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歷史知識測試題及答案
時間:
焯杰2
歷史國情
公共基礎歷史知識測試題:
3.先秦兩漢時期,成就最高、影響最大,通過人物描寫來反映歷史面貌的是( )。
A.《史記》 B.《戰國策》 C.《論語》 D.《左傳》
4.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最終目的是( )。
A.樹立威信 B.統一思想 C.消除異己 D.獨尊儒術
5.秦始皇巡游各地時,往往要刻石記功。當時刻石使用的文字應該屬于(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書 D.行書
公共基礎歷史知識測試題答案:
1.【答案】B。
解析:“封建親戚”是指將土地分封給親戚功臣,讓他們在各自的土地上建立國家;“以藩屏周”是指讓這些國家作為藩籬拱衛周朝。這反映了西周實行分封制。故本題選B。
2.【答案】D。
解析:《夢溪筆談》中“轉輪排字,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是對畢昇的活字印刷術的記載。故本題選D。
3.【答案】A。
解析:《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史記》分為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世家”“列傳”占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故本題選A。
4.【答案】B。
解析:“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為加強思想控制采取的極端手段。秦朝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統一,其目的都是為了維護秦朝的專制統治。故本題選B。
5.【答案】B。
解析: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建立了第一個高度集權的專制帝國,在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的文字,之后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故本題選B。
公共基礎歷史知識測試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