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選領導歷史知識例題帶答案
四川公選領導歷史知識例題(一)
1.下列唐詩名作,具有“田園詩派”風格的是( )。
A.《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B.《芙蓉樓送辛漸》
C.《燕歌行》 D.《山居秋暝》
2.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 )。
A.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謅議》 B.魯迅發表《狂人日記》
C.孫中山發表《討袁檄文》 D.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
3. 某單位組織“重走長征路,再勵堅強志”活動。計劃重走長征路,實地考察土地革命時期中央紅軍的歷史足跡。正確的路線是( )。
A.瑞金一赤水河一遵義一瀘定橋一會寧
B.瑞金一遵義一赤水河一廬定橋一會寧
C.遵義一瑞金一瀘定橋一赤水河一會寧
D.會寧一遵義一赤水河一瑞金一廬定橋
4.1914—1918年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 )。
①辛亥革命沖擊封建制度②清政府允許民間辦廠③北洋軍閥分裂④帝國主義忙于一戰,暫時放松對華經濟掠奪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5.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是( )。
A.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C.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工人階級的隊伍的壯大
四川公選領導歷史知識例題答案
1.【答案】D。解析:D項《山居秋暝》作者是王維,王維是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A項作者是岑參,邊塞詩派代表,B項作者是唐代作者王昌齡,邊塞詩派代表,C項作者是曹丕,建安詩派代表。故本題選D。
2.【答案】D。解析: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故本題選D。
3.【答案】B。解析:略。
4.【答案】D。解析:中國民族工業得到發展的原因有:(1)辛亥革命對封建制度的沖擊;(2)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幾個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忙于交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3)全國人民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也為民族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故本題選D。
5.【答案】A。解析: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故本題選A。
四川公選領導歷史知識例題(二)
1.集“富饒大陸”和“饑餓大陸”于一體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非洲 C.亞洲 D.大洋洲
2.中國四大石窟中,規模最大,同時又被稱為“千佛洞”的是( )。
A.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B.甘肅敦煌的莫高窟
C.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
D.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
3.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 )。
A.GPS系統 B.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C.格洛納斯系統 D.伽利略系統
4.對南極臭氧層空洞的研究要涉及( )。
A.信息技術 B.新能源技術
C.海洋技術 D.生物技術
5.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第一個被公認為“世界工廠”的國家是( )。
A.美國 B.德國 C.英國 D.荷蘭
四川公選領導歷史知識例題答案
1.【答案】B。解析:非洲面積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因而有“富饒大陸”之稱;但是長期以來,非洲的農牧業生產落后,農產品產量很低,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于人口增長的速度,糧食供應不足成為非洲各國普遍面臨的問題,因此又有“饑餓大陸”之稱。故本題選B。
2.【答案】B。中國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岡石窟、洛陽的龍門石窟、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其中,敦煌的莫高窟又名“千佛洞”,相傳前秦苻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于是萌發開鑿之心,后歷建不斷,遂成佛門圣地。故本題選B。
3.【答案】B。解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故本題選B。
4.【答案】B。解析:對臭氧層破壞的主要化學物質是:廣泛用于冰箱和空調制冷、泡沫塑料發泡、電子器件清洗等的氯氟烷烴(氟利昂),以及用于特殊場合滅火的溴氟烷烴(哈龍)。為此,這就要求人類不得不去尋找新的替代能源或者其它的替代物質,以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故本題選B。
5.【答案】C。解析:18世紀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在工業、貿易、運輸、科技等方面均領先于世界各國,從而成為第一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國家。故本題選C。
四川公選領導歷史知識例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