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1
小孩子堆積木,堆了又塌,塌了再堆,往往堆上千百回,耗上大半天的時間,也不覺得疲倦。在成人看來,這毫無意義的事情,他們卻心神專注,玩得興致勃勃,其中沒有別的理由,只是興趣使他們入神而已。
關于興趣,古今中外有過許多精妙的論述。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說:“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癖者,因長期的習慣而形成的對某種事物的`偏好是也。愛因斯坦和歌德說得更明白,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歌德則說,“愛好即獲得知識的第一步”。
為什么古圣先賢如此推崇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一個人從事某種活動的動力源泉,自然也是荻取成功的先決條件。若要成就一件事情,雖然需要智慧和才能,但是如果沒有興趣,毅力和信心得不到熱情的支持,一旦遇到困難,就會輕易地放棄;相反,如果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極大的熱情,熱情支持信心,信心產生勇氣和毅力,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堅持,會克服。司馬遷忍受宮刑之辱,成就史家之絕唱,不也是源于對歷史的愛好嗎?
有人說,我也曾經有過許多興趣啊,可是如今依然一事無成。有道是江山易得守之難,興趣需要培養,也需要維護和堅持。晉時王獻之練習書法,竟然用盡了十幾缸的水,其堅韌精神可想而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輕易地形成一種興趣,很快又消退了,淡化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如此興趣焉能收獲成功?
遺憾的是,今天我們的教育陷入了急功近利的誤區,應試教育的大棒高懸,一切為了分數,分數就是一切。哪里還管什么興趣,哪里還去培養學生的興趣!家長們似乎很關心孩子的“興趣”,將孩子送進這個興趣班,那個興趣班,其實孩子哪里有興趣!興趣,本應是遠離功利的,卻被他們涂上了功利的色彩。
趙元任告訴女兒,自己研究語言學是為了“好玩兒”。好玩者,興趣也,非功利主義,非沽名釣譽,更不是嘩眾取寵或是想要一本萬利。
正在實現中國夢的國人啊,讓我們的教育里少點功利,多些興趣吧!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2
學業是學生不可或缺的,學習能讓自己更充實;而在努力學習之虞,興趣也是缺一不可的,透過正當的興趣,抒發壓力,或得釋放,并且在興趣中學習,得到身心的舒展和健全。
“知識就是力量”倘若我們沒有知識的累積,文化的洗禮,就不會有現今如此網絡蓬勃、科技發達的社會了。書本是古人多年的人生經驗和智慧積累的結晶,教導后 人做人處事的道理。生在這個處處便利的社會,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不用跋山涉水、千辛萬苦的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求知讀書,印刷和網絡的.發達,使我們“秀才 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先人留下來的字字珠璣和智慧結晶,好好研讀。現代的社會,資訊是很重要的,如果腦袋沒有隨時“更新”,那你就會 跟不上潮流。所以我常吸收新知,以免跟不上時代的腳步,跟同學講話聽得一頭霧水,淪為別人的笑柄,卻也時常搞得身心俱疲、精疲力盡,這時就需要“興趣”來 抒解壓力,讓身體舒緩一下。
我的興趣有成千上萬個,數也數不清。動態的打籃球、打羽球、打棒球……靜態的看小說、看電影、看棒球……等。當我被惱人的數學搞得腦袋打結、被復雜的植物 細胞弄得疲憊不堪時,我喜歡跟好友一起去打籃球。每每進球時,總能讓我熱血澎湃,在籃球場上狂奔,任由汗水傾灑,盡管打得精疲力竭,我還是打得不亦樂乎; 我喜歡看一本懸疑小說,彷佛置身其中,想向自己好像是大名鼎鼎的福爾摩斯,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慢慢搜尋證據,這樣的推理游戲,我樂此不疲;看一場精彩絕 倫、令人激賞的棒球比賽,令我不由自主為支持球隊加油!當我沈醉于興趣時,我忘卻了煩惱,壓力化為烏有,疲憊也跟著煙消云散!這時候我又能重拾書本,在書 海浩瀚無盡的世界,恣意尋幽訪勝,每每滿載而歸!
學習能讓我們變得更強大;興趣能讓我們在課業的壓力之余,變得生龍活虎。所以學業和興趣都是缺一不可的!把握學習的黃金時光,也在興去中陶冶溫婉的性格,能這樣我們是何其幸福啊!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3
“學習是進步的唯一途徑”,這是自我上學以來一直陪伴我長大的一句話。6年來,我也是不斷地看到自己在進步,同時也在不斷地證明這句話是對的。或許,我的一生也將圍繞著這個詞——“學習”來展開吧!
許多人認為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能夠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學,有臉對得起父母,無愧于老師。可我不怎么認為,我認為學習只是一場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認真對待的跨欄比賽,在這場跨欄比賽中,難免會遇到幾個我們從沒遇見過的、比平常高出好幾倍的欄,不論有多么艱難,我們也只有努力跨過去。也許,在這勝利的背后,有著許許多多辛酸的淚水。但是,正是這不起眼的淚水,增強了我們的好勝心理,我們才會有勇氣嘗試著去跨過這一個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我們跨過這一道欄時,我們心里會是多么的.自豪。
培養學習興趣是重要的。有一些人感興趣的是最后的結果,可我感受的是學習過程中的快樂,而不是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等待命運的安排。學習,不是一件痛苦的事,相反的,它充滿了快樂;學習,不是任務,是一場游戲;學習,不是戰爭,是一次感悟人生的機會;學習,是華夏兒女五千年文明史的見證。對學習的興趣會在不知不絕中產生,在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益處時,你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變的充實了,有意義了,不再是那么空虛。
培養學習興趣雖然重要,但是也不可輕視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就是小時侯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天生一樣牢固。
眼下,我已成為了6年級學生,在這6年中,我也養成了不少好的學習習慣:
一、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
二、在學校里抓緊時間完成分內的作業。
三、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不要拖到第二天。
四、每天看報紙或看課外書,豐富課外知識。
五、每天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內外大事。
許多專家認為: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是小學階段嚴格訓練、反復強化的結果。
學習,為我們今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伏筆,打好了扎實的地基,使我們不會因為有一點點困難就退縮、放棄,它教會了我們如何面對今后的人生。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4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長大后可以出人頭地,而這些家長也幾乎都認為:要有好的未來就要“拚學業”,沒有動力的也會請補習班老師推你一把,雖然教育部倡導要孩子們能趁早培養出自己的興趣,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媽媽常說讀書真的很重要,她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現在多讀書對以后找工作很有幫助,她總是對我的課業很要求,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她每一個科目的參考書都會購買齊全,以讓我做反復的練習,希望這些知識可以借由不斷的練習“刻”進我的腦子里,每次的段考也都很要求,要我保持在班上的前幾名,她總認為成績和名次象征著一個人的未來,唯有好好讀書、考出好成績或者讀明星學校才是一個小孩應盡的義務,至少她給我的感覺是這樣。初二下學期的時候,那陣子我的成績有一點點下滑,她急得要命,后來她是用“剝奪自由”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她威脅道:“只要校排超出前十名、班排超出前二名,就不準看電視及使用手機!”她認為都是這些東西影響我的課業,我該相信這都是為了我好?還是應該要感謝她這般美麗的錯誤?
“高興學來的東西永不會忘”,興趣是一個人學習技能的.動力,喜歡就會勤奮的做、努力的做、認真的做,沒有一個興趣不是興趣,只要自己喜歡,即使再不起眼的工作都可能有亮眼的成績,畢竟行行出狀元嘛!我從小東學西學,音樂美術這方面我格外有興趣,喜歡跟著音樂舞動歌唱,在空白的畫布上自由揮灑,從前在班上格外出眾,媽媽也覺得小孩玩玩興趣也好,我想學畫,她就讓我去上課;我想學鋼琴,她也送我去上課,甚至數學也一樣,我喜歡什么她都讓我去做,我很享受做這些 我喜歡的事情,所以做起來格外順手,什么都學得很快,媽媽總是諷刺的說:“要是讀書也可以這樣該有多好啊?”
現在的教育貌似是針對孩子們的適性發展而設定,政策一開始看似完美,但仔細一看,百分之七十的那些超額比序幾乎是人人皆可得到滿分的,剩下的就是百分之三十的紙筆測驗了,所以其實最后的決勝關鍵還是學業,到底是學業重要?還是興趣重要?老實說,我不敢妄下斷言。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5
說起學習,總會另一些學生頭痛,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一些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濃,如果對學習產生興趣,則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學習的秘訣不是什么好記星,也不是六個核桃,而是它——興趣。
興趣的作用真的很大,愛迪生發明燈泡只是依靠不屈不撓的精神嗎?不,不是的,還有興趣;司馬遷寫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難道只依靠忍辱負重嗎?不,不是的,還有興趣;比爾蓋茨在微軟公司開發了各種軟件,難道只是依靠他過人的才華嗎?不,不是的,還有興趣。
綜上所述,興趣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它不僅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甚至還改變了我們的命運。
明代的.政治家文學家宋濂,“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他從小就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一種愛好,經過寒窗苦讀最終成為一代名家,成為王朝砥柱。不是別的,也正是這興趣成就了他的一生。
魯迅先生從小熱愛讀書,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試想如果不是魯迅先生對讀書興趣濃厚,博覽群書,怎能有其犀利、詼諧的文風。
科學家丁肇中用6年時間讀完了別人10年的課程,最后終于發現了“J粒子”,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學金的華人。記者問他:“你如此刻苦讀書,不覺得很苦很累嗎?”他回答:“不,不,不,一點兒也不,沒有任何人強迫我這樣做,正相反,我覺得很快活。因為有興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質世界的奧秘,比如搞物理實驗,因為有興趣,我可以兩天兩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實驗室里,守在儀器旁。我急切地希望發現我要探索的東西。”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離不開興趣,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指導教師:周立華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6
你見過能裝下“彩虹”的瓶子嗎?我相信沒有吧。我最近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招術,能把“彩虹”關進瓶子里,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彩虹有七種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我當然不能把真正的彩虹取下來,裝進瓶子里,我只能用色素來代替彩虹七彩的顏色。這時,有一個問題阻礙了我的實驗——色素加到一起會混色呀?怎么辦?
通過在網上查找資料,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色素的密度,就可以避免混色了。可是,應該用什么來改變色素的密度呢?我又被困住了。突然,我的頭腦中浮現出前幾天我看見的死海的圖片。因為鹽分重,死海的密度比其他鹽湖要大得多,甚至可以讓一個成年人躺在水面上看報紙。“有了,用鹽!”我興奮地叫了起來。
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我就開始做實驗啦。我決定先試著做一個簡單的三色“彩虹”。我拿出紅、黃、綠三種色素顏料,準備好了三個塑料杯子、三支滴管、一個細長的塑料瓶、一個小勺和一包食鹽。首先,我往三個杯子里注入清水,再分別加入色素顏料。等顏料在杯中充分溶解后,我把12小勺、4小勺的食鹽分別加入紅色和黃色的.水中,并用滴管攪拌,讓其均勻地溶解。接著,我用滴管將水轉移到塑料瓶,按照加鹽的多少,先把鹽分最濃的紅色水加在下面,再把鹽分較少的黃色水加在中間,最后加入沒有鹽分的綠色水。加水的時候,讓水沿著瓶子的內壁一滴一滴地滑下,色彩的分層就慢慢地明顯了。我做這些步驟時一絲不茍、專心致志,生怕讓色素水混在了一起。
終于,在鹽的魔法下,一瓶繽紛的“彩虹”水誕生了:底部是紅色,中間是熒光黃,最上面的是草綠色。它們之間相連的部分還出現了紅黃、黃綠漸變色,漂亮極了!我把瓶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我知道,只要一搖晃它,三種密度的水一旦混合,就會混雜成一種顏色,彩虹也就消失不見了。
通過這次實驗,我明白了鹽可以改變水的密度,在靜止狀態下不同密度的鹽水可分為不同的層次。這次實驗更讓我懂得了:只有勤動手、勤動腦,才能在科學的天空中飛得更高更遠。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7
“231!232!233!……245!”同學們剛剛說完這個數字,水滴就溢出來了。你知道我們在干什么嗎?原來我們在做關于水的張力的實驗。實驗前,楊老師先讓我們猜一杯水能容納多少回形針,同學們有的說10枚,有的說30枚,而我覺得是50枚。老師見我們吵得熱火朝天,他卻一聲不吭,同學們紛紛露出了不屑的目光,心想:這個水杯肯定不能容納很多回形針。
楊老師拿了一枚回形針,把回形針小心翼翼地貼著杯沿,然后輕輕一推,回形針像一片花瓣從天空中慢慢飄到水里。同學們緊張得都不敢呼吸出聲音來,眼珠子也仿佛快要瞪出來了。我很納悶,情不自禁地說:“怎么水面不溢出來呢?”楊老師笑而不答,好像是想讓我們接著往下看。緊接著,第二枚,第三枚也相繼潛入水中。隨著水中的回形針的數量不斷增加,同學們激動的數數聲一浪高過一浪。直到數到50枚時,同學們的預測數已經被打破了。我仔細一瞧杯底已是薄薄的一層回形針。這時教室里的.氣氛已經完全轉變了。同學們的情緒也格外高漲,大家從趴在桌子上看,到站起來看,到站到椅子上看,最后擁到講臺前觀看。“55、56、……80、81、……90、91……”
楊老師又繼續放了一些回形針,直到100多枚回形針的時候,突然停止了。楊老師笑瞇瞇地問:“同學們,如果我接著往水杯里放回形針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同學們有的說:“肯定會溢出來。”有的說:“可能會溢出來。”還有的同學更可氣,竟然起哄地說:“那就把回形針全放進去吧!”楊老師聽了不但沒生氣,而且接著往里面放回形針,此時的水面稍微上升了1-2毫米。有的同學還是認為不會溢出來。老師讓我們每個人都試了幾遍,水面越來越高,當放到245枚的時候水才溢出來了!同學們百思不得其解,再三問老師。終于,老師揭開了里面的奧秘。原來水是有張力的,當回形針放的少時,張力沒有破壞,水便沒有溢出來;當回形針放的多時,水的張力被破壞,同時回形針占據了杯子里面水的空間,水就溢出來了。
一杯水,能有如此大的張力,我們人也應如此: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沉著冷靜,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只要迎難而上,迎接自己的就會是成功!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8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科學講座——“奇跡就在身邊”。我和同學們都懷著好奇、激動的心情來到教室,傾聽并觀看了這堂趣味橫生的講座。
講座開始了,《創想號》雜志的兩位工作人員先向我們自我介紹了一下,便開門見山地進入這次講座的話題。他們先請兩位同學到臺上進行刺氣球,并說氣球刺不破。臺下一片嘩然,這不是騙人么,同學們議論紛紛,都晃著小腦袋表示不相信。叔叔神秘的一笑,不慌不忙地一手拿著紅色的氣球,一手拿起了準備好的.毛線針,同學們一聲驚呼,膽小的同學甚至捂起雙耳。只見叔叔胸有成竹地把毛線針抵在氣球上小心翼翼地旋轉起來,不一會兒針尖就穿過了氣球。這時怪事發生了,氣球居然沒“碰”的一聲爆炸,同學們都瞪著大眼珠子,嘴巴張成“O”型,驚呆了。可叔叔不為所動,繼續把針從氣球肚子里往外鉆,一轉眼的功夫,針尖穿過了另一端。只見氣球如同一個糖葫蘆似的穿在毛衣針上,不僅沒爆炸,而且個頭也沒變小,同學們個個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才爆發出如雷的掌聲。接著叔叔讓兩位同學也開始試試,一位同學才開始就碰的一聲氣球炸了,把我們嚇一跳。另一位同學成功地把針鉆進了氣球的肚子后,就不敢接著往下鉆,只好請叔叔幫忙,不料叔叔一個疏忽大意,氣球也炸了。
“氣球怎么會刺不破呢?里面肯定有鮮為人知的秘密。”阿姨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說:“哪位同學來說一下這是為什么?”在場的同學們舉手的真是鳳毛麟角,阿姨一個個問過去,卻沒有能答到點子上的。問到我們班的“小才女”——丁久耘時,她清了清嗓子說:“這應該是摩擦力的問題吧。”阿姨頓時眼前一亮:“對了一部分,在刺氣球的時候,一是氣球不要充太滿,二是刺的部位要靠近吹氣球的口的位置,而另一端如果是通過和口相對的位置的話,針可以穿過氣球。因為在這兩個位置,氣球表面的張力不是一致向外的,而是收縮的,所以針刺進去球表面會把它包住,當然針要粗一點的。”雖然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我忽然明白了: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科學奇跡,只要善于動腦,敢于發現,就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所獲!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9
“再加一枚!再加一枚!天哪!水還沒溢出來!”你們猜猜,我們在干什么?告訴你吧,我們正在做一個實驗。在這次實驗中,你必須一心一意,屏住呼吸,認真觀察哦。我迫不及待地準備好了材料:一個晶瑩剔透的杯子,倒滿水,還有若干硬幣。
開始實驗了,我平復好激動不已的心情,集中精力,先把杯邊的水小心翼翼地擦干,然后拿起一枚硬幣,我的手開始發抖,真怕一不小心硬幣接觸到水面,水就會溢出來。我深呼吸一口,將硬幣輕輕地從杯邊放了進去,硬幣像樹葉落地般緩緩沉下去,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水面,水面沒有任何變化。我疑惑不解,緊接著把硬幣一枚一枚扔進去,10枚、15枚、20枚,水面微微鼓起,像有點吃撐的小肚皮,仍沒有溢出來,我心里開始七上八下、急不可待,抓了5枚硬幣一起扔了進去,突然,水花四濺,我頓時傻眼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氣得我咬牙切齒。
“失敗乃成功之母,再做一次一定要成功。”我默默地對自己說。重新倒滿水,拿起一枚硬幣,從杯子邊上輕輕滑進去。我瞪大眼睛,耐心地一枚一枚地放進去,已經30枚了,水已經鼓起來了,像個“小山包”,又像個晶瑩的“果凍”。我屏住呼吸,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一點細枝末節,我的動作放慢了,一枚慢慢放進去,凝視一會兒,才又輕輕拿起一枚再放進去,已經35枚了,“太神奇了!”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水位雖然在上升,但水與杯口形成一個完美的'弧線,仿佛空氣中有一張無形的網,將水緊緊地包在里面,形成了一座清澈的“山”。當放到第38枚時,瞬間水溢出來了。“原來能放這么多啊!”我驚喜不已,同時長呼了一口氣,總算做完了!
一切那么神奇,是水滴們在變魔術嗎?不是,告訴你吧,這一切都是因為表面的張力。液體的表面都有一種張力,像一層彈性“表皮”,當硬幣投進去時,就像吃下了飯,彈性“表皮”會如肚皮一樣微微拱起,而且它能承受一定的壓力,杯口像一座凸起的“水山”。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科學奧秘,等你發現。只要你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一個敢于疑問的大腦,這樣,科學的大門將永遠為我們打開。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10
自然課上,施教師神秘地說:“你們信不信,我會變魔術,能把一杯很臟很臟的水變得干干凈凈?”同學們直搖頭,我半信半疑。
正說著,只見施教師拿出一只燒杯,灌了點水,又往水里撒了點土和木屑之類的臟物,輕輕搖晃了幾下,那水就變得又黑又臟。
施教師風趣地說:“你們仔細看著,教師開始變魔術了,這魔術的名稱叫‘水的凈化’,此刻開始第一步——‘沉淀’。”施教師把燒杯穩穩當當地放在桌面上。我們不敢有絲毫放松,瞪大眼睛緊盯著燒杯,觀察著水的變化。燒杯里的水正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悄悄地進行著兩極分化,只見泥土之類的臟物向杯底下沉,木屑之類的臟物向水面上浮。大約過了十分鐘,臟物完全走向了兩極,中間的.水變清澈了。這時施教師細心翼翼地把燒杯里的水倒入另一只燒杯。
我嘟噥著:“真可惜,只除掉了沉在下頭的臟物,浮在水面上的怎樣就除不掉呢?”施教師之后我的話茬說:“這位同學說得對,‘沉淀’不是萬能的,它只能除掉那些像泥土之類能夠沉在水底的臟物,木屑之類浮在水面的臟物,它就愛莫能助了。請看水的凈化第二步——過濾!”
施教師那鏗鏘有力的話語使我們精神為之一振。只見施教師一邊拿出一張圓形紙片,一邊說:“這可不是一張普通的紙,這是一張濾紙,它神奇得很呢!”聽施教師這么一說,我們更不能懈怠了,我擦了擦眼睛像小貓盯著魚兒似的瞅著教師。只見施教師把濾紙窩成了漏斗形,插入漏斗里并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壁。施教師細心地把燒杯里的水沿著玻璃棒慢慢地倒入漏斗,滲過濾紙流入另一只燒杯的水竟然變得清澈無比。“真的好神奇呀!”我們驚訝不已,這時施教師從漏斗里拿出那張濾紙,原先臟物都被濾紙截住了。
“施教師,這水好干凈呢?讓我喝一口吧!”我情不自禁地說。施教師直搖頭說:“不,不,這水表面看起來似乎很干凈,但還有細菌等有害物質,就得進行水的凈化的第三步——消毒。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就是把水煮沸,當水溫到達攝氏一百度時絕大部分的有害細菌就會被殺死,那水我們也就能夠大膽地喝了。”
這次實驗,我受益匪淺。我想我們既然能凈化一杯水,那么必須能凈化一桶水、一水,也必須能凈化整個地球上的水,但愿我們地球上所有的水都干凈起來。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11
“耶!我成功了!”咦?往日平靜的教學樓,今日為何這般熱鬧?哈哈,原來,我們班的同學們正如火如荼地做一個“搭紙橋”的實驗哩!走,我們一起去“現場”觀摩一下吧!
你們相信一張輕如鴻毛的白紙能托起十幾本書嗎?你們一定不信,但是這個奇跡即將在我們班誕生啦!
隨著田老師一聲令下,有趣的“搭紙橋”實驗拉開了序幕,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忙活開了。你瞧,有的與同桌討論著搭紙橋巧妙的方式;有的.則拿著白紙苦思冥想;還有的已開始躍躍欲試了。“田老師,快來看,我成功啦!”謝文興奮地一蹦三尺高,欣喜若狂地喊田老師來瞅瞅自己的“成果”。“你真棒!繼續加油吧!”田老師激動地向謝文豎起了大拇指。可是這邊剛成功,那邊就傳過來了一聲“慘叫”:“Oh,mygad!我的紙橋塌了!”
看著同學們搭得如此興致勃勃,我也不甘示弱。我和同桌把課桌拉開,兩個現成的橋墩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把紙頭折成N多個M形,展開架在課桌之間,同桌戰戰兢兢地用手托著紙生怕掉下來,我小心翼翼地把一本書放在紙上,可還沒等松手,書和紙就一起“調皮”地“跳”到了地上,我失落萬分,如同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緊接著,我又試了幾種不同的方法,但都沒有成功。突然,同桌靈機一動,趴在我耳邊悄悄地告訴我一個“秘密方案”。于是我們把兩張M形紙卡在一起,我先是手顫抖著,膽戰心驚地放了一本,竟然沒有塌;又忐忑不安地放了第二本,依然沒有塌,這下我放心了,大膽地放了三本、四本、五本、六本……六本啊!奇跡啊!我幾乎要尖叫出來了。我們難掩住心中的喜悅,為我們成功的實驗擊了個掌,激動地擁抱在一起……
實驗快接近尾聲了,我們班的同學已經達到了十二本的壯舉。這時一個大大的問號在我腦海中浮現:為什么一張M形紙能承受這么多本書呢?原來,折成M形,紙的厚度增加,張力就大啦,承受的力量也就更大了,再加上三角形有穩定的作用,所以當紙橋托住書時,還是紋絲不動。
這個實驗既讓我增長了知識,又“品嘗”了成功的喜悅。這真是一次既成功又有趣的實驗啊!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12
上周五,老師對我們說:“大家回去拿一個雞蛋,自己站在凳子上,看能不能讓雞蛋摔不破。“聽完這句話,我疑惑不解地想:老師怎么回事?這事情怎么能辦得到呢?
回到家,我把這一切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好吧,等有時間就做這個實驗吧。”
星期五終于來了,我興致勃勃地帶著我的工具來到課堂上。上課了,同學們興高采烈,其中最有意思的要數王藝達了,他把沙發墊和被子都搬來了,同學們哈哈大笑。
老師先讓一個同學上臺做實驗,只見他拿著一個生雞蛋和一個塑料口袋上了講臺,老師說:“如果你只用這些東西,雞蛋絕對是會摔破的!”她說話帶著肯定的`語氣。老師讓他站在凳子上,取下塑料口袋往下扔。他只好往下扔可雞蛋一著地就碎了,他絕望了。老師說:“你不就是想這樣嗎?邊說邊做著兩只手拉著塑料口袋的兩邊。他突然說:“不對,我是這樣的。”說完,便把分裂開了的蛋黃和蛋殼放入塑料口袋里,用手拿著塑料口袋往下扔,可他的手卻沒有放開,所以塑料口袋就沒有掉下去。所以,他的放法不符合實驗要求。
一個同學又上講臺了,他帶著一塊土黃色的大海綿和透明膠,當然也有雞蛋。他先把大海綿和雞蛋用透明膠綁在一起,花費了許多功夫,終于弄好了。他便站到了凳子上面,“啪”。地一聲,雞蛋和海綿落地了。撿起來一看,雞蛋居然完好無損真是奇跡,他第二次扔雞蛋,可惜天公不作美,他的海綿把雞蛋反彈了一下,“啪 !”雞蛋也裂開了。他的實驗只成功了一半。不過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又一個同學抱著她的“超級白面大饅頭”一步步地走上了講臺,只見她站上凳子,往下一扔,“破!”“不破!”大家激動地在喊叫著。“超級白面大饅頭”落地了。我們撿起來,取下橡皮筋,原來,她對雞蛋“加工”了哩!她用衛生紙橫豎包了無數圈,雞蛋還有四個“防守衛兵”——海綿,把海綿拆開,雞蛋還在里面睡大覺哩!她的實驗成功了。
下面一個同學的“大部隊”向講臺前進了。他第一次扔,蛋居然沒有滾下去,也沒有破。他高興極了。第二次扔時,雞蛋就不聽話了,滾到地上去了,他的心情突然“晴轉陰”。他的實驗也失敗了。
今天的實驗不但有趣,而且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自己覺得不可能的事,要多嘗試,你就會有新發現。
高考作文題目:讓教育里多些興趣精選篇13
古代有一個叫做“點石成金”的傳說,但你們知不知道我的老師會點蛋成銀術?今天我就給你們去見識一下吧!
上課了,我們陸陸續續地進入了直播間。剛開始老師對我們說:“今天我們要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但他沒有告訴我們要做什么實驗,大家都很好奇。
實驗材料是一根蠟燭、一個打火機、一個裝了半杯水的玻璃杯,還有一顆生雞蛋。同學們議論紛紛,都在猜想今天做什么實驗。我心想:老師是不是要我們把雞蛋煮熟了吃啊?于是我就直接問蔡老師:“今天我們是要煮雞蛋嗎?”蔡老師搖搖頭說:“不是!”然后,蔡老師又點了點人數,見大家到齊了,就一本正經地說:“今天我們要做一個點蛋成銀的實驗。”
蔡老師叫我們點燃蠟燭,然后把蛋放在蠟燭上烤黑,越黑越好。我小心翼翼地點燃蠟燭,然后把雞蛋放在火苗上烤。雞蛋一點一點地變黑了,可是被烤黑的地方好燙啊!我趕緊把手松開,結果雞蛋“砰”的一聲砸在桌子上,摔了個粉碎。頓時,我的心里有些抓狂,我到底能不能成功啊?
第二次實驗,我叫爸爸來幫忙。我看著爸爸拿那個夾盤子的小夾子夾著雞蛋烤,我也躍躍欲試,就對爸爸說:“爸爸,我也想玩。”爸爸把夾子遞給了我。可這個夾子畢竟是用來夾盤子的,夾雞蛋的話就很勉強了。果不其然,只聽“啪”的`一聲,雞蛋又被我砸得四分五裂了。我不甘心,又拿了一枚雞蛋。
這次我叫媽媽來幫忙。不一會兒,雞蛋就被媽媽完全烤黑了。這時,我有些疑惑,這不是黑蛋嗎?怎么變成銀蛋呢?同學們也和我一樣半信半疑,老師卻不回答,只是讓我們把雞蛋放進玻璃杯中。我照做了。天哪!奇跡發生了,整顆雞蛋閃爍著銀色的光,好漂亮啊,我驚呆了!
最后,老師揭曉了答案。原來雞蛋被烤黑后,它的表面覆蓋了一層碳顆粒,把這樣的雞蛋放進水中,表面的碳顆粒不會溶解,相反,它還會發生放射現象。你在水上看,它就變成銀色的雞蛋了。當然,只要再拿出雞蛋,它又變成黑不溜秋的黑蛋了。
這次的實驗可真神奇,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