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勛章”張富清個人事跡作文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個人事跡作文篇1
多年前,他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炸掉敵人四個碉堡,戰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64年前,他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窮山區奉獻一生。從此,赫赫戰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7年前,他88歲,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更為了讓子女“安心為黨和人民工作”,裝上假肢,頑強地站了起來。現在,他95歲,仍然堅持學習。他說:“人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 他就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張富清。
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____年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張富清的事跡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英雄無言深藏功與名,張富清靠的是黨員的信仰、為的是不負入黨的誓言。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
堅守初心,不論何時何地;赤誠奉獻,不分任何崗位。糧食局、三胡同、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從轉業到離休,數十年如一日,張富清就像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我曾覺得,英雄是活在書本上、活在記憶里的,現在我認識到,英雄就真真切切地在我們身邊,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銘記英雄、崇尚英雄,向老英雄學習,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擔當,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取得更多、更扎實的成績。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個人事跡作文篇2
張富清(1924年12月-2022年12月20日),男,漢族,陜西洋縣人,出生于陜西洋縣,1948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1月轉業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先后在城關糧油所、縣糧食局、縣紡織公司、三胡區、卯洞公社、縣外貿局、縣建設銀行工作,1984年12月離休。張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戰斗中英勇善戰、舍生忘死,榮立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軍“戰斗英雄”稱號、師“戰斗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
2018年12月3日,在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人社局退役軍人信息采集點,張富清在工作人員聶海波的見證下打開了一個紅色包裹,里面有報功書和軍功章,由此揭開了張富清不為人知的紅色過往。
2019年5月,入選中國好人榜。6月,中宣部授予張富清“時代楷模”稱號,中共中央授予張富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7月,被表彰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8月,公示為“共和國勛章”建議人選 ;9月,獲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敬業奉獻模范”獎。9月,全國婦聯授予張富清家庭全國五好家庭榮譽。9月1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予張富清“共和國勛章”。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2020年5月17日,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2022年12月20日23時15分,張富清在武漢因病去世,享年98歲。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個人事跡作文篇3
張富清1948年參加解放軍西北野戰軍。
1955年轉業到恩施來鳳縣,先后在縣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外貿局、縣建行工作,張富清已是359旅的正連職軍官,所在部隊面臨調整,要去地方支援經濟建設。多次立功、身體有傷的張富清,到邊疆、山區去支援祖國建設,響應號召選擇了去偏僻的鄂西山區,在來鳳縣一干就是一輩子。
1977年,張富清在山洞里安營扎寨,帶頭打炮眼、挑石頭、修路基,歷經4個多月在海拔1000多米的懸崖絕壁上修通了一條公路。
1981年,張富清到成立不久的中國建設銀行來鳳支行擔任副行長,從未接觸過金融業務的他帶領支行5個人,在一間土瓦房內學打算盤、學金融業務、學財政業務,任職期間所有經手的撥改貸款項全額回收。
1985年在來鳳縣建行副行長崗位上離休。
2012年,88歲的張富清因病左腿截肢。為了不給組織添麻煩,術后一周他就忍痛下床鍛煉。他給自己做了一個簡易推車,其實就是在助步器上安裝了木板,將左腿架在木板上。憑著頑強的毅力,他用一條腿頑強地站了起來。
2022年12月20日23時15分,張富清在武漢因病去世,享年98歲。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個人事跡作文篇4
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都知道你樸實勤勉,卻不知你曾戰功赫赫。你把獎章深藏在箱底,對戰友的懷念深藏心底。從不居功索取,只為堅守使命初心,默默奉獻。于國于民,你是忠誠偉大的士兵。(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組委會評)
張富清同志是始終踐行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優秀黨員,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的光輝典范,是廣大黨員、干部、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在革命戰爭年代沖鋒陷陣、不怕犧牲,在祖國建設時期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扎根偏遠落后貧困山區,用持之以恒的堅守,踐行一名共產黨員“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他轉業后深藏功名60余年,除向組織如實填報個人情況外,從未對身邊人說起過赫赫戰功,更不以此為資本向組織提要求、要待遇。他數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獻、勇挑重擔,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以滿腔熱情在艱苦環境中盡職盡責、苦干實干。他雖然家中曾遭遇困難,但始終嚴于律己,艱苦樸素無所求,從不利用職務之便為親屬謀利,贏得了黨員群眾的廣泛贊譽。 (人民日報社評)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個人事跡作文篇5
近一段時間內,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湖北省來鳳縣95歲戰斗英雄的故事,老人退休前是一名銀行的干部,只是對老伴兒提起過自己的軍旅事跡,連子女都不知道父親是個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在此次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信息采集時,才發現這名普通的老人竟然是意味有著卓越功勛的戰斗英雄。這位名叫張富清的退役老兵用六十年的堅守為廣大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而又深刻的“黨課”,他詮釋了如何在成就偉績后保持低調品行,他注釋了如何在獲得驕人功績后保持不驕不躁,他刻畫了如何在轉業他崗后保持奉獻精神,值得所有公職人員學習和靠攏。
謙遜是一個人的重要品質和人格,它一般與文化程度、能力及地位沒有必然聯系。只是地位越高,謙遜品質的社會正能量效應越大,反之亦然。謙遜風范體現在社會公眾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是我們和諧人文環境的重要基礎。謙遜的人生活看似低調,但內涵豐富有情趣,渾身充滿正能量,并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我們常說,保持自身快樂也許不難,但是要讓你周圍朋友快樂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謙遜首先為自己,然后才是為別人;謙遜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利益”。著名的“顛覆性創新大師-克里斯”認為,謙遜是一個人的重要人格。
我國傳統文化一般認為謙遜主要針對那些“學問高深”的“大家”。這些“大家”的行為舉止能給社會公眾以“行為世范”作用。謙遜風格在學術界往往表現為:少說務實;寧靜致遠;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勤于思考,善于傾聽;善待委屈;能團結人,包括上輩、平輩和晚輩。謙遜品質既有先天遺傳因素,更有后天修煉。例如我長期以來誠心誠意地向學生和同事中的謙遜楷模學習,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謙遜的人,為我的晚輩做出榜樣。然而,我們似乎不應該將“謙遜”風格與“窩囊”現象混為一談。我們一般認為“窩囊”首先屬于“不思進取”,“思想守舊”,“能力不強”,看似“與世無爭”,實則沒有底氣。而擁有謙遜風范的人堅守社會道德“底線”,“內斂”,“功夫在內”,“藏而不露”,身教重于言教是擁有謙遜品質的人向社會公眾展現的正能量。當然,人無完人,我們不該將具有謙遜風格的人看成“高大上”,“不食人間煙火”,他們只是我們一生中眾多學習榜樣中的一個而已。
戰斗英雄張富清用一生的實際行動傳達出謙遜的可貴,從這兩個字所散發出的芬芳值得所有領導干部用堅定的黨性去體會和感悟。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個人事跡作文篇6
張富清,男,漢族,1924年12月出生,陜西洋縣人,1948年3月在陜西瓦子街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194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1月轉業到來鳳縣,先后在縣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縣外貿局、縣建設銀行工作,1985年1月離休。張富清同志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戰斗中英勇善戰、舍生忘死,榮立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被授予軍“戰斗英雄”稱號、師“戰斗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
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看似寥寥數語的評價實則卻是深入人心、字字珠璣。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們要向他學習對黨忠誠、不忘初心的革命本色。不論所處哪種時代、身在哪個崗位,始終保持崇高信仰。不講條件、不計得失,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牢記宗旨、堅定信仰,真正把對黨的絕對忠誠的理想信念融入靈魂,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做好組織交代的每一件事。我們要向他學習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目前,扶貧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我們要牢固地樹立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態度和堅定信念,增添攻堅克難、攻城拔寨的勇氣,少一些抱怨情緒、多一些實干行動,少一些畏難氣餒、多一些堅決堅韌,。我們要向他學習胸懷大局、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他像革命的一塊磚,數十年如一日,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為,干一行愛一行,不務虛功、開拓奮進,體現了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矢志奉獻的優良作風。
“共和國勛章”張富清個人事跡作文篇7
張富清,陜西洋縣人,1924年生,一個既普通又不普通的退休老黨員,普通是因為他的衣食住行和最普通的家庭一般樸素,不普通是因為這么多年他一直堅持著一個信仰,始終堅持著黨性這一基本原則,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學習他的艱苦樸素。學習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中,張富清同志的家中,極具樸素中又處處彰顯著僅僅有條。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學習他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和傳承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秉承著優良傳統。
學習他的低調做人。先進事跡中張富清爺爺說:“和犧牲的戰友相比,我有什么資格張揚呢”。新時代的我們,在工作中更應該戒驕戒躁、謙虛向學,用低調的工作態度,認真完成黨賦予我們的使命。
學習他的對黨忠誠。先進事跡中我們看到,張富清同志始終堅持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為官,始終堅持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勇于擔當。當代青年的我們應該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堅持基本原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擔當。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要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的艱苦樸素,學習他的低調做人,學習他的對黨忠誠,堅守不忘初心,秉承優良傳統,用對黨忠誠的信仰、艱苦樸素的態度,對待日常工作和生活,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