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頂尖的十所大學排名_排行榜
二、清華大學:以前,老外不太認清華的牌子,很多老外提到清華就以為是臺灣的清華。不過從出國人數(shù)來看,清華僅次于北大。清華出國多為研究生出國。清華出國的大學檔次也是比較高的,但其出國以工科大學為主。
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如果單論出國學生與畢業(yè)生的比例,中科大沒有上述兩所名校高。但名人效應使得中科大在海外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目前不少華爾街的高級白領都是中科大“制造”的,網大老板算其中之一。
四、復旦大學:八十年代,復旦理科學生出國的非常多,其中生物、物理、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在海外有非常好的口碑。近年來,復旦文科學生也緊隨其后,在海外創(chuàng)下了一定的知名度。
五、南京大學:南大是近年來國內高教界崛起的新貴,這是因為南大把許多優(yōu)秀學生留在國內讀研。雖然,最近幾年赴外留學的南大學生逐漸增多,其能力獲得國外知名高校的一致好評,但在規(guī)模上恐怕很難與兄弟學校相媲美。
六、浙江大學:老浙大(即合并前的浙江大學)在海外的人氣一直很旺,浙大人的辦事沉穩(wěn)而又不失靈活、校友團結是有目共睹,其“海外兵團”的發(fā)展勢頭不可小覷。但去年兼并了三所大學后,浙大的規(guī)模日益壯大,但對其在海外的聲譽反而有少許的負面影響。
七、南開大學:由于有周恩來總理這樣的校友,因此南開的畢業(yè)生在海外普遍受到歡迎,這與其在國內的疲軟表現(xiàn)反差較大。南開大學數(shù)學系由于知名人士陳省身的關系,在國際上有一定的權威性。此外,南開的化學系在國外教育界也很有地位。
八、上海交通大學:交大學生從民國時代就有留洋的傳統(tǒng),因此在海外的聲譽一直很不錯。交大的學生特活躍,在美國許多城市都能找到交大校友自信的身影。
九、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大出國的學生不少,因此“海外兵團”規(guī)模龐大。除了在聲勢上占據(jù)優(yōu)勢外,華中科大學生因學風扎實、刻苦勤奮而被多數(shù)海外學校所認可。
十、天津大學:以天津大學目前在海外的聲譽,顯然不如其先輩“北洋大學”,但還是能夠在十強中占有一席之地。天津大學的化工系和土木系在國外高教界有一定名氣。此外,該大學的力學和自控專業(yè)的學生也很受國外大學的青睞。
中國最頂尖的十所大學排名_排行榜(精選篇2)
◆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志向、興趣結合。
高考志愿的填報和城市的選擇是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我跟人工智能專家李開復老師討論過,未來三十年之內,人工智能來代替人類情感性、創(chuàng)意性、服務性以及需要感情交流型的工作幾乎還是不可能的。
所以從這個方向來說,學習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關系,反而是未來人工智能可能沒法取代的。高考志愿的填報盡管很重要,最重要的原則是和孩子自己的志向興趣相結合。
一個人的志向興趣愛好,是我們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的最大動力。作為父母稍微想一想,如果這輩子活得不開心,是不是因為你不喜歡你那份工作?不一定是因為那份工作帶來了更低或更高的收入,而是我們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每天從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終生想要從事的事情。人在興趣愛好中,會不自覺地產生人生的動力,不自覺地付出更多努力。
◆ 不能只聽父母的,更要聽自己的內心。
未來上什么樣的大學,到哪上大學,到哪個城市上大學,學什么專業(yè),這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決定的話題。父母把我們養(yǎng)到18歲,也有資格和權利和我們共同討論我們的未來。
而孩子到了18歲,作為年輕人,也有資格決定自己的未來。同時我們也要有能力,照顧到父母的情感,并且跟父母達成一致,千萬不要父母、孩子為了高考志愿互不相讓。
既不能光聽父母的,也不能光聽老師的,而是更多的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內心再回過來和父母和老師進行討論,作為一個18歲的孩子,這是我們應該要能夠做到的。
◆ 不了解自己的興趣怎么選專業(yè)?
還有一些孩子,就為了拿個分數(shù)上大學,興趣點不明顯。這類學生可以考慮基礎學科領域,或者是考慮更熱門的學科。既然興趣點不明顯,那就要對應規(guī)劃大學學的東西,未來做什么可能被用上,因此學的太窄就不行。比如學日語,未來工作相對只能跟和日本有關系的方向走,比如與日本的外貿、交流,這樣相對來說有一點窄。
但基礎學科,比如數(shù)學、物理、歷史、哲學未來也都能用。這種大學科,比如文科中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理工科中的數(shù)理化。
◆ 選擇地區(qū)遵循兩個原則。
第一要遠離自己的家鄉(xiāng)。如果你在自己家鄉(xiāng)的話,你的生活習慣、對城市的了解,完全和上大學前一模一樣。而且如果在家鄉(xiāng),父母離你很近,常常就會回家,父母會對你的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
如果說在高中之前,沒有辦法擺脫父母的影響,大學無論如何要跟父母離得遠一點,讓影響減到最少。很多獨生子女,父母的關心和關愛是過分的。不光是孩子在依賴父母,很多父母在心理上非常的依賴孩子,甚至把依賴孩子作為自己安全感的一個保證,這樣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為了擴大自己胸懷,讓自己習慣于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必須遠離家鄉(xiāng)。我自己當時可以進南京大學,也可以進蘇州大學,但是后來到了北京大學,離江蘇很遠。當時的中國北方和南方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我到北京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沙塵暴,對面看不見人,這個讓我無比的吃驚,把我江南小男子的那個這個風情打磨掉了,慢慢地在我的內心注入了一些北方的豪爽。在飲食方面,我在家鄉(xiāng)的時候只吃米,到了北方以后,開始喝玉米糊糊、吃玉米餅,慢慢改變了我的飲食結構和習慣。
原來我只是跟江南人打交道,但是到了北大以后就發(fā)現(xiàn)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我開始與完全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遠離家鄉(xiāng)進入一個陌生城市的大學,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第二,如果能進入大城市或者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更好。大城市帶來的是更豐富的生活、更復雜的人際交往,同時大城市,實習機會也會更多,大城市你所要學習的資源也會更多。但是如果你僅喜歡的幾所的大學并不在大城市,那還是更關注大學本身比較好。
◆ 父母不要跟到你上大學的城市去。
父母一定不要犯的一個錯誤,不要孩子離開你去上大學了,但是你還跟著又到他上大學的城市。
其實每個年輕孩子都希望過上自己離開父母影響的生活。孩子長大了,父母要有自知之明,放飛孩子是讓孩子成功和發(fā)展的最好方法。
◆世界未來的發(fā)展更趨向于個性化的選擇
世界未來發(fā)展是更趨向于個性化的,大家想一想,四五年前有大數(shù)據(jù)嗎?有元宇宙嗎?云計算甚至都沒有對不對?現(xiàn)在想著選一個專業(yè)讓孩子過一輩子,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大學學到技術,學到基礎。現(xiàn)在不要考慮太多職業(yè)問題,而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喜好做出個性化選擇。
◆ 如何建立正向循環(huán)機制?
如果高考后成績或者錄取的大學不那么理想,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考慮國際教育這條路。
國際教育包括香港澳門的國際性大學,也可以去距離中國近一點的像新加坡這些地方的大學。中國的高考成績可以作為很多國際大學錄取中國學生的標準。所以從這一點上,高考一定不會白考。當然前提是,你可能還得參加一到兩門英語考試,但要求也不會很高。
中國最頂尖的十所大學排名_排行榜(精選篇3)
在中國最頂尖的十所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位列第一名,清華大學排名第二位,浙江大學排名第三位。
名次 | 學校名稱 | 總分 | 星級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100.00 | 8星級 |
2 | 清華大學 | 99.58 | 8星級 |
3 | 浙江大學 | 82.56 | 7星級 |
4 | 復旦大學 | 82.17 | 7星級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81.51 | 8星級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81.50 | 7星級 |
7 | 武漢大學 | 81.49 | 7星級 |
8 | 南京大學 | 80.70 | 7星級 |
9 | 中山大學 | 76.16 | 7星級 |
10 | 吉林大學 | 75.99 | 7星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