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勵志作文400字
高考這個詞語,熟悉卻也陌生。熟悉,是因為自小耳熟能詳。誰落榜了?誰通過了?高考結果像安了擴音器似的,我總能從長輩口中聽說。至于陌生,自是因為自己從沒經歷過吧!
從字面上理解,高考其實就是一次考試,與我們平時的考試似乎無異。但它又有一種不尋常的特性在其中,它是考生們12年努力的結晶,稍不留神,就會變成13年,14年,甚至更多。
或許正因為如此,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以來,人們千罵萬罵,認為應該考查這個人的真正實力而不是僅憑一張卷子就決定他的去留。可是,如果那些知識你真的掌握了,又何必畏懼一張卷子呢?連“紙上談兵”都做不到,又何談真正上戰場呢?這種看似正確的偽正義,不過是那些知識匱乏、內心空虛的人們為自己找的借口!
這時候就有人要推出馬云,韓寒這一類人物了。馬云高考兩次落榜,第三次才勉強過關,現在人家創立阿里巴巴成為首富;至于韓寒,人家高中都沒畢業,現在多成功!看來,高考也不決定命運嘛!
對,高考不決定命運,但只針對極少數人。你沒有馬云的經歷,你讀的書也超不過韓寒,又如何能保證成功?他們的成功,是與自小經歷有關的,是與知識水平有關的,是與個人理想有關的,我們又如何能照葫蘆畫瓢恰到好處地成功呢?在將來社會,在一個滿是研究生博士后抑或是富家子弟的年代,你,又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存活呢?
我想,高考這個制度可能并不完美,但它卻是一個相對公平的制度,成千上萬的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踏進理想的殿堂!
那么,拿起武器,隨時準備開始戰斗吧!
關于高考勵志作文400字篇2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青春是一團火,青春是一朵花,笑容與彩霞飛揚,汗水將與成功相伴,脈搏跳動著強勁的節奏,智慧彈奏美妙的樂章。青春是一條奔騰的小河,激蕩處,洶涌澎湃,百折不回,抒發著青春的熱情。青春是璀璨的星空,有月色般美麗的抱負,也有數不清的幻想、渴望。
青春是如此的美好,但青春年少的我們能否同心無愧地說:“我沒有辜負青春?”花開花落,春去秋來,我們的求學生涯已有十二年。一路走來,我們終于迎來了高三這令人緊張激動的時刻。有人說,高三的天空時常有電閃雷鳴,高三的河流總會有驚濤駭浪,高三的道路上必定是荊棘叢生,正是這些合成了驚心動魄的高三交響樂。高三,是對一個學子意志的檢驗,對精神的錘煉和升華,沒有堅強的意志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是無法體會高三真正的意義的。
在高考的最后沖刺階段,我有兩個心得要與大家分享。要闖過險象環生的高三,取得高考的勝利,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一份好的心情。
自然界的冷暖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但心情的優劣我們可以調控,讓心中布滿明媚的春光,外界的天寒地凍也會退避三舍。第二點是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借用我們班主任的話來說,就是:只有每一次考試都考好了,才能在最后的高考中立于不敗之地,當然,考差了并不是壞事,因為我們又多了一次認識不足和彌補缺陷的機會。
總而言之,面對高三如此頻繁的考試,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答題,考完后總結經驗,積累每個陌生的知識點。只有如此,方能處高考于淡然,讓這青春無怨無悔!
時光匆匆如流水,歲月如流不復回。不要拿青春賭明天,就讓我們珍惜青春,珍視自己,在青春的歲月里揚起你理想的風帆,駛向你輝煌的明天。最后用一副對聯來喝大家共勉:
劈波斬浪十二載,寒窗苦讀,至今方有圓夢日,
披星戴月八十日,廢寢忘食,從此便無悔初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于高考勵志作文400字篇3
俞敏洪多次在公開場合宣揚父母言傳身教對自己的影響,他那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三次高考也是母親“逼”出來的結果。
俞敏洪高中畢業時的那一年,正好是1978年,中國迎來了全國第一次高考統考,俞敏洪英語才考了33分。成績出來的那一刻,俞敏洪就死心了,認命地回到農村種地,但俞敏洪的母親不死心,她認為兒子即使不能念大學,也不應該留在家里種地。
于是當她聽說家鄉的一所初中缺英語老師,便拼命到校長家走關系,說俞敏洪高考考的就是英語,英語水平很好,硬是把俞敏洪塞進學校去當了代課老師。那年俞敏洪才16歲,英語勉強能夠背完26個字母,但他還是和初一的學生一起度過了愉快的一年。從城里回來的那天晚上,下著大暴雨,俞敏洪的母親在回家的路上,摔在溝里好幾次。回到家的時候,俞敏洪的母親渾身都是泥水,狼狽不堪。在家里等著母親的俞敏洪,一看到母親變成那樣,立刻就明白自己只有高考這么一條出路了。于是,俞敏洪奮發向上,那年攢足了勁,拼命學習,最終考上了北大。
北大是俞敏洪人生的轉折點,是他鯉魚躍進龍門的標志,也為他日后創辦新東方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從表面上看,是這三次高考,成就了俞敏洪,成就了新東方。實際上,成就俞敏洪的是天下母親那顆對孩子無悔付出的心。
關于高考勵志作文400字篇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曾不知過去多少歲月,日日夜夜,寒窗苦讀,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讓屬于我的六月散發絢麗的光芒。可謂,驗證古人的一句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高考,你是選拔人才的搖籃;高考你是萬家矚目的對象;高考,你是芊芊學子愛又憎恨的對象。因為我們驚,驚的是一次高考使你人生改變了一半,驚嚇不由沖上額頭。我們喜,喜的是擺脫了題海,擺脫了那些壓力,去迎接一個新的樂園。
面對高考,每個人都振奮起那份沉睡了多年的心。每個人都想在六月展現屬于自己的精彩。高考的這天,心里不知蘊含著多少小情緒。激動,緊張,好奇,總之就像一個懵懂的孩子,忐忑的騎著車,飛奔向考場。
那天的每個人看起來是那么的熱情,讓人的心驀然感到一絲溫暖。天空下著蒙蒙細雨,但我喜歡這個感覺,潮潮濕濕的,還莫名聞到混雜著泥土的香氣,也許是路邊的花草為了迎接我們考生吧!考場的監考老師也和藹的看著我們每個考生,給我們發放了水,但十五分鐘后,一切恢復了寂靜狀態。我知道這場戰爭來了,該是自己出手的時候了,也該是自己把醞釀了十多年的力量爆發的時刻了。
就這樣,倆天悄然過去了,當我緩過神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畫上了一個句號,雖然不知這個句號是否完美。但努力過,奮斗過,經歷過,一切都是最好的結局。
六月,是個畢業季,當看到畢業花盛開的那一瞬間,我們早已離開了校園,奔上了考場,奔上了人生之路。
再見了相互嫌棄的老同學再見了來不及說出的謝謝再見了不會再有的留堂作業再見了我留給你畢業冊的最后一頁我相信我們還會再見……
關于高考勵志作文400字篇5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假如再來一次高考,這也許只是一句純屬臆想的假設。而今,到了在當年想起來都一臉“恐怖”的年紀,奔向高考的故事已然交由下一代續寫,留給我們的是一段不時浮現的記憶。
在那段記憶里,既有如同千軍萬馬誓師出征般的熱血喧囂,又有直面一道道未來難題的苦悶寂寥;既經歷了盡情揮灑青春的五彩斑斕的充實日子,又看到了遍布憂慮躊躇的灰白色的蒼茫天空。記得那天來臨時,有幾十臺大巴車整齊排列在操場里,車頭掛著鮮艷的紅綢。從校門口通往縣城的街道兩邊,密密麻麻鋪著一條條送行的鞭炮,擁擠著投來充滿希望和祝福眼神的人們。
那段記憶常常躥入夢中。夢見自己又坐在了考場教室里,夢見高考再來了一次。
假如再來一次高考,我可能不會給自己預設一個理想大學的目標。好像在哪里讀到這樣一句話:所有平庸和低成就都是自我設限的結果。雖然我真正體會和懂得這句話的涵義,已是大學畢業以后,但若能有機會再去選擇,我想除了明確的方向,不必給這個選擇設定一層天花板。這并不是盲目狂妄,也不是胡作蠻干,而是給自己的精神松綁。若我們只顧奮力前行,便可讓多種可能伴隨在奮斗征程:或許會比理想更豐滿,那將令人喜悅振奮,因為正是渴望的收獲;又或許會比現實更殘酷,卻不用頹廢沮喪,畢竟確實認真拼過。
假如再來一次高考,我還是會警惕那些看起來是勸慰,實際導致放棄努力的言論和想法。據說,比爾·蓋茨曾提出這樣一個疑問:“難道坐頭等艙會比坐經濟艙先到達目的地嗎?”如果套用到面對高考的場景,其隱含的意思可以是:文憑不過是一張機票,清華北大的畢業證是頭等艙,一類本科是公務艙,其他一般院校是經濟艙。但只要飛機抵達目的地,都得下機找工作。
找工作時才發現,老板或者領導并不太關心你是坐什么等級艙位來的,只在意你會干什么。這是很常見的開導話術,往往用來規勸成績不如意者,或者為后進找借口。實際上,坐什么等級艙位,就會有什么等級的服務。我想一旦有機會坐頭等艙,肯定沒人愿意坐經濟艙。正如你倘若十指不曾沾泥,就永遠不明白“跳出農門”對農村寒門學子有多重要,須知“汗滴禾下土,要爭‘985’;人生得自由,先上雙一流”。
假如再來一次高考,我一定加倍惡補數學。數學的“病根”是初中落下的。準確說來,是在初二那年。那一年,媽媽外出打工,當時的我簡直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盡管很清楚她是生活所迫,然而在內心是一種突然被拋棄的感覺:媽媽不要我們了。從此,我仿佛“著了魔道”,精神支柱瞬間崩塌,完全失去了專注學習的動力,成績隨之一落千丈。縱使后來因面臨中考的壓力,付出百倍氣力拼命追趕,漸漸把其他科目追了上來,但數學掉隊后就再也沒歸隊。直至高考,仍是偏科一門。對我而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深重的遺憾。
假如再來一次高考,我的數學應該不敢只考15分,我不是錢鐘書,不可能遇到羅家倫,更何況我的英文考不了滿分,語文達不到特優水準;假如再來一次高考,我絕不會想到主動退學,我不是韓寒,寫不出《杯中窺人》,更不會有任何一所大學向不參加高考的我伸出橄欖枝;假如再來一次高考,我希望一張卷子能決定我的未來,我不是13歲能就列席深圳市政協會議的柳博,我穿不起阿瑪尼西裝,我承擔不了“素質教育”的成本……
關于高考勵志作文400字篇6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高三的各位同學,經歷了十幾年的磨礪,雖然磕磕絆絆,但也一路走來。十年磨一劍,霜刃不曾試,今朝把試君,誰有不平事,此時此刻,面臨高考的你們就是即將走上戰場的戰士,凱旋,是你我共同的愿望和目標。沖鋒的號角即將吹響,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通常有這么幾種人,一種是血脈噴張、怒目圓睜、張牙舞爪,一副已經急不可耐地想撕爛對手的架勢,這種人的結局是沖上戰場,發現只顧著激動,忘記了帶槍,積極地去送死,是一介莽夫。還有一種人,整天惶恐不安,把頭縮在脖子里,想到的都是自己的無數種死法,這種人不用說,要么他殺,要么自殺,這是懦夫。
面對高考,我們不能做莽夫,只有激情是不夠的,貌似時刻準備著,時刻都能上場一較高下,其實什么也沒有準備,最后這份激情只能化作考場上的不知所措。那我們要不要做懦夫?每天扳著手指數日子,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總是擔心自己還沒有準備好,看著別人都比自己強,心里永遠是虛的。既然已無退路,我們做懦夫又有何用?
我們要做第三種人——做真正的猛士。真正的猛士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無論是離高考100天,60天,還是6天,都不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而是一鼓作氣,再接再厲,永不泄氣。讓心中的激情伴你堅持到最后一刻,讓心中的激情去激發你所有的潛能,讓心中的激情時刻提醒我們:“精神不死,斗志永在!”
真正的猛士除了勇字當頭,保持一顆冷靜的心才是決戰時刻的狀態。
“冷靜”要求我們要把平日的演習當實戰,只有把平日的演習當實戰,才能在實戰來臨之際,也能像平日的演習那樣不慌亂,所以這兩天的熱身試,我們要一切以高考答題的標準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高考中不慌不忙,按部就班,水到渠成。
“冷靜”告訴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一切歸于常態,一切歸于平常,在此時,不因為高考大幅度地改變自己的生活、學習習慣,不因為高考讓自己的情緒大起大落,一切按照自己熟悉的節奏,只有保持平時的學習和生活狀態,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與平時水平相當的成績。
“冷靜”要求我們莫問前程,今日只想今日事,今日只做今日事。昨日不再留,后悔也惘然;明天不可追,想也是白想。所以忘記過去,面向未來的方法只有把今天做好。不去想明天要做什么,而是考慮今天要做什么,今天的學習計劃是什么?怎樣踏踏實實地把今天的任務一項項完成,人生的成功就在于積極地把握當下,贏得未來。
高三的諸位同學,無路可退,自然只有奮勇爭先,做一名真正的猛士,豪情萬丈;做一名真正的猛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保持一顆冷靜的心。做一名真正的猛士,最后也必然凱旋。
在離高考x天的講話中,我在年級大會上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你們的身邊有兄弟姐妹,你們的背后有父母、老師,今天在這里,我還是要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看看你們的周圍,所有的老師都是你們的堅強后盾,高一高二的師弟師妹都為你們搖旗吶喊。要相信自己,因為我們一直在努力,老師相信你們,____年的盛夏,讓我們一起將汗水揮灑成最美的彩虹,走出一片人生的艷陽天。你們,是真正猛士,必然再次實現母校的輝煌,必將再次成為__x中的驕傲。我們在這里等待你們王者歸來,因為你們就是真正的猛士。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于高考勵志作文400字篇7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從窗口望出去,在那煙樹參差的春日里,花紅點點,煞是迷人,它牽動我的靈感,撩撥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視這位隔窗而立的“鄰居”為知己了。
可是,有一個早晨,我推窗而望,驀然發現昨夜的一場風雨已將它的花容摧殘得面目全非。頓時,一種“繁花落盡”的悲涼掠過了我的心頭,我不由感慨萬千: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絆絆,幾經周折,幾度滄桑,又一次次地失落,生命不正如同這隨風而逝的繁花么!
以前總會覺得高考離自己很遠,是將來的,根本不可觸碰,可曾想到自己也將經歷這人生的轉折。
人們總說高三是可怕的,永遠寫不完的作業,應接不暇的考試,近視度數猛增。
高三總是無形地籠罩著一種壓力,正是因為父母的關心、體諒讓自己的心才更難以釋懷。總覺得自己一定要考好,不然的話難以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甚至只要一次考試不太理想,就會把自己當罪人,不住地責怪自己,如果你是個好孩子,那就一定會把壓力往自己身上扛,因為不想讓父母擔心。
我并不想寫大家要如何如何拼命,因為這是不言而喻的,誰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可我想說,高考不應只有淚水和汗水,更應充滿歡笑。
人生的樂趣莫過于微笑著面對一切,它緣自于佛祖拈花微笑的智慧,微笑更是提醒自己,一切都會過去。人生的態度最難就是看淡眼前的虛榮,把思想放飛,卻腳踏實地地前行,留一個微笑給傷痛,它會悄然地溜走,因為它在你心中沒有太陽照不到的角落讓它駐足。
等到你學會在漫天塵埃中微笑起來,我想親手指給你看,在那悲傷的彼岸有幸福的存在,暮春之后最美麗的季節已經站在起跑線上。
我想等到桂花飄香的時候牽著你的手唱著《陽光總在風雨后》體會折桂蟾宮的感動。
我久久地佇立窗前,竟發現落寞背后有著這萌動不屈的生命,常常感悟到:生命中沒有四時不變的風景,只要心永遠朝著陽光,你就會發現,每個早晨都會有清麗而又朦朧的憧憬在你窗前旋轉,這個世界永遠傳送著希望的序曲。
懷著一顆希望的心,帶著微笑,大家加油吧!
關于高考勵志作文400字篇8
一位美國的年輕人,立志要成為優秀的牧師。要想成為牧師,首先得參加牧師資格考試。為了準備考試中現場演說的演講稿,他半個月前就離家到考試地點附近的旅店住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之中。寫好后,他每天不停地朗誦,早也念,晚也念,最后整篇文稿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到考試那一天,經過抽簽,他抽到最后一個上臺。他先坐在臺下,觀摩其他應考者的演說。終于,只剩下兩個人了。他盯著臺上的演講者,驚訝地發現,臺上那個人演講的內容居然跟他的稿子一模一樣!這是怎么一回事?
他終于想起來了,那個人就住在他隔壁的房間。原來,他辛苦創作、每天朗誦的講稿內容被那個人剽竊了。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上臺了,該怎么辦呢?
他強忍住憤怒又驚慌的情緒,深吸一口氣,讓自己慢慢平靜下來,并思索該如何應付接下來的場面。突然,腦中靈光一閃,他已胸有成竹。
輪到他上臺時,他說:“要當一名好的牧師,最重要的是必須有超強的記憶力、耐心與用心的傾聽。現在,我將為各位復誦一遍上一位演說的內容。”接下來,他不慌不忙演講起那篇在他心中早已滾瓜爛熟的稿子,比上一位出彩多了。這另類的表現方式,獲得全場熱烈掌聲。當然,他通過了考試。
李煜面對故國淪喪,卻不思進取,整日醉酒笙歌,最后只落得“凄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的罵名;羅馬共和國的獨裁官蘇拉在面對羅馬帝國走向崩潰之時,只是在無盡地悔恨,最終淪為監下之囚。他們都是生活的弱者,在面對困境時,好比作繭自縛的蠶,讓悲傷、悔恨的絲把自己纏得更緊,而未想如何走出困境。
生命如花,一生只會綻放一次,把困境當養料吧,在它之上開出嬌艷的成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