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第二節-近現代史(4)
時間:
未知2
歷史國情
五、歐美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發明機器的人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和技師。
早在1733年,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使織布速度加快,棉紗供不應求。這引起紡織工業各環節的連鎖反應。
1765年,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創制了手搖“珍妮紡紗機”,同時可紡16至18根紗,但是紡出的紗細而易斷。
四年以后,鐘表匠阿克萊特制成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紗結實,但是較粗。1771年,他還在曼徹斯特建立了第一個用水力發動的棉紡廠。
后來,工人克隆普頓吸取了兩種紡紗機的優點,發明了“騾機”。它同時轉動三四百紗錠,紡紗又細又結實。
1785年,卡特萊特又發明了水力織布機,提高織布效率40倍,隨即出現了大規模的織布廠。
詹姆士•瓦特(1736一1819)制成了改良蒸汽機。1785年,這種蒸汽機用來發動紡織機。其他工業部門也隨著廣泛采用蒸汽機發動機器,人類自此進人“蒸汽時代”。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造成了第一艘汽船。1814年,美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他們對近代交通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業。法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也先后進行了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