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_大學排行榜
創建時間 | 學校類型 | 學科類型 | 隸屬單位 |
1956年 | 公立 | 理工 | 河南省教育廳 |
在最新的中國一般理工類院校排行榜中,昆明理工大學排名第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排名第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排名第三。
學校名稱 | 總得分 | 省市 | 省市排名 | 類型 | 類型排名 |
昆明理工大學 | 84.21 | 云南 | 1 | 理工 | 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83.52 | 陜西 | 1 | 理工 | 2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82.39 | 浙江 | 2 | 理工 | 3 |
廣東工業大學 | 80.84 | 廣東 | 3 | 理工 | 4 |
南京工業大學 | 78.95 | 江蘇 | 3 | 理工 | 5 |
山東科技大學 | 77.98 | 山東 | 4 | 理工 | 6 |
長沙理工大學 | 76.69 | 湖南 | 1 | 理工 | 7 |
南京郵電大學 | 76.62 | 江蘇 | 5 | 理工 | 8 |
西安理工大學 | 74.62 | 陜西 | 2 | 理工 | 9 |
浙江理工大學 | 73.4 | 浙江 | 3 | 理工 | 10 |
上海理工大學 | 72.93 | 上海 | 3 | 理工 | 11 |
武漢科技大學 | 72.9 | 湖北 | 1 | 理工 | 12 |
河南理工大學 | 72.89 | 河南 | 2 | 理工 | 13 |
重慶郵電大學 | 72.81 | 重慶 | 1 | 理工 | 14 |
中北大學 | 72.79 | 山西 | 1 | 理工 | 15 |
成都理工大學 | 72.15 | 四川 | 2 | 理工 | 16 |
長春理工大學 | 71.15 | 吉林 | 1 | 理工 | 17 |
河南科技大學 | 70.71 | 河南 | 3 | 理工 | 18 |
西南石油大學 | 70.18 | 四川 | 3 | 理工 | 19 |
山東理工大學 | 69.91 | 山東 | 6 | 理工 | 20 |
湖南科技大學 | 69.77 | 湖南 | 2 | 理工 | 21 |
中國計量大學 | 69.74 | 浙江 | 5 | 理工 | 22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69.26 | 黑龍江 | 2 | 理工 | 23 |
重慶交通大學 | 69.06 | 重慶 | 3 | 理工 | 24 |
天津工業大學 | 67.97 | 天津 | 2 | 理工 | 25 |
蘭州交通大學 | 67.45 | 甘肅 | 1 | 理工 | 26 |
青島科技大學 | 67.39 | 山東 | 8 | 理工 | 27 |
天津科技大學 | 67.24 | 天津 | 3 | 理工 | 28 |
西南科技大學 | 66.26 | 四川 | 4 | 理工 | 29 |
沈陽工業大學 | 65.78 | 遼寧 | 3 | 理工 | 30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65.77 | 廣西 | 2 | 理工 | 31 |
上海海事大學 | 65.56 | 上海 | 5 | 理工 | 32 |
西安科技大學 | 65.37 | 陜西 | 3 | 理工 | 33 |
蘭州理工大學 | 65.36 | 甘肅 | 2 | 理工 | 34 |
河南工業大學 | 65.1 | 河南 | 5 | 理工 | 35 |
青島理工大學 | 63.73 | 山東 | 9 | 理工 | 36 |
桂林理工大學 | 63.09 | 廣西 | 3 | 理工 | 37 |
安徽工業大學 | 62.81 | 安徽 | 2 | 理工 | 38 |
天津理工大學 | 62.54 | 天津 | 5 | 理工 | 39 |
南華大學 | 62 | 湖南 | 5 | 理工 | 40 |
南昌航空大學 | 61.96 | 江西 | 3 | 理工 | 41 |
重慶理工大學 | 61.78 | 重慶 | 6 | 理工 | 42 |
長春工業大學 | 60.71 | 吉林 | 4 | 理工 | 43 |
河北科技大學 | 60.55 | 河北 | 4 | 理工 | 44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60.4 | 遼寧 | 6 | 理工 | 45 |
湖北工業大學 | 59.38 | 湖北 | 6 | 理工 | 4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59.36 | 上海 | 6 | 理工 | 47 |
沈陽建筑大學 | 59.26 | 遼寧 | 8 | 理工 | 48 |
安徽理工大學 | 59.08 | 安徽 | 3 | 理工 | 49 |
山東建筑大學 | 58.98 | 山東 | 12 | 理工 | 50 |
江蘇科技大學 | 58.96 | 江蘇 | 10 | 理工 | 51 |
北方工業大學 | 58.62 | 北京 | 9 | 理工 | 52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58.45 | 內蒙 | 2 | 理工 | 53 |
常州大學 | 58.36 | 江蘇 | 11 | 理工 | 54 |
大連工業大學 | 57.48 | 遼寧 | 11 | 理工 | 55 |
東北電力大學 | 57.41 | 吉林 | 5 | 理工 | 56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56.88 | 河南 | 6 | 理工 | 57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56.7 | 內蒙 | 3 | 理工 | 58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56.52 | 四川 | 8 | 理工 | 59 |
齊魯工業大學 | 56.45 | 山東 | 14 | 理工 | 60 |
太原科技大學 | 56.16 | 山西 | 3 | 理工 | 61 |
大連交通大學 | 55.92 | 遼寧 | 12 | 理工 | 62 |
華東交通大學 | 55.9 | 江西 | 4 | 理工 | 63 |
南京工程學院 | 55.63 | 江蘇 | 15 | 理工 | 64 |
中國民航大學 | 55.6 | 天津 | 6 | 理工 | 65 |
武漢工程大學 | 55.35 | 湖北 | 7 | 理工 | 66 |
上海科技大學 | 55.08 | 上海 | 9 | 理工 | 67 |
中原工學院 | 54.84 | 河南 | 8 | 理工 | 68 |
北京建筑大學 | 54.81 | 北京 | 11 | 理工 | 69 |
江西理工大學 | 54.69 | 江西 | 5 | 理工 | 70 |
東華理工大學 | 54.48 | 江西 | 6 | 理工 | 71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54.33 | 遼寧 | 14 | 理工 | 72 |
西安工業大學 | 53.31 | 陜西 | 4 | 理工 | 73 |
西安郵電大學 | 53.07 | 陜西 | 5 | 理工 | 74 |
西安石油大學 | 52.9 | 陜西 | 6 | 理工 | 75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52.81 | 河北 | 6 | 理工 | 76 |
廣西科技大學 | 52.74 | 廣西 | 6 | 理工 | 77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52.68 | 北京 | 12 | 理工 | 78 |
浙江科技學院 | 52.58 | 浙江 | 12 | 理工 | 79 |
安徽工程大學 | 52.56 | 安徽 | 7 | 理工 | 80 |
武漢紡織大學 | 52.53 | 湖北 | 9 | 理工 | 81 |
湖南工業大學 | 52.4 | 湖南 | 7 | 理工 | 82 |
遼寧工業大學 | 52.37 | 遼寧 | 15 | 理工 | 83 |
四川理工學院 | 52.27 | 四川 | 10 | 理工 | 84 |
上海電力學院 | 52.02 | 上海 | 11 | 理工 | 85 |
廈門理工學院 | 51.81 | 福建 | 6 | 理工 | 86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51.61 | 河南 | 10 | 理工 | 87 |
北京印刷學院 | 51.61 | 北京 | 14 | 理工 | 88 |
寧波工程學院 | 51.6 | 浙江 | 14 | 理工 | 89 |
福建工程學院 | 50.34 | 福建 | 7 | 理工 | 90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50.27 | 上海 | 13 | 理工 | 91 |
重慶科技學院 | 50.01 | 重慶 | 7 | 理工 | 92 |
河北工程大學 | 49.91 | 河北 | 8 | 理工 | 93 |
湖南理工學院 | 49.59 | 湖南 | 8 | 理工 | 94 |
西安工程大學 | 47.97 | 陜西 | 10 | 理工 | 95 |
沈陽化工大學 | 47.81 | 遼寧 | 19 | 理工 | 96 |
沈陽理工大學 | 47.74 | 遼寧 | 20 | 理工 | 97 |
遼寧科技大學 | 47.4 | 遼寧 | 21 | 理工 | 98 |
南陽理工學院 | 47.35 | 河南 | 13 | 理工 | 99 |
武漢輕工大學 | 47.1 | 湖北 | 11 | 理工 | 100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46.96 | 北京 | 18 | 理工 | 101 |
重慶文理學院 | 46.92 | 重慶 | 9 | 理工 | 102 |
安徽建筑大學 | 46.44 | 安徽 | 8 | 理工 | 103 |
洛陽理工學院 | 46.44 | 河南 | 14 | 理工 | 104 |
北京服裝學院 | 46.32 | 北京 | 19 | 理工 | 105 |
徐州工程學院 | 46.05 | 江蘇 | 18 | 理工 | 106 |
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_大學排行榜(篇3)
◆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志向、興趣結合。
高考志愿的填報和城市的選擇是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我跟人工智能專家李開復老師討論過,未來三十年之內,人工智能來代替人類情感性、創意性、服務性以及需要感情交流型的工作幾乎還是不可能的。
所以從這個方向來說,學習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關系,反而是未來人工智能可能沒法取代的。高考志愿的填報盡管很重要,最重要的原則是和孩子自己的志向興趣相結合。
一個人的志向興趣愛好,是我們愿意為之付出努力的最大動力。作為父母稍微想一想,如果這輩子活得不開心,是不是因為你不喜歡你那份工作?不一定是因為那份工作帶來了更低或更高的收入,而是我們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每天從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終生想要從事的事情。人在興趣愛好中,會不自覺地產生人生的動力,不自覺地付出更多努力。
◆ 不能只聽父母的,更要聽自己的內心。
未來上什么樣的大學,到哪上大學,到哪個城市上大學,學什么專業,這一定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決定的話題。父母把我們養到18歲,也有資格和權利和我們共同討論我們的未來。
而孩子到了18歲,作為年輕人,也有資格決定自己的未來。同時我們也要有能力,照顧到父母的情感,并且跟父母達成一致,千萬不要父母、孩子為了高考志愿互不相讓。
既不能光聽父母的,也不能光聽老師的,而是更多的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內心再回過來和父母和老師進行討論,作為一個18歲的孩子,這是我們應該要能夠做到的。
◆ 不了解自己的興趣怎么選專業?
還有一些孩子,就為了拿個分數上大學,興趣點不明顯。這類學生可以考慮基礎學科領域,或者是考慮更熱門的學科。既然興趣點不明顯,那就要對應規劃大學學的東西,未來做什么可能被用上,因此學的太窄就不行。比如學日語,未來工作相對只能跟和日本有關系的方向走,比如與日本的外貿、交流,這樣相對來說有一點窄。
但基礎學科,比如數學、物理、歷史、哲學未來也都能用。這種大學科,比如文科中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理工科中的數理化。
◆ 選擇地區遵循兩個原則。
第一要遠離自己的家鄉。如果你在自己家鄉的話,你的生活習慣、對城市的了解,完全和上大學前一模一樣。而且如果在家鄉,父母離你很近,常常就會回家,父母會對你的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
如果說在高中之前,沒有辦法擺脫父母的影響,大學無論如何要跟父母離得遠一點,讓影響減到最少。很多獨生子女,父母的關心和關愛是過分的。不光是孩子在依賴父母,很多父母在心理上非常的依賴孩子,甚至把依賴孩子作為自己安全感的一個保證,這樣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為了擴大自己胸懷,讓自己習慣于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必須遠離家鄉。我自己當時可以進南京大學,也可以進蘇州大學,但是后來到了北京大學,離江蘇很遠。當時的中國北方和南方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我到北京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沙塵暴,對面看不見人,這個讓我無比的吃驚,把我江南小男子的那個這個風情打磨掉了,慢慢地在我的內心注入了一些北方的豪爽。在飲食方面,我在家鄉的時候只吃米,到了北方以后,開始喝玉米糊糊、吃玉米餅,慢慢改變了我的飲食結構和習慣。
原來我只是跟江南人打交道,但是到了北大以后就發現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我開始與完全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遠離家鄉進入一個陌生城市的大學,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第二,如果能進入大城市或者經濟發達地區更好。大城市帶來的是更豐富的生活、更復雜的人際交往,同時大城市,實習機會也會更多,大城市你所要學習的資源也會更多。但是如果你僅喜歡的幾所的大學并不在大城市,那還是更關注大學本身比較好。
◆ 父母不要跟到你上大學的城市去。
父母一定不要犯的一個錯誤,不要孩子離開你去上大學了,但是你還跟著又到他上大學的城市。
其實每個年輕孩子都希望過上自己離開父母影響的生活。孩子長大了,父母要有自知之明,放飛孩子是讓孩子成功和發展的最好方法。
◆世界未來的發展更趨向于個性化的選擇
世界未來發展是更趨向于個性化的,大家想一想,四五年前有大數據嗎?有元宇宙嗎?云計算甚至都沒有對不對?現在想著選一個專業讓孩子過一輩子,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大學學到技術,學到基礎。現在不要考慮太多職業問題,而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喜好做出個性化選擇。
◆ 如何建立正向循環機制?
如果高考后成績或者錄取的大學不那么理想,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考慮國際教育這條路。
國際教育包括香港澳門的國際性大學,也可以去距離中國近一點的像新加坡這些地方的大學。中國的高考成績可以作為很多國際大學錄取中國學生的標準。所以從這一點上,高考一定不會白考。當然前提是,你可能還得參加一到兩門英語考試,但要求也不會很高。
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_大學排行榜(篇4)
在最新的中國重點理工類院校排行榜中,清華大學排名第一,上海交通大學排名第二,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三。
學校名稱 | 總得分 | 省市 | 省市排名 | 類型 | 類型排名 |
清華大學 | 97.05 | 北京 | 2 | 理工 | 1 |
上海交通大學 | 86.69 | 上海 | 1 | 理工 | 2 |
華中科技大學 | 79.71 | 湖北 | 2 | 理工 | 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7.03 | 黑龍江 | 1 | 理工 | 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75.44 | 安徽 | 1 | 理工 | 5 |
西安交通大學 | 74.35 | 陜西 | 1 | 理工 | 6 |
中南大學 | 73.69 | 湖南 | 1 | 理工 | 7 |
同濟大學 | 73.13 | 上海 | 3 | 理工 | 8 |
東南大學 | 72 | 江蘇 | 2 | 理工 | 9 |
天津大學 | 68.25 | 天津 | 2 | 理工 | 10 |
大連理工大學 | 68.11 | 遼寧 | 1 | 理工 | 11 |
華南理工大學 | 67.95 | 廣東 | 2 | 理工 | 1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65.44 | 北京 | 5 | 理工 | 13 |
重慶大學 | 64.13 | 重慶 | 1 | 理工 | 14 |
北京理工大學 | 62.42 | 北京 | 6 | 理工 | 15 |
電子科技大學 | 61.09 | 四川 | 2 | 理工 | 16 |
西北工業大學 | 60.27 | 陜西 | 2 | 理工 | 17 |
湖南大學 | 59.76 | 湖南 | 2 | 理工 | 18 |
東北大學 | 59.58 | 遼寧 | 2 | 理工 | 19 |
西南交通大學 | 59.37 | 四川 | 3 | 理工 | 20 |
武漢理工大學 | 58.46 | 湖北 | 4 | 理工 | 21 |
北京交通大學 | 58.27 | 北京 | 8 | 理工 | 2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6.88 | 江蘇 | 4 | 理工 | 23 |
南京理工大學 | 55.76 | 江蘇 | 6 | 理工 | 24 |
北京科技大學 | 55.25 | 北京 | 10 | 理工 | 25 |
華東理工大學 | 55.17 | 上海 | 6 | 理工 | 26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5.11 | 陜西 | 3 | 理工 | 27 |
北京工業大學 | 54.71 | 北京 | 11 | 理工 | 28 |
中國海洋大學 | 54.31 | 山東 | 2 | 理工 | 29 |
河海大學 | 54.09 | 江蘇 | 7 | 理工 | 30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3.77 | 黑龍江 | 2 | 理工 | 31 |
合肥工業大學 | 53.32 | 安徽 | 2 | 理工 | 32 |
燕山大學 | 52.61 | 河北 | 1 | 理工 | 33 |
浙江工業大學 | 52.6 | 浙江 | 2 | 理工 | 34 |
北京郵電大學 | 52.09 | 北京 | 13 | 理工 | 35 |
東華大學 | 51.49 | 上海 | 7 | 理工 | 36 |
北京化工大學 | 51.02 | 北京 | 14 | 理工 | 37 |
華北電力大學 | 50.91 | 北京 | 15 | 理工 | 38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48.93 | 湖北 | 6 | 理工 | 39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48.31 | 山東 | 3 | 理工 | 40 |
長安大學 | 47.93 | 陜西 | 7 | 理工 | 4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46.36 | 北京 | 21 | 理工 | 42 |
太原理工大學 | 46.12 | 山西 | 2 | 理工 | 4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45.93 | 北京 | 23 | 理工 | 44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45.9 | 北京 | 24 | 理工 | 45 |
河北工業大學 | 45.2 | 河北 | 3 | 理工 | 46 |
大連海事大學 | 44.73 | 遼寧 | 4 | 理工 | 4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44.72 | 江蘇 | 11 | 理工 | 48 |
陜西科技大學 | 41.83 | 陜西 | 8 | 理工 | 49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41.4 | 遼寧 | 5 | 理工 | 50 |
東北石油大學 | 40.06 | 黑龍江 | 6 | 理工 |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