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朗的下午管理思緒
在藍色隔板分出的眾多格子里,他的員工們或是在操作電腦,或是在打電話,都帶著一種相似的木然表情。仿佛一群牽線木偶,機械地做著事,心卻不知所蹤。公司在辦公區域開辟的咖啡角,倡導員工們進行互動交流。但是昔日熱鬧的場面已不在,南歐風情的藤編桌椅被閑置著。
偶爾有人在走動,大多目不斜視,平靜而又冷漠。
一個,兩個……一連有幾個人經過總經理辦公室,但都沒有進來。陳朗感到一種隔膜,仿佛是一只關在玻璃房子里的猴子。
其實,陳朗很少有這樣的心態。
這個公司是他親手創辦的,他一直努力營造平等、寬松、人性化的氛圍。對于公司日常的經營,他篤信誠信穩妥的原則。在執行公司制度上,他和員工一樣遵守,一樣地每天打卡,如果因為私事提早下班,也一樣用紅字記錄時間,扣除相應的工資。
許多企業加班已成習慣,但陳朗從不鼓勵加班,自己也按時下班,甚至把許多工作拿到家里去做。在朗內,下了班基本上都是私人時間,給別人打電話談公務甚至是一件不禮貌的事。
為給公司營造和諧氣氛,人力資源部在招人上一般會傾向于性格比較平和的,這也得到了自稱屬于中庸的陳朗的默許。相比于開發區的其他公司,朗內的流動率一直比較低。朗內的業務發展也比較穩健。年終將至,公司的銷售任務完成了90%了,圓滿完成任務應不成問題。
按說,業務無憂,作為總經理的陳朗應該釋然,然而他卻在這個初冬的下午感到了一種迷茫,公司不慍不火的氣氛忽然讓他感到難受。
是上午的一件小事引發了他的這種情緒。
一個很久沒有聯系的老朋友給他說一個事。
“你們業務部那邊接電話的聲音太冷淡,讓人感覺不好。”
朋友是聊了別的事后隨便帶上了一句。
陳朗覺得有些不妥,便用手機撥打業務部的電話。
“喂,你好,朗內科技。”應該是業務部的小齊,聲音有氣無力,傳遞出一種慵懶與倦怠的信息。
陳朗一時無語。
“喂,說話呀。”只停頓了2秒鐘,電話就啪地掛斷了。
一定是出了什么問題,雖然這是一個很細微并且容易解決的問題,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卻從未提及,或許他們沒察覺,或許是發現了也覺得不重要。
陳朗開始反思。
公司每周例行經理辦公會,參加會議的人員大都按部就班,很少會有不同意見。創業初期,中干們常常為許多業務問題爭執,在會上炒得不可開交。陳朗提出的措施,也經常都有人在會上反對。現在呢,各個部門都是有事說事,步調統一。至于陳朗做出的決定呢,肯定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為什么大部分管理人員都不講話了呢?
陳朗也試著跟員工溝通,面對的一大障礙就是員工的沉默。問到是否對工作感興趣、有些什么想法,對方的回應是還可以,明顯能感到嘴上說的與心里想的不一致,可他就是不愿說出真實的想法。是員工沒有想法還是封閉呢?
陳朗自認自己是一個和氣、公平、關心員工的領導人。總的來說,公司處于一個上升的勢頭,所以他的心態一直很平和——正是這個穩健有余,激情不足的團隊,創造了公司還算不錯的增長率。但是,失去激情會不會讓團隊沒有發展的后勁,真正遇到打硬仗時不能鼓起勁來呢?
陳朗看了看業務報表,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他給公司的目標太低了,太中庸了。員工們不用飛跑也能完成。游刃有余,就造就了員工沒有危機感,有船到碼頭車到站,歇口氣的想法。他是否應該把目標訂得高一些,讓大家跳起來才能摘得到桃子?
他是否應出臺一些激活隊伍的辦法,裁人?增加工作時間?提高業務指標?然而,這些辦法與他一貫的觀念又不相符。如何激活隊伍,是循循善誘地改良?還是傷筋動骨地大動? 來源:考試大-公選領導干部考
5點將至,下班的時間快到了。
陳朗看到許多員工都在看表,他們的大多數都在準備離開。有的表情呆滯地看著顯示屏,有的眉飛色舞地打著電話,安排著豐富的業務生活。
好像所有的人都在等待下班鈴。而鈴聲也沒有懸念地按時響起。
首先離開的是那些趕公交車的年青員工。公司為那些戶口在外地的年青員工安排了單身宿舍,而且還有面包車接送。司機會在5點10分準時發車,交通車仿佛在趕人!
不到20分鐘,大廳里竟然就走得沒有一個人了。辦公大廳空空蕩蕩,陷入沉寂,就像從未有人問津過。
陳朗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仿佛置身孤島,四周都是蕭瑟的流水。
……
這是一個有討論價值的小案例。
是許多領導人都碰到過的問題。
那就是,如何面對與員工間的疏離感。
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到底應保持什么樣的距離?
有的領導人認為“城隍爺不與小鬼作朋友”,應該與員工保持距離,這樣才有利于與管理。
而陳朗這樣的領導人則有與員工親近或融合的沖動。不能容忍與員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感受。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希望你能點評一下,領導人如何處理這種疏離感。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員工的工作狀態總是與領導人的期待有出入。領導人總是希望員工愛崗敬業,充滿飽滿的工作熱情。甚至下了班對單位與工作都“戀戀不舍”。
但是員工不是工具,而是人,總會有自己的想法與愿望。
比如案例中說到的,許多員工會在下班前流露出“勝利大逃亡”的快樂。
領導者對員工這種表現,應當保持怎么樣的心態?應當如何處理。
還有一個問題:當結果還不錯。文中朗內公司的業績完成得還不錯,但過程不盡人意。是的,我們看到這個公司顯出了一些疲態。
如何處理?
結果(業績)很好考核,過程(特別是員工表現出的努力程度與工作熱情)如何協調。
終上,希望你能從這三方面來點評這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