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全國排名
中國農業大學最新排名全國第28名
排在中國農業大學前3位的分別是:西北工業大學(綜合排名:24)、華東師范大學(綜合排名:25)、深圳大學(綜合排名:26);排在后3位的分別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綜合排名:29)、武漢理工大學(綜合排名:31)、蘭州大學(綜合排名:32)。
該排名數據來自全國大學排行榜,僅供參考!
校徽
校徽的色彩是植中國農業大學物的綠色,體現農業特點,象征生機勃勃蓄勢待發。盾形代表堅固、穩重和持久;鍬和犁的形態體現培養人才的治學理念。且從整體上表現“頂天立地”,上部象征進取和開放,下部表現面向社會的辦學主旨。以手繪農科大校門和“1905”表示學校始源。以托舉狀的麥穗寓意托舉農業未來的重任;麥穗和齒輪代表農科和工科;書本圖案代表傳播知識、培育英才,還象征翱翔的海鷗。
校歌
《金色的希望》
石順義詞、張偉曲
確定時間2005年7月
歌詞:
(女)戴上我們的校徽,就懷揣一片綠色的向往。
(男)走進我們的課堂,就走進田野金色的希望。
(女)翻開我們的書本,就聞到五谷淡淡的清香。
(男)走出我們的校門,就擔起天下飽暖和安康。
(合)啊,燕山腳下,書聲瑯瑯。啊,桃李滿園,天高地廣。
今天我們在這里奮發向上,
明天我們從這里鋪開那萬里春光。
校風
團結、樸實、求是、創新
釋意:
“團結”原意主旨是為了集中力量實現共中國農業大學同的理想或任務而聯合起來。這里主要是指學校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風貌,就是要通過共同理想、共同目標凝聚廣大師生員工信念,在學校中形成自由的學術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協作機制,共同推進學校事業的不斷發展。
“樸實”原意主旨為質樸誠實、純真樸實。這里是寄寓中國農業大學學子繼承民族優秀品質,在教學科研工作中作到樸實無華,體現出農大百年積淀的精神。
“求是”一語,最早見于《漢書·河間獻王傳》。唐代訓詁學家顏師古曾注釋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所謂“實事求是”就是指人們在占有大量、全面、系統的事實材料的基礎上,研究和探索進而發現其中包含的客觀規律性。“求是”就是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尊重事實,真正把握事物內部的客觀規律。
“創新”是現代科學精神的精髓。它被稱作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和教育的靈魂。
校訓
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
釋意: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屈原《離騷》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幾千年來一直感動并激勵著中國知識分子為國為民殫精竭智。“民生之多艱”是中國的農情,也是中國的國情,中國農業大學以農立校,國富民殷、強農為本,是中國農業大學的追求。數代農大人情系鄉土,憂患蒼生,為實現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溫飽和富庶之夢不遺余力。以“解”代“哀”,以此為己任的大氣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氣,恰切地表現了中國農業大學有別于其他高校的獨特性。
特色專業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全國排名首屈一指。本專業是以機械工程為基礎,融合信息技術、農業生物技術及環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培養具備農牧學、機械學、自動化控制技術及經營管理學等相關方面的基本理論,具備農業機械及其自動化裝備的構造原理、使用管理及農業生態環境方面的基本知識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大多到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生產企業、管理部門等,從事教學、科研、機電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推廣應用和經營管理等工作。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50%左右學生可考取碩士研究生。
動物科學
本專業已有80余年歷史,是中國動物科學教育的發源地之一,學科現有博士點4個、碩士點4個。培養具有扎實的動物科學專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在動物遺傳育種、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動物生產與管理等相關領域從事有關教學、科研、行政管理、推廣、開發和貿易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院內設有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草業科學3個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點,每年約有30%-40%的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畢業后可以勝任與動物遺傳育種、動物營養與飼料、動物生產等相關的高等院校、科研、行政管理、內外資企業、進出口貿易、保險等部門的技術與管理工作。
動物醫學
獸醫學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003年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我院排名全國第一名。本專業是以生物學為基礎研究動物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疾病進行診斷和防治的綜合性學科,畢業后可從事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進出口動物及其產品的檢驗、肉品衛生檢驗、飼料工業、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院內設有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臨床獸醫學、獸醫生物技術、獸醫公共衛生等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每年有40%~50%的學生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
環境科學類
本專業是我校實力雄厚的骨干專業,所屬的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是首批獲準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在2006年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雙雙名列全國第一。主干課程 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土壤地理與調查等等。近3年有代表性的就業單位有:省市級土肥站和農科所、農業局環境監測站、北京金土地有限公司等。畢業生也可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進一步深造。每年讀研比例在60%以上,部分同學出國深造。
化學
中國農業大學化學系擁有農藥學國家重點學科、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化學專業點,該專業由著名化學家、農藥學的奠基人黃瑞綸、胡秉方教授于1952年創建的。1996年被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同年成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化學專業點”。本科畢業生深造率在70%左右,其中15%進入美國普渡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院所,就業率多年來也一直在學校名列前茅,多數學生進入著名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和外(合)資企業。
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
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是為農業現代化服務的一個新興交叉學科,是現代設施農業與工廠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學科。培養具備現代農業生產性建筑、現代設施農業工程、新能源開發利用,從事規劃設計、裝備開發與集成、施工管理、教學與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型人才。 主要就業行業為建筑設計部門、設施農業相關企業、科研院所、機關事業單位等。
食品質量與安全
本專業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科技部“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農業部科技攻關課題、國家“863計劃”項目等方面的多項課題,以及食品安全標準制定、農產品安全管理法規制定等課題。要求學生掌握生物學、食品科學以及營養與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英語、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其成為基礎厚、能力強、適用性廣的通用性人才。本專業是全國農業院校中唯一擁有營養與食品安全專業醫學碩士授予點的專業。推薦深造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農林經濟管理
本專業作為國家重點學科,在學術研究和政策建議等方面處于全國同類院校領先地位。同時承擔著世界銀行、福特基金等資助的國際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課題,多位專家還被聘為農業部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專業的發展和國家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尤其是三農問題的解決息息相關,人才濟濟造就較多的社會精英和國家領導者。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本專業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和農業部重點學科“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的重要支柱之一,有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農業工程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而且專業有參與多項重大科技課題攻關,與相關事業部門、各級電力企業、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科研合作關系。專業課程設置偏重于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畢業后可在電力科研院所、電力規劃設計院等地工作,每年約有40%的本科生考上研究生或出國繼續深造。
農村區域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國際農村發展中心(CIAD)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和研究,于1998年經教育部批準率先設立了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在全國發展領域內具有領先地位。專業一方面培養掌握農村發展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培養國際發展管理的人才。畢業后可到政府的政策研究與制定機構工作,也有25%左右的學生考上研究生繼續深造,申請到與我院有合作關系的國外大學繼續深造。
車輛工程
本專業承擔了多項國家“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研究工作。重點培養汽車整車設計、汽車發動機設計、汽車底盤各總成設計、汽車電子控制裝置設計以及汽車運用等方面的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從事汽車整車、汽車發動機和汽車零部件的設計、研發、制造、檢測、營銷、售后服務、維修等工作,也有約40%左右的學生可以通過推薦或考試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電子信息工程
本專業是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有“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和“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碩士授權點。專業課程設置偏重于高速信號的實時采集、處理、存儲與傳輸,畢業后可到電子信息管理、電子設備、計算機、通訊等企業和公司從事開發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深造的專業方向: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生物工程
本專業承擔了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農業部“948”引進項目等國家科研課題,還承擔著企業、部門間的橫向課題和其他多項國際合作項目。專業課程“發酵工程”為北京市精品課程,以培養食品生物工程高級人才為目標,將課堂教學、科研訓練和生產實踐相結合。畢業生就業范圍較廣,可以到食品生產、生物制藥等領域的企業從事產品研發、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等工作,除本院外,可保送至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其他高校等。
種子科學與工程
本專業是我國第一個設置的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依托作物學一級學科,師資力量雄厚。主編了本專業3門主干課程的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在河北、甘肅和北京等地的多家種子公司和種子加工廠建有學生教學實習基地和眾多國際交流項目。種子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種子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國際化使得本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具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