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歷史國情習題及答案
公共基礎歷史國情習題:
B.我國經濟發展不再完全依賴國家的計劃和管理
C.政府要轉變職能、更好地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責
D.政府從對經濟的直接干預轉為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2.關于我國的軍銜制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士兵軍銜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綠色、天藍色、黑色三種
B.一般分帥、將、校、尉、士五個等級
C.劉伯承、陳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帥軍銜
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度是在1949年
3.下列關于我國國情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2010年我國的GDP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
B.我國提出要協調區域發展,把全國分成東、中部、西部、東北四大經濟區
C.我國的老齡化現象日益突出,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
D.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冬季盛行偏北風
4.2008年3月18日,新一屆政府溫家寶和四位副第一次在中外媒體的關注中集體亮相。溫在答記者問時指出,如果說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那么( )。
A.維護穩定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
B.公平正義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
C.發展經濟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
D.為民服務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
5.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2009年2月13日河北、省政府決定在全省各級干部中開展“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書記張云川強調,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其目的是( )。
A.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富民強省
B.在“兩個轉變”、“一個完善”上真正見到實效
C.抓好“五項活動”,建立完善“五項制度”
D.使全省干部隊伍作風明顯改進
公共基礎歷史國情習題答案:
1.答案: ABCD
解析:
計劃和規劃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反映的是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非常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政府跟市場的關系方面。這反映了經過一個五年計劃的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地位已初步確定,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因此,要求政府對社會經濟的宏觀調控與管理也有相應變化,要轉變政府職能,不再對經濟發展直接干預,而是要更好地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故選ABCD。
2.答案: A
解析:
陸、海、空三軍士兵的肩章顏色分別為棕綠色、黑色、藍色,武警士兵的肩章是紅色,因此A項正確。
我國現行軍官軍銜設下列三等十級:(1)將官:、、;(2)校官:、、、;(3)尉官:、、。因此B項錯誤。1955年,我軍首次設立了軍銜制度,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十人被授予元帥軍銜,粟裕為十大將之首?,F行的、新的軍銜制度是從1988年開始實行的。因此C、D兩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A。
3.答案: C
解析:
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制定的標準,當一個國家60歲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該國家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及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該國家總人口的7%,那么該國家就進入“老年型國家”的行列。2000年,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以上人群比例已達11.21%;2001年,65歲以上人群比例也將達到7%。也就是說,在本世紀初中國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C選項表述錯誤。
4.答案: B
解析:
2008年3月18日,國務院溫家寶指出“如果說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那么公平正義就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故正確答案為B。
本題相關知識點:這句話反映的是黨中央對公平與效率關系認識過程,改革開放之初的提法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十六大報告強調“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2004年十六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社會公平”概念;2006年則強調“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2007年之后中央把公平問題的地位和意義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強調“要讓正義成為社會主義制度的首要價值”。
5.答案: A
解析:
這次“干部作風建設年”的活動旨在加強干部隊伍作風建設,其目的即“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富民強省”。故選A。
公共基礎歷史國情習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