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年的作文
高考歷年的作文精選篇1
前些日子去市場買菜,一時興起,想買幾條野生鯽魚燉湯,殊不料,一市之中,竟無大魚,找了名熟識的攤販問訊,他卻也不多話,端出一盆讓我挑選——俱是些不到半斤的小家伙,這實在太小了吧,我忍不住抱怨。現在野生的很少有大魚,過幾年還有沒野生魚都難說了,攤販嘆了口氣,那何不把這些小魚放回去養大呢?您傻了吧,我不賣別人也會賣的,攤販也是一臉的委屈。
我自然是說不下去了,隨便挑了條鯇魚逃離了魚攤,經商逐利,天經地義,我又有什么資格指責他們呢?況且,我也確實缺乏這樣的立場——小肥羊、烤乳豬、明前茶,雖然并不能時常奢侈,這些“小物”都不可否認都是我所樂食的,甚至我們還想過,以后自己的孩子也要從小對其作“菁英教育”。
等等,打住!我似乎嗅到了一種危險的味道,一種與賣仔魚一樣的危險味道……說不定將來我孩子的命運將與那些魚仿佛!
或許沒那么糟糕吧……我安慰這自己,無論如何,我對孩子的“菁英教育”都是為了孩子,與唯利是圖的魚商不可同日而語。在如今的社會中,激烈的競爭是主導,豈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語文、數學、英語——這些自然是必須的;書法、繪畫、音樂——藝術品位是不可少的;舞蹈、戲講演——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田徑、武術、空手道——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關鍵的指標。
孩子能做這么多事嗎?不,自然是不能的,不過那僅限于“自然”的狀況而已,我的孩子,一定是以成人為范本,否則又如何能在起跑線上便戰勝他人呢?——所以,他一定得吃得消,因為我這一切都是為他好,我是毫無私心的。
這些真的毫無私心!——啊!未必,至少有人是有私心的,高昂的培訓費恐怕便是其中的證明。一面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一面給孩子壓上更重的負擔,一面呼喊著還孩子以童年,一面讓孩子們成為一個個的“小大人”的不正是這些自然人與法人組織么?在他們眼里,孩子和仔魚有區別么?
或許,我該考慮下了,是讓孩子自然成長,還是提早捕撈上市場——我不得而知……
古人云:“疑則問卜,”也罷,那便排下一卦——竟然如此!“包蒙,兇”。我驚駭地將易經丟在了地上。
一陣風吹過,地上的書翻了頁,露出了另一條卦辭。
童蒙,吉!
高考歷年的作文精選篇2
放暑假時,給我家送報的換成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
我家住在六樓,每天清早八點多鐘的時候,便有一陣輕快的腳步聲急急地趕上樓來。不論晴天雨天,他都來得很準時。門若沒開,他就輕輕地把報紙塞進報筒。門若虛掩著,他會禮貌地喊一聲:“萬老師,報紙來了!”
我曾與他聊天,得知他每天凌晨5時起床,為200多戶人家送報,而且都是樓房住戶,他每天要爬18000級臺階。
驕陽似火,送報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騎著車子穿街過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襯衣就濕透一大截,車鈴卻撥弄得很快活。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報來時對我說:“今天報上刊登了高考錄取分數線。”我忙說聲謝謝,少年便下樓去了。兒子聞聲從床上爬起,接過報紙匆匆地翻閱,高興地說:“我可以上郵電大學了。”
我既高興,又對兒子的少爺做派很不滿意。八點多鐘還穿著睡衣,臥室里的空調一直呼呼作響。每天千呼萬喚才起床洗漱,然后,打開電視,靠在沙發上一邊喝牛奶,一邊不停地換電視頻道……我說:“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一下,但不能天天這樣睡懶覺,一個青年有沒有抱負,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兒子不屑地說:“你的觀念早過時了。”
我說:“你看看人家送報的少年,每天5時就起床。”
兒子笑得更干脆:“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紀第一代之驕子,我進了大學,還要攻讀碩士、博士,還要出國留學。”
轉眼到了8月底,兒子接到郵電大學的入學通知書,高高興興地清點行囊準備上學。這天8時剛過,送報少年準時出現在門口,他把報紙交給我后,笑吟吟地說:“萬老師,從明天起,這報紙還是由我爸爸送。”
我隨口問:“那你呢?”少年說:“我被北京大學錄取了,明天去上學。”
我驚訝地不知說什么,那少年又補充道:“我爸爸是個下崗工人,身體不大好,以后若送遲了,請您多包涵!”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一躬,便下樓去了……
高考歷年的作文精選篇3
人生是一場漫漫旅途。
有時我們只是靜靜地坐著,看鄉間夕陽,有時我們慢慢地走著,享自在風光。而當遠處的地平線——那心中永恒的渴望在召呼我們時,那便是我們奔跑的時候了。奔跑人生,共同體驗人生百味。
奔跑人生,我們體驗一種艱辛。真實的長跑需要身體的良好狀態,而人生的長跑則需要心靈的堅韌不屈。畢竟,人生的跑道不會是鋪滿玫瑰的花徑,而是充滿艱(難險)阻的沙土之道。我們要忍受腳板的疼痛,呼吸的困難,外界的紛擾,還有心靈里,那隱隱約約的放棄之念。太多的艱辛,讓無數人失去了心中的渴望和方向,人生變成了安適的散步。而那些堅韌不屈的靈魂,則繼續在生命旅途奔跑著。
奔跑人生,我們體驗一種暢快。
當遠處的地平線最終屈服于你我不懈的步伐時,當遙遠的彼岸最終踩在你我的腳下時,我們體驗到的,是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最透徹的滿足。不要太多的言語,不要在意彼岸的偉大抑或平凡,只要靜靜去享受,這惟一屬于自己的奔跑人生。而即使我們最終到不了自己的理想之境,別著急,終究會有一個人,順著走過的路,奔向遠方。
當我們經歷了這漫長的奔跑人生,無論艱辛、暢快、滿足,都已幻化成心中最美好的記憶。而奔跑,便是人生最美麗的主題。
系緊你的鞋帶,不要猶豫,讓我們一起奔跑,去體驗這多彩的人生!
經歷過最初似乎無止境的艱辛,我們挺了過來,身體已經適應了奔跑的感受,心靈不再有激烈的困惑——遠方的目的地一點點在接近,而人也有了一種屬于奔跑的快感,這是體驗人生點滴過程的快感。不再理會外界的紛擾,我們只專注于自己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刻成長,輕盈的風成了我們最好的伴侶。想想古往今來那些偉大的奔跑者吧:司馬遷、李白、凡高、尼來、格瓦拉……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羈絆他們的腳步,他們沉浸在內心的美妙體驗,在人生旅途中劃出了一條美麗的軌跡。
奔跑人生,我們體驗一種滿足。
高考歷年的作文精選篇4
剛到村頭,抬眼望見圩子上那片濃綠的白楊林,三叔便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情感,放聲痛哭起來。他雙膝跪在地上,仿佛有千萬斤重,怎么也抬不起來。一聲聲“媽媽”的呼喊,叫人為之動容。
奶奶有三個孩子,三叔最小,爸爸最大,還有那與我未曾謀面的二叔,在一場意外中遇難了。不知怎么的,奶奶最疼三叔,臨終前,還不忘千叮呤萬囑咐,一定要找到三叔。而我對三叔終究也了無印象。只知每到春節,奶奶總會呆坐在臥房里,對著那張泛黃的照片自言自語老半天,其間不時用手絹擦拭眼角,若有所傷。雖然人影模糊不成模樣,但我隱約察覺奶奶的心事──我起初把它歸于去世已久的爺爺。
爺爺本是村子里當家人,后在一場大水中為救村民獻出了生命。為此,已經懷了三叔的奶奶哭昏了好多天才醒過來。村子以前很大,水災之后,就定居的人就越來越來越少了。或許也正因為這場災難,鄰里之間的相當和睦,彼此也算是知根知底吧,家家幾乎無話不談。
但奇怪的是,每提及三叔的話題,村里人就會搖頭,顧左右而言它。直到那年春種,家家大忙,而我們家只有媽媽、姐姐和我忙前忙后,獨不見爸爸。我信口問幫閑的奶奶,她近乎平淡地說:“到圩子上看看去,你爸該在那收拾白楊林呢!”我心里直犯嘀咕“一片破草坪比糧食還重要?”果不其然,偌大的圩子上,只有爸爸正一鏟一鏟給樹苗培土,還不時俯身觀察長勢。
對此,我便習以為常了,卻冥冥中覺察到這片白楊林和我們家定有某種特殊的關系。這個謎在奶奶彌留之際才得解開。在三叔十五歲的時候,村子又發生了一場災難。但鄰居們從不當我面講起他,而出于好奇,我多少次在夢里虛構了場景,幾多兇險,幾多恐怖。從奶奶的話中得知,這場災難和我們家有著嚴酷的關系:我可憐二叔就受死于這場災難,而這一切卻緣于我神秘的三叔。
我們村地勢低洼,土質疏松,只要稍微摸一下,就是一層厚厚的土。爺爺生前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圩子上植草坪,以此固住土層。大家按此法在圩子上種植了草坪,村子的狀況還真一天好過一天。人們看到圩子上的綠色,就像看到希望,似乎幸福正向我們招手。讓人沒想到的是,如此美好的愿望,竟然被我那調皮的三叔毀壞了。
三叔腦子靈活,他鬼使神差一般用藥藥魚蝦,不曾想廢棄的藥瓶丟在草坪上,從瓶子里流到草坪上,便將一片茂盛的草坪殺死了。三叔最初也不知道,到來年春天,村民發現圩子老不見綠,始終一片荒涼。更可怕的是,這一年洪水泛濫,席卷了整個村子。二叔為救不會水的三叔,也被洪水奪走了生命。事后有人就把三叔藥魚蝦的事情講了出來,認定他就是災難的罪魁禍首。
奶奶沒作辯駁,一面長跪在村里人面前,一面給遇難的二叔燒紙。三叔挨了村里人的打,奶奶的罵,就急了,逃離了村莊,至今未回。爸爸和媽媽外地打工,幸免一劫,當知道這事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從此,奶奶和爸爸就承擔起了村頭圩子上種植白楊林的責任。
講完這段往事,奶奶嘴唇翕動,似乎想要說什么。爸爸會心地點點頭,猛一轉身,眼淚奪眶而出。奶奶才閉上眼睛。她是要爸爸保護好圩子上的白楊林,另外一定要找到三叔。其實,三叔和爸爸一直有聯系,每年的樹苗也是他買的,他只覺心里有愧,不敢回來。我見到他時,還不到四十歲的他,卻已是雙鬢斑白。
三叔一聲不吭,沉重的雙膝已詮釋了一切。那一片綠色的草坪溫柔地布滿了圩子,就像一枚枚大大的印章,刻滿了生者對亡者深深的懷念,和對綠色生活的真誠的期許。
高考歷年的作文精選篇5
武昌城內有此人,其身長五尺,雙目能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不甚打理,不拘小節,其發凌亂,名曰:雞窩頭。則成頭皮之風水寶地。不愛裝扮,嘗衣冠不整。
視金錢如糞土,名利為糟粕,以書本為知己者,此人矣。與書為友,憐書為粱肉者,是人也。書則充乎其屋內。嘗《史記》、《三國》、《石頭記》拏于手而口圖狂言道:“我乃書圣后代是也!”罷,狂笑不絕……
一日晨,至其好友,途一島,觀其風景適好,三面環水,一面負山,云霧裊裊之中隱約啁啾聲或現或隱,穿其者,溪兩條也,而其岸勢犬牙差互,明滅可見,源竟不可知也。乃席地而坐右溪上,取《水滸 》一卷,細觀之,每到精彩之處,不禁脫口而誦,聲若洪鐘。一時間,鳥雀亂鳴,繞樹三匝,無敢依枝。唯余其狂笑不絕于耳……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不覺已至酉時,而尤未盡興也,然人非天仙,俗界之粱肉菜蔬亦不可少。匆匆奔至家,復取《水滸傳》研之,母直視其曰:“吾兒苦也,一銀耳湯置于案上,漸涼,速食之。”竟曰:“小二!先燙一壺好酒來!但有菜蔬果品,只顧買來,一發算錢還你!這廝,只顧來聒噪!”
話未必,只見其母怒目圓瞪,氣沖斗牛,見狀,忙唱個諾,曰:“不知母親大人在家,失禮,失禮!”自閃一邊,一股腦食之,便又取書觀之。其愛書幾何,可見一斑!
此人更不拘小節,不愛打理,觀其早起上學便可知之:
正值五更天氣,鬧鈴大作,一個魚躍而起,掀開被子,穿上衣服,踏上拖鞋,睡眼惺忪的來到洗臉池前,左手持牙膏、右手握牙刷,左手一捏,右手一遞,便開始洗口,畢,便去清書包,忽覺滿嘴牙膏泡沫還未沖洗干凈,便又回頭沖洗一番,則渾身上下濕淋淋,可以此至學社乎?無奈,復更衣,復畢。正待出門,忽現其父其母站于門口,怒目而視,緣則此人的早起交響樂嘗另全家不得安寧。此人便飛奔出門……
此何若人?本人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