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啟動學部制改革
中山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學部主要由相同和相近學科院系組成,設置有學術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統籌學部內院系學科規劃與布局,通過完善學位授予標準、教師評聘標準,促進高水平人才培養和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部內或學部間跨學科教育和研究,提高學科建設整體水平。
以經濟與管理學部為例,學院組成有嶺南學院、管理學院、旅游學院、國際金融學院和商學院5個學院;學科方面,涵蓋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一級學科。
近年來,中山大學快速發展,形成在廣州、深圳、珠海3個核心城市辦學的格局,發展成為文理醫工農藝綜合發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3個城市5個校園,是獨特的辦學優勢,但如何激發優勢、破 解三地辦學的挑戰與困難,是擺在學校面前的新課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高松說,根據學校新時期新階段發展需要,結合前期大量調查研究和充分討論,根據學校發展啟動學部制改革,“主要目的是完善學術治理體系,激發院系活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構建‘學?!獙W部—院系’三級學術治理體系,歸根結底是落腳于提升育人能力水平,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受聘為經濟與管理學部主任的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說,學部的設立,有利于統籌相同和相近學科的人才培養標準、學術標準與學術評價,實現一個入口、一個出口,促進跨院系跨學科協同合作,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部合力。
“當前,學校進入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新階段,面臨新形勢新任務,這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大膽創新?!敝猩酱髮W黨委書記陳春聲認為,學部制的實施有助于發揮學校辦學格局和辦學資源的優勢,進一步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激發更大的發展動能,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中山大學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
生物學 | 工商管理 | ----------------- | -----------------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
邏輯學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人類學 | 思想政治教育 |
中國古代文學 | 英語語言文學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近現代史 |
基礎數學 | 凝聚態物理 | 無機化學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人文地理學 | 藥理學 | 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td> | 內科學(腎?。?/td> |
神經病學 | 外科學(普外) | 眼科學 | 耳鼻咽喉科學 |
腫瘤學 | 衛生毒理學 | 行政管理 | -----------------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
中國哲學 | 社會學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光學 |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病原生物學 | ----------------- | ----------------- |
雙一流與985/211的區別
“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一流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是經過長期重點建設、具有先進辦學理念、辦學實力強、社會認可度較高的高校,須擁有一定數量國內領先、國際前列的高水平學科,在改革創新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中成效顯著。
一流學科: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應具有居于國內前列或國際前沿的高水平學科,學科水平在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中進入前列,或者國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業或區域影響、學科優勢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據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此前介紹,“雙一流”建設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個全新的計劃。
中山大學特色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 | |||
---|---|---|---|
漢語言文學 | 歷史學 | 哲學 | 人類學 |
行政管理 | 工商管理 | 會計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微電子學 | 化學 | 生物科學 | 生物技術 |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 網絡工程 | 軟件工程 | 法醫學 |
臨床醫學 | 預防醫學 | 護理學 |
院系設置
中國語言文學系 | 歷史學系 | 哲學系 | 博雅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翻譯學院 | 國際漢語學院 | 國際關系學院 |
管理學院 | 嶺南學院 | 國際金融學院 | 旅游學院 |
法學院 | 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 資訊管理學院 | 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 |
傳播與設計學院 | 教育學院 | 心理學系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國家保密學院 | 知識產權學院 | 創業學院 | 外語教學中心 |
體育部 | 通識教育部 |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
生命科學大學院 |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 物理與天文學院 | 逸仙學院 |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 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 | 海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微電子學院 | 移動信息工程學院 | 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 |
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 | 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 | 工學院 | |
中山醫學院 | 光華口腔醫學院 | 公共衛生學院 | 藥學院 |
護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