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年滿分作文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1)
如果說成功的人往往是儉樸的,那么我更肯定地說:“成功的人一定是勤奮的?!?/p>
小時候常聽媽媽唱這樣一首歌:“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歌詞其實是贊美珍惜一寸布、一張紙、一枚螺絲釘的節儉精神。今天看到一則材料:一個從山村里走出來的打工仔竟然成為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仔細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勤奮”、“節儉”乃是他獲勝的法寶,于是我對“勤”“儉”有了新的領悟。
成功的人往往是儉樸的,因為他們懂得創業的艱辛。約翰尼?魯卡斯是一位凈資產數百萬美元的富翁,一次電視主持人問他:“您購買一套衣服最多花過多少錢?”誰都沒有猜出399美元,包括給自己、妻子和三個兒子。這還是為了他結婚25年婚宴才這樣“奢侈”的。比薩餅大王托馬斯發財后,不租用豪華辦公室,一直在他那廚房后面的小屋里辦公,理由是“沒必要”。怪不得那個青年憑著飯桌上的儉樸,憑著“飯后帶走吃剩下的兩個包子”就能與外商簽下幾百萬的合同。那富有的外商正是被中國青年的節儉美德所吸引啊!
儉樸重要,勤奮與之相比,可能更重要。如果說成功的人往往是儉樸的,那么我更肯定地說:“成功的人一定是勤奮的?!?/p>
俗話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闭缣焐喜粫麴W餅一樣,才能和成功也不會從天而降?!安幌率晁拦Ψ?,焉能辦成一事情?”譚嗣同的這句話已被古今中外許多成功人士所驗證。無論是鐳的發現者居里夫人,發明炸藥的諾貝爾,還是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哪一個不是刻苦勤奮之人?所以我們的信條是:偉大的成績與不懈的努力成正比,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本來失敗是成功之母,單有母不能生子。成功之父為誰?勤奮是成功之父?!痹肝覀円煌斡?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
一個父親臨終前寫了一幅有“勤儉”二字的匾,并把這兩個匾交給了他的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務必按這兩個字去做。哪知兄弟倆鬧分家,竟將匾一鋸兩半,一個分得“勤”,一個分得“儉”。最后這兩個兄弟一個“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碗”,一個“只儉不勤,坐吃山空餓死人”。古老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要想在學習、工作、事業上取得成功,勤奮和節儉,一個都不能少。讓我們以那句已經成為箴言的老話來共勉:“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2)
晨,多么美妙的一個字眼!
先是那晨曦。微微泛出魚肚白的空中,漸漸透出些紅火,淡淡的鵝黃之后,接著便有了點粉紅色的光澤,有濃有淡,隨著那云層的厚薄變化,反射著不同的光線。不一會兒,或粉、或桔、或黃或白,間隙中也有些淡藍,如此絢爛,如此多彩,如此迷人。
再等一會兒,那朝陽終于蘇醒了,伸個懶腰,從被子里透出一撮發絲,便給遠山鑲上一道金邊。接著,朝陽一點一點挪了出來,透出火紅的額頭與兩只眼,凝視著整個大地。金光照亮了半邊天,那草葉,那花瓣,總有幾個光點,似是天使撒下的一粒粒明珠,在空中緩緩飄浮著,播撒著希望。這便是晨的另一大主角,甘露。這是觀音大士凈瓶中的神露吧!
太陽仍在繼續上升。此時已幾乎不見紅光,只有耀眼的金黃映亮天空,以及遠處未盡的一絲黑夜之氣,一點點殘余的湖藍,在太陽的千萬支金箭中漸漸隱去了,等待著下一個黑夜,回來俯瞰寂靜的大地。
朝陽已從遠山頭上透出了大半個臉,仍照耀著露水。嫩綠色的樹葉、草尖也被蒙上了一層亮色,仿佛鍍了金一般,美麗動人。朝陽終于又伸了個懶腰,從地平線上跳了出來。
晨風,帶著一點點涼爽,迎面撲來。我被這風一吹,便猛地醒了過來,活力充沛。倘若天朗氣清,舉目四望,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便有一種全身心投入,再創造的美好沖動;倘若有一點晨露,另有一番風味——就像仙境中騰云駕霧一般,讓我們感受大自然的幽靜與神秘。
露漸漸地升騰了,它們飛向了太陽的國度,又回到了天使的懷抱之中,鼓勵著我們:快啊,趕緊從現在開始努力,像我們一樣奔向自己的天堂吧!
太陽也脫離了山的懷抱,抖擻精神,把自己的熱獻給我們,驅散黑暗,讓每個人看清眼前的路。
晨,多么美妙的字眼啊!
它代表著青春與活力,它高唱著贊歌迎接每一個日子。晨,開啟了日;日,累起了年。年復一年,人類充滿生氣的不息勞動,不就是晨之精神的體現嘛!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3)
不知是什么原因,半夜醒來后就怎么也睡不著,于是便起身。
站在窗前,本想欣賞夜色,可潑墨般的夜空連一個星星也沒有。也許是因為今天天氣的緣故,但更有可能是我并沒有仔細用心地觀看,反正就是掃興。只看到正對著有一輪月亮,但不能算是皓月。月光極為朦朧,像是有層輕紗籠罩著,如詩如畫如夢如幻。不知道這是不是就叫“月亮長了毛”,但卻更顯得夜幽謐雅靜了。
我坐在桌前,心想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便翻開本子,拿起筆,準備開始自己的黑夜靈感。哪知道我的心已被這夜的意境所陶醉,而無從下筆。于是我面對桌子凝神再聚,用心回味著黑夜的獨特氣息。清新柔和,仿佛進入了夢鄉,有著一絲溫馨和淡淡的馨香……回過神來,我仍坐在桌前,面對著空白的紙張。我知道再怎么“徒勞”也是無功,但不可再浪費時間,便決定動筆。
這種感覺把我拉回了從前,我想起曾經,那還是暑假。我就曾為了周記、為了作文半夜爬起來寫。那時侯時間還很充裕,所以我多半是邊玩邊寫的,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為了玩,寫作只是一個幌子。小孩子嘛,充滿童心,總會有很多天真、幼稚的想法,而我只是尋求一種新鮮、刺激,一種叛逆罷了。
這讓我覺得自己跟夜更貼切了,平日里愈發高遠的天空,看不見的月亮,此時都與我產生了最近的距離。雖然它們仍舊那么深沉,但又怎能抹去我對黑夜的喜愛,抹去我心頭平添的親切感?
黑夜無語,星暉如織。雖然今天的夜空缺乏足夠的光芒,但夜的寂寥、恬靜已給了人無盡的思想和情緒,突然讓我有了種訴說和聆聽的激動。
這就是夜的神秘了,有著無言的苦楚但并不傷感。
再次站到窗前,月亮已漸漸向西邊移動著,仍是一片靜寂。突然掠過一陣風,無痕的風。我感到無比清新,卻又有種無形的東西貫穿全身,我覺得冷了,——是孤寂與壓抑。有東西從我腦海中一閃而過,不敢多想,心中不禁隱隱作痛。
不知為什么,今晚的夜色會讓我無故想到讓我幾度流淚的它,但夜也確實留給了我這些碎片?!@沒有詩意的失意,沒有優雅的幽雅。
睡意來了,我爬上床頭,期望明天能燦爛整個美麗!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绷攘葦底?,含義頗豐。正如美玉?;祀s于砂石之中,人的本性也往往優劣并存。高品位難以先天鑄就,若是沒有打磨,連舉世無雙的和氏璧也只被認作是普通石塊,更何況是原本平凡的蕓蕓眾生!唯有雕琢,才能提升品位,從而實現人生的價值。
只是,玉石的雕琢多半只需借助外力,而人品位的提升則沒這么簡單。對人來講,品位是內在的品質,無法用外在的東西去直接改變,因而提升的過程往往漫長又艱辛。而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想要走捷徑,結果也就可想而知。(分析得有道理!)
就像是那些有錢沒處花的暴發戶,一擲千金去搶購奢侈品,用名牌把自己武裝到牙齒卻難掩滿身銅臭;就像那些附庸風雅的高官,費盡心思淘來古董裝飾辦公室,言辭還是一樣膚淺無知;還有那些盲目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千篇一律的濃妝華服下,個性早已成了所謂潮流的犧牲品……這樣的行為,或許能讓他們自我陶醉于“高品位”的美夢,但在真正高品位的人眼里這又是何等的滑稽!
要知道,“高品位”指的是內在的“高貴”,而不是外在的“富”或者“美”。品位不是用錢堆成的,不是用古董裝飾出來的,不是用化妝打扮能美化的。它有著深刻的內在意義,想要改變就一定要從內在里改革。
拋開膚淺沖動的想法,靜下心來徹底地改變自己吧。想要氣質不凡就要用閱讀陶冶情操,想要理智深刻就要磨去年少清狂的棱角;想要鐵肩擔道義就要放下朝三暮四的幻想……或許,這已不僅僅是加工玉石般的打磨,更像是鳳凰涅槃的新生。人的品位,不只是來源于先天的賜予,更是歷經艱苦磨練后的獲得。
這樣的品位,是鉆石般高潔純粹的光,無法靠拙劣的伎倆模仿,也不會被輕易磨滅。梅花就算零落成泥碾作塵也可清香如故,青松即使大雪滿枝狂風肆虐也可高潔依舊。韋鳴恩,這位出身貧民窟的高材生為慈善教育事業不懈奮斗。他的品位,已遠遠勝過了“人民貴族”的光環。而著名的平民總統林肯也是出身貧寒,歷盡坎坷但仍為改變不合理的制度不懈奮斗。終成大業后,他的品位同樣被歷史銘記?!案F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古訓,激勵著不甘在困境中沉淪的人們,他們磨練出自己的品位,堅守著自己的品位,最終,他們的生命也因此大放光彩。
不要讓表面的粗劣掩蓋了深層的光。你的品位由你提升,你的精彩由你創造。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5)
閱讀常被奉為一個民族的靈魂。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大本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
這話說得確實精僻(辟),當仍想為其添上一種層次:以"有字之書"為人之底,以"無字之書"為人之骨,以"心靈之書"為人之魂。
"有字之書"指世間客觀存在的一切文字內容,也是人們狹義上閱讀之物。杜拉斯曾說過"每一本書都是漫漫長夜"。夜晚用一本書來填滿閑暇的時光,一方面夯實了知識基礎,另一方面開拓了人的視野。培根也常強調"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但若僅僅停留在閱讀"有字之書",便易陷入苦讀成疾的泥潭。
"專讀書也是有弊病的",魯迅鼓勵人們使所學的知識活起來,這便是所謂的"無字之書"。
"無字之書"深深根植于生活這片包羅萬象的土地上,經歷百態人生也是另一種閱讀。向生活尋求知識,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搭好身骨。這本大書中沒有直接易得的文字總結,它更需要人活化地看待,留心生活中的細節,從中擷取成長所需的營養,做到經世致用。
讀著這兩本書,能擁有"談笑有鴻儒"的展望,但真正貫穿人一生的更關鍵的是"心靈之書"。
"心靈之書"似乎更為玄妙,大家如齊白石也只能說成"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心間"。我將這種微妙理解為一種自我意識,如果一個人永遠是外在事物的反映,缺乏自我的內在焦點,那他仍是無用的。特別在物欲快速膨脹的當下,潛心讀書的人都已消失殆盡,更不用提回歸本心,發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深層自我反思!擁有向內探尋的自我意識,才能回答人何以為人的終極難題。而且每個人的心靈都脈動著不同人格的血液,借鑒他人確為一條捷徑,但讀懂自己內心更為重要。常讀"心靈之書",為自己注入獨立之靈魂。
從另一方面來認知,"有字"與"無字"之書都是為了讀透"心靈之書"服務。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是對讀通心靈才為終極目標的明證。他們是兩條殊途同歸的方式,"心靈之書"散落在世界的每一隅里。
閱讀向著領悟"心靈之書"出發!為保有人鮮明生機的愿望,時刻銘記以讀心為魂。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6)
歐文曾說:“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誠然,只有擁有寬容精神的人,才能成大事,也正是有了寬容,才有了大寫的人。海納百川的氣度,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常常被人們誤解成一個人只有采取毒辣的方法,才能獲得成功。其實不然,這句話的本來面目應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所謂的“毒”其實為“度”,指得是寬厚。
毛澤東曾說:“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边B任兩屆的美國總統林肯總是對政敵十分寬容,于是有人批評林肯總統對待政敵的態度:“你為什么試圖讓他們變成朋友呢?你應該想辦法打擊他們,消滅他們才對?!薄拔覀冸y道不是在消滅政敵嗎?當我們成為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绷挚峡偨y溫和地說。這就是林肯總統消滅政敵的方法,將敵人變成朋友。
我想,也正是因為林肯對政敵寬容的氣度,才使得他成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也正是因為這種氣度,才使得他名垂古今。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后任用蔣琬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于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贊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奔偈故Y琬沒有如此寬宏的氣度,他絕不會受到世人的贊揚,也絕不會留下“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句千古流傳的名言。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袁紹,外表寬容,實際上內心多疑,不決斷戰略,不重用人才,許攸便因此投奔曹操,最終由于袁紹的氣度狹小,導致了官渡之戰的慘敗。官渡之戰時,袁紹的兵力多于曹操,又出身于名門,本應勝卷在握,但正是缺少了寬容的氣度,才使得他最終的失敗。
韓信胯下之辱,有名垂千古的戰績;孔子恕人,有萬世師表之稱;勾踐臥薪嘗膽,才能復興越國;藺相如不計前嫌,才能有將相和時期強大的趙國……古今中外,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總有寬容的氣度在支撐他們走向最后。
寬容的氣度,是種品質,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正如紀伯倫所說:“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7)
總在追我之愿望。
枝繁葉茂的大樹想去遠方,又或有熱情洋溢的人想讓人生熠熠發亮。
唯獨忘卻自我力量。
大樹從前只想借外物之力到達另一個境地;所謂青春年少也只不過依靠著周身的真實支撐。
我們總尋求寄托,摒棄實踐;總沉迷念想,忽視作為;總著眼外界,無睹內在。
理想的尋求與達成,終究回歸于自我飽含深情的起點,對自我的思索與發掘,對自我的革新與創造。
無數人敗給了外力。
對己身不滿,然后是無聲的控訴與無可奈何的歸于平靜;對社會持異,改造人世的理想最終又被悄無聲息地否決,再又回到對暴烈摧殘生命的默許,對性別不公之象的熟視無睹,或對《熔爐》、《素媛》事件持續發酵的司空見慣。
大多時日,大多數人,堅信自身力量的微乎其微,執著于自身對理想的無能無力。
然,正如大樹沖破阻隔,憑己之力去往遠方,蕓蕓眾生間,亦有不懈于夢,無愧于心的人們,奪得了潛在的力勢與優長,達到了心之所向。
聽伊迪絲唱《玫瑰人生》,146厘米的個子,帶她穿過了廢舊的巴黎老巷,逃過了父親的謾罵,避開了曼哈頓的繁華,皆因在音樂中覓得了夢想的真諦。
讀柴靜《看見》,她說,我們渾然難分,就像水溶于水中。紛繁的亂象與缺失關照的弱勢群體,她將自己作為發力的來源與希冀的個體,將鏡頭深入山間樹林,深入被黑暗籠罩的生命,終于尋獲心之所想。
看約翰·納什《美麗心靈》,數學家與精神分裂,不可思議的激烈碰撞。但他未曾屈從于現實,三十年,三十年對數學的熱愛與往復的搏斗,他以自我無可匹敵的頑強與堅忍,戰勝了所有喧囂。
漫漫歲月,從個人到群體,從滔滔黃河之水到遙遠深藍的愛琴海之岸,浮于表層成為現象武裝,當點到即止化為慣常思維,自我改變與自我追尋便顯得稀缺,彌足珍貴。
去追,如霍金以病殘之軀寫成《時間簡史》,靠《萬物理論》;去發揚優長,如簡·奧斯汀以細膩溫和筆觸力被封建屏障。
如大樹,不僅是自我念想的實現,它的種子已在各個角落生根復蓬勃生長;如平凡又偉大的個人,柴靜,納什為夢想所貢獻的,亦生長成人類社會的寶藏。
正如法國詩人蘭波在其《深谷睡者》中所寫,閃爍的太陽已越過高傲的山巒,幽谷中的光點有如泡沫浮泛。
以我之力,追我所愿,掙脫世間繁雜的禁束,去往內心無垢的星空。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8)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物有物道。天地萬物各行其道,行走在無間的人最危險。而我,正在無間道上孤獨前行。
雖不是眨眼千年,但我仍是這世上的匆匆過客,一瞥之間,千年已逝。在漫無目的的無邊行走中,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沙漏,靈魂在體內一點點漏出。浩嘆一聲,悲傷襲來:
我,好累!
生命中總有些人注定要與我們檫肩而過。我們就像是兩條漸近線一樣,無限逼近卻永不相交。他們的離開注定要成為歷史,而所有往事的沉淀卻又迫使我在記憶中流浪。如無根之浮萍,飄乎不知所蹤。
當所有的記憶在年輪中逐漸風化。我伸手,抓住卻是虛有;你回首,滿眼盡剩哀愁。現實是殘酷的,為什么總是要逼著我們走進命運的傷痛所在?而為何,我又要將自己搞得如此身心俱疲,近乎崩潰?
誰,能告訴我?
我,孑然一身,兩袖空空,三尺微命,四海漂泊。人世浮沉,我亦何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此間已無容我之地,而我早已身心俱疲。人,是不是不將自己搞死就永不罷休?
以前,我的人生信條是:“和時間賽跑,惜時如命?!睂⒆约焊愕煤軕K。當然,這都是拜學校蠱惑所賜,出去旅游,隨便逛兩個小山村就整出一大套理論供我們學習。欺騙那些純真的小孩。
當我“幡然醒悟”時,發現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自己:“我心傷悲,莫知我哀?!?/p>
使我醒悟的是一則短片:老虎和獅子是動物界最具殺傷力的,但它們一生百分之七十的時間都處在悠閑之中。從進攻到捕食結束的整個過程不足三分鐘。
我得出的結論就是:“悠閑的獅子比奔跑的羚羊更具殺傷力?!庇崎e,那是因為曾經經歷過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累。
其實,我亦非真的悠閑,只是相比之下,世間匆忙的人多了,我也就成了悠閑。
人人都英雄,世間無豪杰。
匆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成功,而悠閑也并未宣布我的失敗。畢竟,我的歷史還是我自己在寫。
因為曾經經歷過,所以痛;因為曾經累過,所以悠閑。有些傷是注定無法忘卻的,既然無法忘卻,那就只有讓它沉淀。
天下之大,悠哉游哉者幾人?我如孤鴻,千年一瞥,再回首,所有人業已遠去,僅剩我一人獨行四方。其實,我的悠閑用魯迅先生的話倒過來說也好理解:“其實,世上本就都是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沒有了路,而成了道。道可道,非常道,只不過此道非彼道罷了。而我,亦不會追求太多。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9)
真正的競爭,是在競爭中實現雙贏。達爾文曾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是許多人忽略了其真正的用意,于是,許多公司在商業競爭中贏得不光彩。
山羊過獨木橋游戲,兩對選手互相抱住,轉身換位,在競爭中實現了雙贏。比賽雖然以勝利為目的,但是此類做法也未嘗不可。雖然破壞了比賽規則,卻收獲了真誠與友誼,印證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箴言。
在競爭中實現雙贏,企業才能不斷成長。通用百年慶典日,福特公司為其送來一份大禮,
便是用福特的燈光擺出慶賀字樣。那些燈光,穿透層層黑暗,溫暖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而締造出兩大奇跡。在汽車行業,福特與通用并沒有因為極其相似的市場條件破產,而是在競爭中實現了雙贏。
在競爭中實現雙贏,企業才能不斷成長。在繁華的城市街頭,總會發現麥當勞和肯德基臨街屹立。這兩家快餐公司不僅市場相似,還有著許多其他驚人的相似,但卻從來不會因為這些問題而使其中一家公司破產,相反,這兩種快餐行業在競爭中不斷成長,而在競爭中,實現了雙贏。
相反,一些企業則在競爭中兩敗俱傷。阿里巴巴投資的快的打車軟件與騰訊公司投資的快的打車軟件之間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不少網友曾指出這種燒錢行為不僅為兩家公司帶來巨大損失,而且還會使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誠信度明顯下滑。競爭不一定要你死我活,對手只是讓對方強大的助手。許多大公司卻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競爭中兩敗俱傷,放棄雙贏,放棄成功。
競爭并不是要證明什么,良性的競爭會使雙方受益。而在競爭中,許多公司都把對手當成敵人,非要殊死較量不可,結果呢,自己也沒有得到回報,卻付出了所有,賠了夫人又折兵。
競爭是一座獨木橋,擁抱對手,感謝對手,然后轉身換位,走出競爭的獨木橋.收獲成功,在競爭中實現雙贏,獨木橋也能人頭如潮。只要你愿意轉身,命運就會為你設一個新的成功之門。
在競爭中實現取贏,在競爭中實現成功,在競爭中改變自己,在競爭中懂得他人,在競爭中鑄造成功,在競爭中……
人生需要掌聲,競爭需要雙贏。人生需要澆灌,才奠開出金色的果實。競爭不是目的,對手是讓自己變得強大的工具,競爭的本身在于實現成功,所以競爭需要雙贏。
在競爭中實現雙贏,才是最后的贏家。
高考歷年滿分作文(篇10)
“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乖,你真聽話?!薄斑@孩子可聽話了,每次考試都考100分。”“你這不聽話的孩子,又犯錯了不是?”……
曾幾何時,我們被這樣無禮地叫來叫去,“聽話”似乎成了比較我們“好壞”的計算單位。一句“聽話”,就代表他們說過了很多正確的話,而我們的努力只是聽他們的話并進行實踐而已。所以,當他們看見自己的孩子碩果累累時,很自然就認為是自己教育有方,而從來不很重視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不只是親戚,別人夸獎我們的時候,也都近似于這樣:“這孩子真聽話,肯定是父母教育有方。”夸是夸了,真的是在夸我們嗎?恐怕也是別有深意吧;而一句“不聽話”,似乎是我們連話都不會聽,不是聾子就是呆子,是不可造之材。而說這句話的人也顯得自己很有水平,推卸了自己的責任:看,早就教了你們,問題只是出在你們的身上,是你們自己沒學好嘛!
在成功時,當自己沉浸在“豐收”的喜悅里,一句溫柔的“聽話”立刻無情地否定了我們的全盤努力,要是換成了像“你真棒!”之類的話,就會讓我們快馬加鞭,更加有百分之兩百的勇氣向前沖,同時成就的快樂也會永遠銘記于心,在記憶中留下一片黃金地帶,一舉兩得,豈不妙哉?在犯錯或失敗時的心灰意冷中,一句“不聽話”同樣如期而至,本來還些許流動的水,在這一瞬間就變成了硬邦邦的冰塊,堆積在心靈的深處里,成倍地消耗我們的勇氣和希望;而同一種情況下,如果能說一點鼓勵的話,或干脆少說點話,我們也會覺得好受多了。比如:有一次,我在客人面前缺少了點禮貌,又不小心拿錯了客人的水喝,導致客人悶悶不樂地走了,我本以為老爸會把我罵得狗血淋頭,結果老爸只是指出了我的錯誤和導致的后果,并告訴我下次該怎么做,就結束了,異常簡單,于是,我的心情又像平常一樣開朗了,同時也確實記住了這次小小的教訓。
其實,我們知道,“聽話”和“不聽話”本意是好的,都是出自為我們含辛茹苦的長輩們的口中,妄加評論確實不禮貌。但是,如果換一種說法又何嘗不可呢?天下漢字千千萬萬,信手拈來就是一堆,組合一下不就比那兩個詞更好更溫馨?我們也不更容易接受嗎?
所以,我希望無論是父母、兄弟、爺爺、奶奶還是其他長輩,請不要再說“聽話”了,也為我們考慮考慮吧,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