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作文題及點評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中作文是占著很大比例的分數的。而如果在作文中增加一些名言警句也有利于增加我們文章的韻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湖南高考作文題及點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湖南高考作文題及點評(篇1)
踮起腳尖……
點評:說實在的,這個題目寫起來并不難。踮:動詞。即提起腳跟,用腳尖著地。踮起腳尖,即是一個引體向上提升的動作。大凡踮起腳尖,都是有目的性的動作,比如露天看演出,比如樹下摘果子,比如矮個測量身高,比如雨后過爛泥路,比如留守兒童盼歸……種種。這些都是一個引體向上努力的動作,踮起腳尖是為了提升自身的高度,實現目標。但思維就此擱淺,文章也許會落入俗套。你是否想過,只要踮起腳尖,稍稍地抬起我們的頭,提升我們的眼光,我們就能看到行進的“路”——或蜿蜒,或狹窄,或陡峭,或險灘……提前做好行進的準備,而不至于盲目樂觀或消極悲觀,最終順利到達遠方:正如牛頓所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要你踮起腳尖,我們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質,不至于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通過發散思考,這個題目可以和“好奇”“夢想”“面子”“盼歸”“修路” “借助”“方向”等話題聯系起來,進行巧妙轉化即可。寫作時訣竅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寫作此類“實”題,你可以來點“虛”的升華。
寫議論文:踮起腳尖:(提綱一)①什么“踮起腳尖”? ②為什么要“踮起腳尖”?小而言之:站得高才能望得遠,所以踮起腳尖。大而言之只要踮起腳尖,提升我們的眼光,我們就能看到行進的“路”。③怎樣“踮起腳尖”?①要正確認清自我;②要有不怕艱苦的精神.
寫記敘文:寫我高考體檢時踮起腳尖的經歷,可以與我的人生體悟精神追求聯系起來。
湖南高考作文題及點評(篇2)
老外眼中的中國關鍵詞
(適用地區: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
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郵寄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該中學老師表示,教育應該以人為本,同樣,高考命題也要以人為本。然而,這道高考作文題的命制卻是目中無“人”的體現,尤其對農村考生極為不公。不僅如此,由于這道題很難讓考生有感而發,只能靠“想象力”加以拼湊,必然導致“假大空”泛濫。
該中學老師稱,這12個關鍵詞雖然涉及眾多的事物,但對于農村考生來說,卻大多缺乏親身體驗。如有些地方根本不見廣場(在偏遠山區只有羊腸小道),何談廣場舞?再說,農村大媽也沒有這種愛好。許多農村孩子都未進過大餐廳,何曾了解中華美食?在他們看來,可口的家常菜就算美食(這顯然不符合命題者對“中華美食”的定義)。他們家在農村,很少有人使用或不會使用移動支付,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孩子甚至不知其為何物。他們很少出遠門,有的連普通快車都未坐過,遑論高鐵?而共享單車只是出現在大城市和部分中等城市,農村孩子也無法“共享”。他們大都未曾親眼見過大熊貓和長城,對于京劇也知之甚少。
該中學老師還表示,許多農村考生對上述事物都缺乏真正的了解,即便在報紙和其他媒體上見過與之相關的報道,但怎能和有親身體驗的城市考生相比?雖然以這些關鍵詞“來呈現”并不一定要寫得那么具體,但寫文章必須以自我感受和體驗為基礎,談論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焉能發自內心?他們只能在“任務”的“驅動”下,不懂裝懂地去“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這怎能寫出好文章?
而其他的關鍵詞中,“一帶一路”不宜空談大道理。“食品安全”和“空氣污染”也不宜以之為寫作重點。如此看來,最值得一寫的就是美麗鄉村了,但如何與別的關鍵詞搭配并寫出新意亦非易事。尤其是尚未脫貧或雖已脫貧但并不富裕的農村家庭的考生,面對某些關鍵詞,非但沒有寫作的沖動,反倒會產生一種自卑感,只能硬著頭皮“唱高調”。
該中學老師以為,這道題看起來具有較大的寫作空間,實際上是在讓考生用給定的配料做一道“拼盤”。命題者是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認知為出發點,根本未能設身處地地為考生著想。題目雖然提供了不少關鍵詞,但對于農村考生而言,無異于設置了一道道障礙。由于農村考生寫作的范圍十分狹窄,因此不利于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難以表達真情實感。這便造成了語文考試的不公平。
湖南高考作文題及點評(篇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被譽為“最美鄉鎮干部”的某黨委書記,在一個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兩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率領村民奮發圖強,將窮鄉僻壤建設成了美麗鄉村。面對灑滿心血與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觸地說:“心在哪里,風景就在哪里。”
請根據上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20__年湖南高考作文題目點評:
湖南卷的材料說,“有一個很窮的地方,很多人干了兩年都走了,但是有一個人留在那里擔任村支書,干了八年,帶大家把村子變成了“最美鄉村”。在接受“最美鄉村”榮譽時,村支書說:“心在哪里,風景就在哪里。”
寫作關鍵詞:“執著”、“信念”
從材料來看,沒有任何審題難度,這篇文章如果展開思路,抓住兩個詞就行了。他在很窮的地方干了兩年,把這個村子變成了“最美鄉村”,他有他的執著,執著背后就是相信心在哪里,風景就在哪里,兩個角度來說,這個人心中充滿了一種執著,或者心中充滿了一種信念。
何止是一個人,任何一個做成了大事情的人,他都秉承了心在哪里,風景在哪里,秉承了一種對于美好未來的信念和執著。最簡單的例子尼采,尼采在當時被所有人稱為瘋子,尼采講,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他完全相信了自己的理念,所以他最后堅持下來了,220__年之后被人們懷念紀念。這樣的題不存在審題難度,把例子舉好就是很好。
湖南高考作文題及點評(篇4)
作文,是語文知識素養和綜合能力的集中體現,尤其是高考作文,更是以其賦分重、彈性大、變數多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議論,成為長盛不衰的話題。
繼去年媒體對湖南高考作文的熱議之后,__年湖南高考作文在人們的諸多懸想和猜測中,終于在今天上午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簡略看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用語簡捷,明確扼要。作文題是這樣表述的:“請以‘踮起腳尖’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短短兩句話,二十幾個字,便規定了作文的內容、標題、字數和文體,簡捷而明確。相對于湖南作文命題的總體風格,顯示出另外一種風貌。自04 年自行命題以來,除__年“詩意地生活”外,湖南的作文題均有較具體的“引導語”或“闡釋語”。這些圍繞文題而設制的提示性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考生理解題旨,體現了命題者的人文關懷,但“形象大于思想”,這些提示有時會束縛考生的思維,有時則嫌羅嗦繁冗。最典型的當屬__年,闡釋語的表述顯得有些含混和晦澀,其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聯系當年上海卷的“他們”和山東卷的“春來草自青” 簡明文題的命制,今年湖南卷作文表述風格的轉變,應是命題組在比較辨析基礎上自我反思、主動反撥的必然結果。
二、形象鮮活,饒有寓意。作文題“踮起腳尖”是一個動詞短語,勾勒出一個富于彈性和張力的喻義性動態意象,意蘊豐厚,耐人尋味。從立意的角度看,文題以“踮起”為標志性詞語和思維核心,圍繞個體的人的“提升”“發展”這一中心,至少蘊含“勵志”“認知”和“踐行”三個層面的寓意。主觀上,可引申提煉“不滿現狀,爭取更高”、“努力進取,追求卓越”、“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等觀點;客觀上,可引申提煉“升高而致遠”、“更高才能更闊”、“挖掘潛力得發展”、“目標要有可行性”等觀點。意象鮮活,含義豐富,可引發思想、文化、學習、實踐等方面的多極聯想和思考,從不同角度提煉中心和觀點。
三、契合實際,注意導向。這一作文題,由于“踮起”的“腳尖”一般只能是個體,因而,在寫作內容上,強調結合實際,聯系自我,注重青年一代的成長和發展。這對于糾正學生作文中動輒古人、偉人、名人的選材局限,防止宿寫、套構,起到較好的導向作用。在命題形式上,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較大的開放性,即寫作的內容要以“踮起腳尖”這一動作性意象為起點,但又須在這一基礎上由此及彼、由實而虛,自然引發延伸。這對于改變近年一些高考作文題的“虛”而“空”的浮華文風,強調命題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具有良好的現實意義。此外,繼續限制文體,規范文章寫作,對中學語文教學和指導,無疑具有較好的引領效應。
當然,今年湖南的高考作文題無論內容還是形式,尚存不夠新穎的遺憾,盡管如此,由上簡述,然不失為一道難得的好題。
湖南高考作文題及點評(篇5)
(一):【命題立意】 看到__年江西高考作文“評論‘獸首拍賣’事件”題目時,心中有點竊喜。筆者在考前重點向學生講解了評論文的寫作方法,并向同學們說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題八成是寫當前熱點事件人物的評論。有幸言中!同時也想起了本人在去年評點江西省高考作文時說的話“注重塑造學生的‘社會品質’。……要求學生應在注重自己的‘個人品質’的同時,更應該開闊眼界,去關心社會,去關注我們的國家……去做一個有感情有社會責任的人”。今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題思路延續了去年江西高考作文命題的思路,同樣要求學生去關注社會熱點,去做一個關心社會的人。這一點,也同樣體現在其它省份的作文命題中。
【審題分析】 今年江西高考作文題給出的是一則材料,要求寫一篇評論文。因而,審清材料和把握評論文這種文體就成為了關鍵。這則材料的關鍵句是“佳士得拍賣行仍將圓明園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銅像在巴黎拍賣”“事后拒絕付款造成流拍”“你對蔡銘超的行為有什么看法”等,那么這則材料的主題就可以寫成“愛國”“巧用規則”“誠信”“智慧”等;在文體寫作時,應特別注意評論文“針對性強”的寫作特點,它和一般議論文寫作要求有所區別。
【寫作指導】 材料作文寫作時,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并對此進行前后分析,才能較準確地把握材料主旨。本則材料的重心是“對蔡銘超的行為有什么看法”,而不是對佳士得的行為或者人們的議論發表看法。文章要始終圍繞蔡銘超這個人的行為談談你的看法,應抓住佳士得的行為“非法”和兔首鼠首銅像是我國流失國外的“國寶”等證據,通過分析可以得出蔡銘超是“愛國”的、是有“智慧的、能“巧用拍賣規則,維護民族尊嚴”等主題,從而對蔡銘超進行褒揚,對其行為進行肯定;抓住“事后拒絕付款,造成流拍”等關鍵文字,當然也可以對其有“微詞”,寫出有關個人“誠信”的主題等。
今年江西省高考作文明確規定寫一篇評論文。寫作時,首先要注意議論文的寫作結構特點、議論方式,做到有觀點有根據;其次要注意評論文“針對性強”的特點。倘若考生拋開事件當事人本身,大談如何愛國、人應如何誠信、如何有智慧等,則有偏題之嫌。這一點考生要尤其注意。
【高分策略】取題時,應注意取評論性標題,如“好樣的蔡銘超”、“蔡銘超何罪之有”、“蔡銘超(不)誠信嗎”、“我為蔡銘超驕傲”等;評論時,應注意議論的準確度、廣度和深度,特別要注意對材料進行分析議論,材料和議論不能“貌合神離”;選材時,應選取相關類似的材料;要做到文章觀點鮮明、論證嚴密、結構清晰、開頭結尾簡潔等。
【誤區警示】 審材不清,取題不當,觀點隱晦不鮮明,論證和論據分離,評論東拉西扯,文體不突出,開頭結尾拖拉,結構松散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