議會在1689年通過了《權利法案》,其中規定( )。
A.議會選舉不受國王干涉 B.廢除君主立憲
C.嚴厲處置“非國教徒” D.確立克倫威爾的統治地位
10.《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下列哪個組織起草的綱領?( )
A.第一國際 B.共產主義者同盟
C.第二國際 D.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1.【答案】C。解析:明朝:廢丞相制度,設六部尚書;廢行中書省,實行三司;廢大都督府,設五軍都督府。隋唐:采用三省六部制。元朝:廢除尚書、門下兩省,以中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清朝:增設軍機處。
2.【答案】D。解析:據史載,漢元帝將昭君賜予了匈奴呼韓邪單于。故選D。
3.【答案】B。解析: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主要內容有:(1)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自主;(2)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列島給日本;(3)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4)開放重慶、沙市、蘇州和杭州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
4.【答案】D。解析:從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目前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這一時期的統一戰線稱為愛國統一戰線。
5.【答案】A。解析:科舉制度創立于隋、盛行于唐、發展于宋、衰亡于明清,是一種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并與君主專制統治相適應的官員銓選制度,同時也是一種與教育緊密相連的考試制度。
6.【答案】A。解析: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指的是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東晉時期,前秦一直想吞并晉王朝,秦王苻堅率秦軍與晉國在淝水(今中國安徽瓦埠湖一帶)決戰。秦軍以多戰少,結果卻潰不成軍,成就了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淝水之戰。
7.【答案】D。解析:1937年9月陜甘寧根據地成立了陜甘寧邊區政府,共轄二十三個縣。11月,在完成普選的基礎上建立了邊區各級人民民主政權。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中央一直在陜甘寧邊區,從政治上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抗戰。陜甘寧邊區成了全國抗日的中心,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總后方。首府延安成為全國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
8.【答案】B。解析:二戰后,歐洲經濟遭受重創,于是美國為了與蘇聯抗衡,向歐洲提供了大量經濟援助,幫助歐洲經濟復興,這被稱作“馬歇爾計劃”。
9.【答案】A。解析:1689年10月,英國議會通過“權利宣言”并制訂為法律,稱之為《權利法案》。內容共十三條,其中第八條規定:“國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10.【答案】B。解析:1847年11月,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在倫敦召開,委托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這就是《共產黨宣言》(又譯為《共產主義宣言》)。它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第一個綱領性文獻,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要標志。
公共基礎知識模擬題:經濟常識
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主要表現在( )
A.為人們提供基本生活資料 B.為輕工業提供重要原料
C.為工業發展提供廣闊市場 D.為經濟建設提供資金積累
2.拉動經濟增長的需求有( ):
A.投資需求 B.消費需求
C.儲蓄需求 D.出口需求
3.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0年以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向東南沿海、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據估計,其人數已達8000萬之多。造成這樣大規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農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區的地方政府鼓勵農民外出打工
C.農民在家種田收入太低,又沒有其他能多掙錢的就業機會
D.經濟發達地區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勞的勞動力
4.利率是一國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杠桿。變動利率對經濟影響的一般規律是( )
A.提高利率,儲蓄減少 B.降低利率,投資會減少
C.提高利率,會抑制通貨膨脹 D.降低利率,消費會減少
5.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的“新經濟”是相對于傳統經濟而言的一種經濟模式。下列能表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
A.全球化 B.市場化 C.信息化 D.專業化
6.下列國家中,尚未加入歐元區的是( )
A.西班牙 B.比利時
C.盧森堡公國(大公國) D.英國
7.與私人產品相比,公共產品的核心特征是( )
A.強制性 B.無償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8.作為調節社會經濟運行的一種重要經濟杠桿,提高稅率通常將( )
A.提高政府的財政收入 B.抑制投資,有利于防止經濟過熱
C.刺激消費 D.失業率波動不定
9.在社會經濟運行中,當通貨膨脹率上升時,一般會導致( )
A.失業率上升 B.失業率保持穩定不變
C.失業率下降 D.失業率波動不定
10.經濟學上所推崇的“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對較少、中等收入占絕大多數的分配結構。我國正在采取措施,實施“提低、擴中、調高、打非、保困”的方針,使收入分配朝著“橄欖型”方向發展。這主要是為了促進( )
A.生產的發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會的公平 D.內需的擴大
11.下列關于國際組織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石油輸出國組織通過實行石油生產配額限制維護石油生產國利益
B.博鰲亞洲論壇是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會議組織
C.蒙古國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之一
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
12.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總量的指標不包括( )
A.國民總收入 B.貨幣總量
C.國內生產總值 D.外匯儲備
參考答案:
1.【答案】ABCD。解析:農業是人類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左右著國民經濟全局的發展。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物質生產部門,是工業等其他物質生產部門與一切非物質生產部門存在與發展的必要條件。農業是工業特別是輕工業原料的主要來源。農業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農業是國家建設資金積累的重要來源。
2.【答案】ABD。解析:根據收入核算公式Y=C+I+G+NX,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代表總需求,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尤其是消費,投資,凈出口被稱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而儲蓄的增長可以增加可貸資金的供給,會降低利率,間接拉動投資的增長和經濟增長,但不是國民經濟增長的直接驅動因素。長期來看,儲蓄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人均資本存量,使經濟穩定在較高的水平,但過高儲蓄會導致消費減少。
3.【答案】A。
4.【答案】C。解析:按照經典經濟學的解釋,提高利率是抑制通脹的傳統手段。一般來說,降低利率,會導致投資增加,儲蓄減少,消費增加。
5.【答案】AC。解析: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創業型經濟。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的核心和靈魂是高科技創新及由此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領域的創新;促成新經濟出現的現實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新經濟的發展,也必然導致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6.【答案】D。解析:歐元區是指歐洲聯盟成員中使用歐盟的統一貨幣——歐元的國家區域。西班牙、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于1999年1月1日成為歐元區成員國。英國至今沒有加入這一貨幣區域,法定貨幣依然是英鎊。
7.【答案】D。解析:公共產品區別于私人產品最核心的特征是,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8.【答案】B。解析:提高稅率并不一定提高政府財政收入,當稅率過高傷及稅本,導致稅源枯竭時,不但不會增加財政收入反而
公共基礎知識模擬題:科技常識
1.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經歷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標志為( )。
A.蒸汽機的發明、紡織機的發明、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B.蒸汽機的發明、電力的發明、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C.蒸汽機的發明、電力的發明、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與原子能的發明和使用
D.蒸汽機的發明、紡織機的發明、原子能的發明和使用
2.1957年10月,( )把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標志著航天技術的誕生,揭開了太空技術的序幕。
A.美國 B.前蘇聯 C.中國 D.歐共體
3.1938年,德國人( )在用慢中子轟擊鈾核時,首次發現了原子核的裂變現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哈恩 B.查德威克 C.盧瑟福 D.麥克斯韋
4.以下關于我國科技史,不正確的是( )。
A.1965年,我國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的是《春秋》
C.我國古代最初采用的計算工具是算籌
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是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對日食現象作出的科學解釋
5.科學揭示燃燒現象的是( )。
A.哥白尼 B.牛頓 C.拉瓦錫 D.愛迪生
6.關于兩漢天文學成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制訂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歷
B.張衡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
C.最早記錄太陽黑子
D.制訂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
7.20世紀80年代,我國為促進科技發展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制定“863計劃” B.制定“星火計劃”
C.制定“火炬計劃” D.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8.被西方稱為“物理學之父”,并提出“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學家是( )。
A.亞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開普勒
9.關于人類探月,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嫦娥一號”是我國的登月工程
B.阿姆斯特朗是登陸月球第一人
C.“阿波羅計劃”是美國的登月工程
D.美國發射的“月球隕坑觀測與遙感衛星”在月球上發現了水
10.中國首次載人航天獲得圓滿成功的飛船是( )。
A.“神舟”四號 B.“神舟”五號 C.“風云”一號 D.“嫦娥”一號
答案解析
1.【答案】C。2.【答案】B。
3.【答案】A。解析:核裂變是在1938年發現的,發現者是德國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研究員奧多•哈恩。
4.【答案】D。解析:“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是張衡對月食作出的科學解釋。
5.【答案】C。解析:法國化學家拉瓦錫(1743~1794)把大量的精確實驗材料聯系起來,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關系。1777年,他在《燃燒概論》中,全面闡述了燃燒的氧化說,把燃燒過程解釋為一種與氧化合的過程。
6.【答案】D。解析:《授時歷》是中國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修訂而成的,不屬于兩漢的成就。
7.【答案】D。解析:1983年國家制定“863計劃”;1988年制定“火炬計劃”;1986年制定“星火計劃”;1995年我國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8.【答案】B。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臘著名的物理學家,早在兩千多年前便發現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杠桿原理,題干中的著名言論便是例證。
9.【答案】A。解析:“嫦娥一號”屬于我國三期嫦娥計劃的一期工程——繞月探測工程。因此A項錯誤。
10.【答案】B。解析:“神舟”五號是我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將楊利偉送入太空。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