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5學年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
教育部提醒:不得作為中高考加分項
寒假過半,廣大中小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敬老孝親、勞動實踐,正在收獲有意義的假期。但同時發現,有人借寒假之機違規舉辦競賽活動。比如,某微信群散布大年初六線上舉辦“希望數學”違規競賽消息。對此,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進行了嚴肅查處,相關機構已發布沒有參與舉辦違規競賽的聲明。
教育部在此再次提醒廣大學生和家長,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的均屬違規舉辦的“黑競賽”;所有競賽的結果均不得作為中小學生招生入學依據,也不得作為中高考加分項目。有關公司和個人通過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散布“考試獲獎,助力升學”謠言、販賣焦慮、非法斂財,屬違法違規行為,不僅加重學生負擔、損害孩子身心健康,而且涉嫌詐騙。希望廣大學生和家長理性看待參加競賽的意義和價值,共同抵制違法違規“黑競賽”。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違規競賽,切實減輕學生假期負擔,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歡迎全社會參與監督,共同維護良好育人環境。
祝廣大中小學生順利度過一個健康、快樂、充實的假期!
教 育 部
2023年1月29日
學科競賽生升學有哪些優勢
1、高考保送: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成員(需五大學科競賽國一前50名)。遼寧省近年高考保送生都是通過此途徑進行保送,保送目標學校為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
2、強基計劃破格錄取(第二類, 憑五大學科競賽獎項): 強基計劃給出的破格生招生條件普遍要求五大學科奧賽銀牌及以上獎項(國一、國二)且大多數院校聲明不占招生名額。在這種情況下,獲得五大學科奧賽國一國二獎項的考生必然不能錯過強基計劃。
3、強基計劃招考 (第一類, 憑高考成績 ) :依據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要求,五大學科競賽國三、省一二三獎項考生僅能以第一類考生身份報考強基計劃。但 如果沒有良好的競賽基礎,很難在強基校考中突破。
4、面向本省招生的綜合評價院校:五大學科競賽省級以上獎項、部分其他賽事獎項可以作為考生的學科特長證明使用,部分院校對有競賽獎項的考生可放寬成績要求。
初中保送高中的條件
初中保送高中的考試很嚴。
實施保送的中學和中學師范學校推薦保送學生的比例,原則上分別不應超過該校當年本年度總畢業生的5%和2%。
外語學校可以推薦一定數量的應屆畢業生到有關外語學院和其他可以推薦招生的高等學校;可以開展的中學推薦達到中學師范學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委員會中央政府主管部門和教育共同監督機構,根據國家教育委員會的要求,決定檢查的基礎上,評估。
初中生被“保送”升入當地重點高中,是有前提條件的。一般在中考之前,各地市都會進行三次模擬考試,如果在這幾次模擬考試中成績排名都能進入全縣前列,你大概率會被“保送”到當地高中學校。或者當地高中組織一次專一的選拔考試,對考試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提前發放通知書,并且讓優秀學生到高中上課。
當地高中在中考前進行選拔考試,可能涉嫌違規,但是也有自己的苦衷。
近幾年,中招考試之后,只要考試成績出來,省城、市區的一些重點高中為了搶占優質生源,開出優厚條件向各個縣區“掐尖招生”,家長看到優厚的條件和重點高中的名聲,大多數會選擇接受。省城和市區高地“掐尖招生”,致使縣區高中的優質生源大量流失,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一些縣里的高中在中招考試前組織選拔考試,提前發放錄取通知書,主要就是為了保住優質生源不流失。
提前組織選拔考試,這些學生在5月份就進入高中學習了,自然不用再參加省里統一組織的中考了,省城和市區的高中根本就沒有“掐尖招生”的機會了。不管是以“保送”之名,還是以“提前批”之名,目的都是一樣的。
中小學生參加競賽的好處
可以建立并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在比賽中,因為“想要贏”,孩子會自發地奮發向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逐漸發現自己更多的優點和特長。
讓孩子參加各種比賽,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各種比賽中,孩子就免不了要遭受挫折,因為他一定會遇到比自己強的人,當孩子品嘗過競爭失利的滋味,并且鍛煉自己“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的勇氣,這就是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挫折承受能力。
可以激發孩子強烈的求知欲望,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孩子會深切體會到具備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性,只要引導得當,這種體會將轉化為孩子自主學習的內驅動力,孩子會自發地想要努力學習各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競賽的激勵作用是由其競爭性所決定的,競賽活動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培養他們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優秀品質。通過競賽活動,讓同學們發現自身優勢,增強自信心,教師要緊緊抓住他們心靈深處的閃光點,加以耐心、適時的啟發誘導,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轉化。
有利于孩子克服膽怯和自卑心理,在參加比賽的時候,需要孩子高度集中精力,并且要融入團隊,通過融匯團隊小伙伴的智慧一起獲得成功,在這個過程孩子成長很快,他不僅能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還提升了與人交往的能力,在交往的過程中他知道了人無完人、大家都是在學習與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大起來的。