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選考試歷史知識習題講解
河南公選考試歷史知識習題(一)
2.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果實的標志是( )
A.逼清帝退位,致使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位
B.迫使“南北議和”
C.南京參議院選舉他為大總統
D.臨時政府遷往北京
3.19世紀,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誠度降低。與這一趨勢形成無關的科學家是( )。
A.牛頓 B.達爾文
C.愛因斯坦 D.伽利略
4.下列外國作家、作品、體裁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
A.拜倫——《唐璜》——詩體小說安徒生——《丑小鴨》——童話
B.法捷耶夫——《毀滅》——小說阿•托爾斯泰——《苦難的歷程》——小說
C.果戈理——《死魂靈》——小說席勒——《陰謀與愛情》——戲劇
D.左拉——《萌芽》——詩歌萊蒙托夫——《當代英雄》——蘇聯
5.魏源在《海國圖志》、徐繼畬在《瀛環志略》中都較詳細地介紹了英、法、美等國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并給予較高評價,新思潮倡導者們這樣做( )
A.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以求抗敵御侮
B.表現了對清封建統治者的否定
C. 為維新變法活動制造輿論
D.是在分析“夷情虛實”,探求“馭夷之方”
河南公選考試歷史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B。講解:英國哲學家洛克最早提出三權分立學說,認為國家權力有三種: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權,立法權屬于議會,行政權和外交權屬于君主。故本題選B。
2.【答案】D。講解:臨時政府遷往北京,袁世凱在北京就任大總統,標志著北洋政府統治的開始,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故本題選D。
3.【答案】C。講解:愛因斯坦(1879—1955年)的相對論誕生于20世紀初(即1905、1916年)。故本題選C。
4.【答案】D。講解:《萌芽》是小說,萊蒙托夫是俄國作家。故本題選D。
5.【答案】D。講解:魏源、徐繼畬著書介紹西方制度,目的在于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來維護清朝君主專制的封建統治,所以A、B、C都不對。故本題選D。
河南公選考試歷史知識習題(二)
1.一般認為,北宋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象:(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推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動力是( )
A.工業革命的擴展 B.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自由主義思潮的流行
3.近代史上,頑固派“其貌則孔也,其心則夷也”'的指責主要針對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張?( )
A.魏源 B.李鴻章
C.康有為 D.孫中山
4.從歷史淵源看,真正意義的經濟全球化始于( )
A.資本主義萌芽 B.新航路開辟
C.文藝復興運動 D.尼德蘭革命
5.下列樂器不是中國古代“四大名琴”的是( )
A.號鐘 B.編鐘
C.繞梁 D.焦尾
河南公選考試歷史知識習題答案
1.【答案】A。講解:略。
2.【答案】C。講解: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電力的廣泛應用,使人類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電器產品深人到生產生活多個領域,汽車和飛機的發明使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引起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故本題選C。
3.【答案】C。講解:題干所引的語句針對的是維新派領袖康有為的思想主張??涤袨樽珜懥恕犊鬃痈闹瓶肌芬粫?,全書以“托古改制”為中心,樹立起孔子“改制”的形象,目的是通過自己的論證來顯示孔子是維新變法的先師,證明自己的維新變法思想是符合先賢的言行的,從而為維新變法提供歷史依據、減少壓力。由于書中驚世駭俗的言論,引起了頑固派的強烈枰擊,此書發行后不久就遭到政府的查禁。故本題選C。
4.【答案】B。講解: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各民族、地區和國家間相互隔絕的狀態,歐亞非美之間貿易日益擴大,殖民掠奪也隨之而來,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故本題選B。
5.【答案】B。所謂“琴、棋、書、畫”當中的“琴”,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彈拔樂器之一,現稱“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歷史悠久,許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與神奇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齊桓公的“號鐘”、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現在,這名揚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它們對后世的影響并沒有消失。故本題選B。
河南公選考試歷史知識習題講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